第2066章 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字數:7503 加入書籤
南宋風煙路!
林阡從來不是隻抗金的,自懂事起他就被養母灌輸了無數反宋觀念,年少加入紅襖寨,耳濡目染才有所傾斜;闖蕩江湖,建立盟軍,東征西討的路上布滿鮮血,難免也有過“強殺郭杲”這種令宋廷誤會的劣跡。開禧北伐,泰和南征,廟堂江湖同仇敵愾,他與趙擴有緣結拜,自以為消除了前期隔閡、給了宋廷一個“義軍重俠義而輕利祿”的實際印象;半隻腳踏進空門之後,對世間的名來利往更加沒什麽卷戀,像吟兒說的,可以把“武休關”三字拆開的字義作為林家的家訓。
雖然“談靖郡主許嫁”、“韓侂胃之死”令朝野之間產生些微裂痕,但林阡在“金宋共融”前後,寫了無數信件勸解趙擴以杜絕關係惡化,大體意思是金帝已看破紅塵,金宋可共建一個新王朝、一同抵禦蒙古,若天下太平,曹王府和宋盟將退隱塵外。再後來,由於楊鞍背信棄義、曹王作為前車之鑒提點,林阡不再是隻顧義氣的草莽,防止宋廷猜忌的信件就更多。如今想來,都是無用功嗎。
他聽周虎和趙淳說起正月宋廷之變時,還忖度趙擴可能是在盟軍赴夏抗蒙之後加深了誤解,他自己也覺得可能打得太遠以致勸解未能到位。誰曾想,居然從鎮戎州開始、金宋共融之前,朝堂就已經在悄然與敵對勢力聯手——
森老說“雖有溝通”的十一月末,他林阡給盟軍的方針是“不要三國”!冷笑,什麽不要三國,好不容易打完金,三國居然來了宋!金蒙聯軍才剛斷,宋蒙聯軍立刻有!
原來宋廷早就在戒備和算計他,隻不過那盤棋被吟兒驚斷,再加上蒙古軍實力超出預期,所以雜碎們才會又多花了幾個月時間調整部署。
論險惡,宋廷為最,沒有之一!
臘月初一,為什麽要吟兒去和楊鞍索要林陌妻卷?事後林阡一直後悔,因為他覺得楊鞍被木華黎攛掇著做了局。可再往前追朔,吟兒為什麽要去和楊鞍索要林陌妻卷?是因為林陌抓了南宋使團啊,吟兒的終極目標是幫林阡救出南宋使團!他夫婦為了宋廷挖心掏肺,渾然不覺楊鞍抓人是局、南宋使團被抓也同是局!
而事發前兩日,宋廷派人來前線協助盟軍抗金,那位賈涉賈大人和預想中不同,不是來分工也不是來拖後腿,確實是個能幹的同道中人——可那卻是宋廷的虛晃一招!結果就是,林阡的戰刀直指金蒙,完全沒機會防備宋廷,從來捍衛救護,卻遭反戈一擊。
如何能料,對阡吟,川民如見神祇,淮民如見父母,朝堂卻視作仇敵!眼看戰鬥要勝利了,緊趕慢趕著到前線殺了個己方大將,鋒芒隻不過是順帶著掃過了曹王府金軍……可是,宋廷的這種阻撓最損傷的無疑是它們自己,如果不是吟兒被害,林阡現在可能都已經帶著她臨湖摘星去了,與曹王府的共融或許會有遺憾,慶幸的是蒙古軍雙線皆已潰敗,盟軍回到自在江湖由徐轅統領,宋廷將坐享其成那天下太平……
豈止那些,在與對雲煙追殺的同期,宋廷中人對狗鯊都沒罷休。
他們第一次看見狗鯊時,就如驚弓之鳥“鳳簫吟竟複活了?”可惜當時盟軍以為他們隻是怕詐屍,如今回想起來,他們是怕吟兒的劍法,鳳凰嶺上洪鐵鄂就見識過。
狗鯊能從盟軍輕易越獄,也有宋廷中人的參與和幫忙。因為鎖陽墓之戰鐵木真大敗而林阡入魔,狗鯊如果逃跑失蹤,林阡很可能瘋癲,有利於宋廷調節天下勢。
盟軍本來也奇怪極了,狗鯊是個脾氣極好、為了保命口口聲聲願意變身“承寵”的人,頂多講“製裁”怎麽突然就厭惡起林阡來了?陽關之戰後訊問這群臨安犯人,才知道那段時間大內高手們“閑聊”之際刻意侮辱狗鯊,令他覺得委身於林阡可恥、迫不及待要把林阡大卸八塊。這就解釋為什麽林阡去了趟莫高窟,狗鯊的態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喊“老子才不會放過他”。
林阡豈能不悔恨,若不是他一味追求複活而忘記徹查死因,若他早知道宋廷在背後有如此多的陰謀詭計,他就不會在敦煌城入魔又連累狗鯊從而離吟兒更遠。
也就隻有宋廷能舔著臉,在早做過背刺的事、持續做著捅刀的事的同時,還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來說要當盟軍的後盾和戰友!
真相水落石出,盟軍悲憤交加,雖然表麵看來,圍攻成吉思汗的兵馬依舊水泄不通。
“軍事上,你包圍我。政治上,我包圍你。”成吉思汗笑著拉大棋盤。節骨眼上林阡把蒙古和西遼逼急到敦煌牆角,金宋官軍卻反過來包圍了林阡,這就是他鐵木真說貓捉老鼠裏添老鼠沒用那不如添貓的含義。
如果說衛王還是個意外,宋帝卻是合乎他計算的。早就埋下伏線了,“天命之女”隻有甯宓聽過,望湖樓上的酒鬼怎麽可能知道。
昔年林陌想用南宋王師對山東之戰攪局、旨在害林阡欲速則不達,無意中已將趙擴推上了暗算功臣之路。
昔年夔王妃就說過宋廷,隻要在林阡背後便好,弱有什麽關係?
“小人們所作所為皆為‘調控天下勢’。此刻,是他們插手的又一次好機會。他們插手,我就能活。”成吉思汗精準地算透了事件和時間,述說時,滿臉都是“他們算計來算計去,全在為我做嫁衣”的得意。
金宋朝廷都妄想一石二鳥,也不看看小石頭夠不夠打兩頭雄鷹。
己方的狗苟蠅營,敵人反而更清楚。過去林阡嘲諷窩闊台的這句話,結結實實打回到自己胸口。
所幸他提早一步、在瓜州就切斷了西夏豪傑和朝廷之間的聯係,當前西夏能作戰的精銳之師嵬名令公、阿綽、籍辣思義都是自己人且凝聚,否則盟軍真是孤懸在西夏的西北,舉世皆敵,不堪設想!
可是,林阡,當時你敢逼著西夏軍選擇你,是看準了李安全自己皇位不正,深知李安全是個孬種不敢秋後算賬,如今,你要怎麽鼓舞盟軍去為你割舍這個陰狠、正統的趙宋?!
這甚至跟反出紅襖都不一樣。與趙宋決裂?那會使盟軍的多年根本毀於一旦!誰會和自己從小接受的教育、血液裏流淌的信仰、前半生的所有閱曆對著幹?你以為誰都是兼具兩種觀念的林勝南嗎!
一線盟軍不像四五線那樣,因為趙擴瘋魔就退讓、吃虧;可是一線盟軍,就算震驚、悲憤,敢反逆,願反逆嗎?結果同樣會符合成吉思汗的預期林阡不會去擊碎麾下們的夢想,一線盟軍將會有意見分歧,裂隙漸大直至空中解體。
“我們的根本?都是些武功秘笈……”可怕的是,金陵、葉文暄等謀士明明能前瞻到盟軍的虛空大亂、甚至能猜到那最有利於成吉思汗這個始作俑者,卻也隻能欲言又止、任由事態的發展。還冠冕堂皇什麽還嘴硬什麽,學武功不就是為了守護山河?十餘年戎馬,縱使殺生無邊,也願馬革裹屍報償,怎料出師剛捷就被小人忌憚和迫害,報國熱情全然被釜底抽薪,幻滅痛苦糾結迷亂哪分什麽愚蠢聰明。
所謂理想、夢想、信仰、信念,就像一座搭得正好的樓閣,聳入雲霄,轟然坍塌,遍地廢墟。石磐忽然無比理解父親,哀歎“我這才懂,為何一代代的年輕人有決心、一代代的老年人卻反悔。”
雲霧山排名們為什麽會一個個都如不係之舟?林阡不止一次失去過方向,不是每次都有另一個人可以掌舵?
但今次沒有。徐轅,是最受衝擊的那一個。因為,其他人的理想或許還可以後退,徐轅卻從來沒想過盟軍要散!徐轅一向希望盟軍得到朝廷承認,可以說自幼就擔負起了這一使命——觀念已經折中過一次又一次了,可以不顧金宋之分、可以跨金入夏伸張正義,卻如何可以連捍衛南宋都丟棄,這已經關係到盟軍存在與否!
徐轅不得不想起日前楚風月想不通時跟他的對話“徐大哥,我想說的是,莫非是插入敵人的王牌間諜,卻死在自己人的內部鬥爭。不知他有沒有後悔過,他在敵營累死累活,那些人卻精打細算出賣著他。”
他那時還雲澹風輕“風月,為何要為錯的人,放棄對的目標?”
她釋然“還是徐大哥通透。”
通透?好笑,諷刺。感受輕,是因為沒有切膚之痛。還沒發生過,怎麽去徹悟。什麽是錯的人,什麽又是對的目標?
無獨有偶,林阡的腦海也被回憶襲擊,正是莫高窟中他與老僧的對話
“安史之亂,大唐精兵皆回朝平叛,邊關遭吐蕃趁虛而入……民眾們失去庇護,慘遭奴役、侮辱,不敢反抗……”
“張議潮,便是這樣一個,帶領他們衝出黑暗的英雄?”
“張議潮散盡家財招募義軍秘密訓練……以沙州為據,趁熱打鐵,星火燎原,很快將吐蕃軍趕出了河西十一州。”
“孤臣赤子……最後,卻被朝堂提防?”
“古稀之齡離開故土,親身赴長安為質。”
那日,林阡的感受很佛性“凡有情識的生命體,在未解脫之前,都生生於老死,輪回周無窮。國家、朝代,也不外乎如是,席卷不去,拂走還來。”
“施主倒是看透,然而未看透之人,何去何從?”老僧似在歎張議潮,其實是在說你林阡之外的其餘人,首當其衝就是你最親密的戰友,徐轅!
然而此刻才醍醐灌頂的林阡,實在不知道從何說起。徐轅的反應已經在這裏了,你還說什麽?是安慰徐轅還是去刺激徐轅?說什麽都說不通!連徐轅這一關都過不了,更何況厲風行宋恒百裏笙穆子滕。
打破僵局的是一個小侍衛,隻跟林阡耳語了幾句,林阡便踉踉蹌蹌地離開了營帳。
那少年原是小律子身邊的近侍。眾人原還各自心情繁複,這時才紛紛反應過來——
盡管林阡已身為人主十年,他終究也隻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與宋廷決裂與否,直接關乎他作為一個丈夫,能否為早逝的妻子報仇雪恨。
何況吟兒也不光是林阡的妻子這麽簡單,她是盟軍的盟主、是另一個林阡。這些年貫穿盟軍戰史的未必是他們的勇謀而一定是阡吟的刀劍,因為他們中的一些人有時會缺席但阡吟卻一直執手於風口浪尖!
宋廷與其是誤中副車不如說歪打正著,因為如果林阡去世、吟兒成為遺霜,盟軍興許還能頑強維持,但現在出事的是吟兒,盟軍似乎隻能跟著林阡一起瘋魔一起垮……
感情方麵,無人能勸林阡,更何況此情此景,每個人都在遭受一場前所未有的摧心風暴。忠臣解骨,君子吞聲,不外乎如是。
他們都知道林阡想說什麽,也都知道林阡沒說出的是什麽,更知道林阡為什麽什麽都沒有說。
但那時他們沒有追出去攔住他,是因為潛意識裏主公一定不會走的。
至少不會離開他們。
但他們指不定會離開他吧。
西出陽關無故人,原來真是一語成讖。
那片靜默的淩亂中他覺得他遲早與所有人都分道揚鑣,沒想到小律子正巧派人來說絕地武士試驗失敗,這成為壓垮他林阡的最後一根稻草。
哪有什麽複活,狗鯊也從頭到尾就是另一個人的意識!踉蹌離去後,林阡手中唯剩下一隻曾裝過吟兒骨灰的空盒子,心裏獨剩下要去臨安掀翻宋廷的強烈報複心。
可冥冥中好像鐵木真還沒擒殺,孫寄嘯還需要救,越風莫非大仇還沒報,徐轅等人還需要領導,曹王府和西夏義軍的重擔更將他肩膀壓得疼痛、將他本就不平衡的身體壓倒在吟兒墓前。
整個世界隻剩下灰色的霜雪洶湧撲麵,崩潰的邊緣他身心都陷入渺茫之中。
不經意間,一段似曾相識的簫聲將他的神誌喚回。
好像是十年前的黔西……並不像,十年前,吟兒起碼能在他身邊活蹦亂跳。
“我大抵了解了鎮戎州的來龍去脈,是盟軍鋒芒太露遭到幾個敵對勢力合力暗算。蒙古軍殺吟兒是想你與曹王府兩敗俱傷,宋廷還想殺更多人將你從巔峰拽落。”雲煙放下簫來,緩步走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 換源a
是有點像十年前的黔西,他失去愛人,她安慰他振作……並不像,十年後,她和他之間保持了朋友的距離
“換個角度看,吟兒一個人就把他們殺得片甲不留,還促成你對蒙古軍、曹王府、紅襖寨的追殺、融合和斷交。因小見大,盟軍之強悍,必能助你完成從金宋到蒙夏的無上功業。根除了魑魅魍魎,那才和他們的初心殊途同歸。”
他一驚,忽然記起吟兒在寒棺裏對他笑意盈盈地承諾“越是縱橫沙場、任意馳騁的英雄,越提防不了陰險小人,暗處偷襲。沒資格去正麵挑戰你的人,當然由我為你解決。”從此他背後就交給了她。
她說的,可不是為他擋災。
鎮戎州之戰,她不是被殺,而是幫他開疆拓土。
所以強硬如盟軍並不是被迫害、不該從上到下都迷茫,而應當全體一心地進取。
宋廷已明確站在敵對麵了,他們已擊碎盟軍的夢想了,這不是你一個人被背刺,何以你覺得你的麾下還會割舍你,他們隻是需要時間去調整、去反思這樣的宋廷相對宋民還有存在的必要?
你要如敵人所願嗎,用你的悲觀和仇恨去傳遞三軍,帶著他們從巔峰墜落?
還是想像吟兒曾說的那樣,林阡的一生,處處都是巔峰?
想後者,那你就攻占徐轅、宋恒、厲風行,帶頭去揭這反趙宋、反皇權的竿!
破滅了那就重塑!
“還是前主母有用啊。”柴婧姿發現了,類似的情景,柳聞因隻敢遠遠護衛,雲煙姑娘卻憑一段旋律和三言兩語,就能把林阡勸得站起來。不過,林阡連吟兒的骨灰都見不著了,終究是悲慟過度,回來後又吐血倒下,好在這段時間雲煙姑娘不離左右,他身體正在漸漸好轉,看來傳言非虛,雲煙是前主母,柳聞因是後主母。
“無稽之談。”雲煙聞言搖頭,正色,“隻有一個主母。”
這幾天,她與柴婧姿接觸頗多,發現這女子舉手投足都風情萬種,更聽說柴婧姿曾憑一己之力禍亂大金後宮,計上心頭,將臨安大內那些好色之徒都畫給她看“他們會來。你要記得。”
十年前,吟兒跟她初識時就說“你可知道臨安城那個叫冷逸仙的總捕頭,他一見到女子,就讓別人彈琴脫衣的,早晚要喪於此。”吟兒那時也不會知道,後來自己的死和臨安的大內和帝後都脫不了關係。
遙望暮色中的初月,雲煙麵色冰冷,隻因藏起心境吟兒,他看不上的戰場,雲煙姐姐也會開始這複仇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