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兩方責難

字數:3622   加入書籤

A+A-


    卿晴想及太後所說的話,再看宇軒飄向別處的眼神。端起茶水,喝過一口後,便問:你可是在怪我?

    宇軒看向她,問道:我為何要怪你?

    卿晴道:因我將那塞外藩使請進了鸞嬌殿。

    宇軒漠然停頓,繼而又道:不是你所想的那樣。

    卿晴歎了口氣,道:若是有話,直說就是,何必如此。

    聽了這話,宇軒看向卿晴,她亦看著他。二人四目相接,宇軒道:我從未想過你會允那藩使入殿,依你的性子,應該不會理會才是。卿晴,你能跟我說明為什麽嗎?

    卿晴歉然一笑,道:近日你未來,我便猜著幾分,原想著你不會在意,看來是我想錯了。你說的也對,依我的性子,斷然不會理會那人,若他是我的故交好友,卻不好不見。

    宇軒沒想到是這回事,再一想後,問道:他身為塞外之人,你與他又是怎麽成為友人的?

    卿晴道:還在丘陵時,我們便相識,隻是見過幾次,有個照麵,並未深交,而後到了西鳳,二人偶遇,他鄉遇故人便是緣分,幾番深交下來,也算是成了好友。當時我並不知曉他是塞外之人,更沒想過會在西鳳的後宮內能見到他。

    宇軒道:原來如此。那你可知他向朕提出的賞賜可是什麽?

    卿晴聽了,問道:什麽?

    宇軒麵色不變,冷著聲道:你。

    卿晴不明白,問道:什麽意思?

    宇軒道:那人指明了話,求我將皇後賞賜給他。

    卿晴好笑起來,忍住聲音,說道:他不過是跟皇上開玩笑罷了。

    宇軒卻笑不出來。楚雲說那番話及那時的神情,看去並不像在開玩笑,何況是在朝堂之上,沒有人會為了一個玩笑而若無其事地說出那種話來。

    隻聽宇軒說道:你的故友卻不是你想的那樣。

    宇軒麵色沉重,卿晴見此,方知事情沒有她想得那麽簡單。

    而卿晴的垂首不語,使得宇軒胸口刺痛不已,再不願多待片刻。隻見他漠然起身,道:乾清宮還有奏摺要批,我先回去了。

    卿晴起身,待宇軒離開後,才明白過來,楚雲無時不刻不在算計著她。可不任如何,她已打定主意,再不要理會那個小人了。

    回到乾清宮,三仁奉上熱茶,點上油燈,照得殿內通亮。

    宇軒扶手垂於桌上,奏折翻開,螞蟻大的字遍布其上,看得模糊;油亮的燈光映入眼內刺痛;翻滾的茶水置於跟前,冒著熱氣。煩躁之情油然而生,不願再看下去。

    宇軒道:三仁,把燈都滅了,茶水也拿下去。朕乏了。

    三仁聽言,道:是。

    而後問道:那皇上今晚是留在這裏,還是去娘娘那歇息?

    三仁垂著腦袋說話,自是不敢看宇軒的眼睛。問是白問,卻不得不問。

    過了好一會,不聽動靜。三仁輕輕抬頭看去。

    忽聽到:這話可是太後讓你說的?

    三仁屏住氣息,低聲回道:太後叮囑了奴才幾句,要照顧好皇上,並未說過其他。隻是奴才見皇上不高興,想著皇上去娘娘那,許能寬寬心,才鬥膽問問。

    宇軒道:你且記住,這種話不許再問。

    宇軒麵色泛上怒氣,隻聞此言便清楚。三仁再不敢站著。隻見他跪下叩首,口中說著:皇上息怒!

    宇軒歎口氣,道:罷了,下去罷。

    三仁起身,躬著身子退出殿外,將殿門反手關上。

    殿內隻剩宇軒一人,燭火通明,橘火豔麗,宇軒恍惚想起大婚那日的夜景。鸞嬌殿內四處紅燈、紅綢,紅得心恍神移,挑起珠簾玉墜,即見美豔嬌人,一雙若水含春的眼眸更是讓人心醉神迷。喝過交杯酒後,為何卻未行周公之禮?宇軒想起,是太監來傳話,說是因邊境之事緊急,大臣們連夜進宮,在乾清宮外候著,等著朕回去商議,由此便回了乾清宮。自此後,他便再無留宿過鸞嬌殿。宇軒心中明白,卿晴並不願他留宿,自言明身體不適幾次後,隻要是過了晚膳,宇軒就會回乾清宮去。宇軒一直在等著卿晴挽留自己,可最後到底是傷了他的心。

    又過了幾日。宮內流言不見退去。宮外藩使亦不見離去。

    負責照料楚雲起居用度的臣子也沒有法子做什麽了,早在前兩日就準備妥當了,就等藩使一句話便能立馬上路,派人將其送出關外,趕回塞外。可問了多次,楚雲就一句話:這西鳳大國就容不得我留個幾日不成?再者,你們的皇上還欠我一個答複,我總該等著回話罷。

    此話被原原本本傳入了宇軒的耳中。隨即,楚雲便被召入宮中。

    乾清宮內,太監宮女們都被打發了下去,不得傳入不得入內,就連三仁也都退出了宮門。

    楚雲玩世不恭,笑意滿麵地坐在書房一側,問道:不知皇上召臣入宮,所為何事?

    宇軒道:藩使難道真的不知?

    楚雲道:皇上難道要跟我玩猜謎遊戲不成?

    楚雲言行已然不似剛來西鳳時那般彬彬有禮、懂得禮數,此言行大大逾越了君臣之禮。對此,宇軒更覺此人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再者因卿晴有關,麵上就更顯肅穆,語氣也愈加沉重起來。

    宇軒道:到底朕在玩,還是藩使在同朕玩遊戲?

    聽言,楚雲朝宇軒看去,二人四目交接,楚雲冷不防笑了起來,說道:皇上何必生氣呢,不過是一個女人,又何須用這大好江山來守呢?隻要皇上一聲令下,將她賞賜給我,那些讓我帶回塞外的東西,我可以一件不留,而邊關塞外的僵局,皇上亦可放心,隻要有我在,這西鳳的邊關,便再無戰亂。邊關子民、將士亦安然度日。

    見宇軒不語,楚雲又道:在西鳳民間,我曾聽聞多次,百姓談論皇上的英勇事跡,無論怎麽聽來,可都是稱頌之言,好不讓人羨慕。可此一時彼一時,君主的一個決策的錯誤,便會讓得他們傾家蕩產、顛沛流離、痛苦不堪,難道皇上願意看到那副景象,還是聽到他們的咒罵之聲?

    字字刺耳誅心。此話雖不實,卻也不假。戰事一開,不言邊關百姓要受此苦難,臨近的城池亦會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