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找上門
字數:3942 加入書籤
病人俯臥在手術台上,采用氣管插管麻醉,已經人事不省。
他的胸部、骨盆的地方墊了墊枕,雙手自然屈曲外展位到擱手板,大腿上上了電動止血帶,張少白查看了一下,壓力是38kPa。
張少白接過手術刀,精準的在病人跟腱後內側弧形切開,銳性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腱鞘外膜。
“手術拉鉤!”
“拉開吧!”
張少白和任忠堂、袁方兩人已經配合了幾台手術,多少有了點默契,任忠堂和袁方聽見他的話兒,立即過來拉開皮肉,保證張少白的手術視野。
張少白先對撕裂的部分進行細致的清理,切除不要的部分,然後估算了一下,開口對任忠堂和袁方說道:“估計斷端缺損4到6cm,我準備使用Lindholm法進行縫合。”
Lindholm法?
任忠堂和袁方兩人像是聽天書一樣,眼睛裏盡是疑惑。
倒是何堂生把眼睛從顯微眼鏡移開少許,看了看張少白,問道:“你會lindholm縫法?”
張少白,點點頭:“是,我會。”
何堂生有點訝異,一般醫生都會采用Kessler法和Bunnell法來縫合斷裂跟腱,Lindholm法不算多。
張少白能用Lindholm法,說明他的技術儲備豐富。
要知道每一種技術的掌握,都需要大量的練習,張少白還這麽年輕,就已經有這樣的技術儲備,這隻能說明一點,那就是他天賦好,學得快。
這讓何堂生的心底更多了幾分熱切,這樣的人才沒理由不拉到骨科去,放在急診真的是浪費了。
張少白沒看到何堂生的目光,把眼睛再次湊近顯微眼鏡,說道:“鉗。刀。”
接過器械護士遞來的手術刀,張少白從斷裂跟腱近側端的兩側各切取一條長7cm、寬1cm的腓腸肌膜和跟腱瓣,向遠端翻轉,基部保留在跟腱近側斷麵處,縫合於遠端跟腱上。
說白了,Lindholm法的手術要點,就是上方的斷裂跟腱上,切開兩瓣拉下來,縫合到下方的斷裂跟腱上,然後將上下方都縫合起來。
張少白的動作很快,高級肌腱縫合技術包讓他非常容易找到跟腱上對的位置,然後在半個小時內就已經完成了Lindholm法的縫合。
這如果換成其他不熟練的人,恐怕隻是確定位置,就要耗費很長的一段時間了。
使用Lindholm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證跟腱血運,因此縫合好後,張少白開始修補損傷的血管
這就又是一次走鋼絲的過程,考驗的是對人體熟悉的程度。
這讓張少白再一次理解到解剖經驗技術包帶給他的好處,他很精準的找到損毀的血管,修複第一條血運通道。
何堂生在顯微鏡下看得點點頭,這手術速度太快了,快得讓人驚歎,何堂生自忖就算在自己最好的狀態下,恐怕做不到這麽快。
正當他以為張少白就要縫合表皮,手術結束,沒想到張少白居然繼續在跟腱周圍的軟組織中,尋找損毀血管,進行吻合。
看了一會兒,何堂生已經明白了,張少白還要建立另一條血運通道。
雖然說了是不幹涉手術,可這時候何堂生還是忍不住了,問道:“你在做什麽?手術已經完成,可以結束了。”
有一條血運通道,就已經能夠保證跟腱得到滋養,不會“壞死”。
這時候應該盡快結束手術,免得切口開放太久,反而會增加感染的機會,並引起術後並發症。
張少白繼續建立血運通道,這對技術要求太高,不屬於普通醫院的常規做法。
不過對於張少白來說,修複跟腱周圍的血管網,對於軟組織的恢複很有好處,這是手術之後跟腱功能恢複的關鍵,所以他會盡可能在手術中做好,並且盡可能快的完成。
所以聽見何堂生的問話,他直接就回答:“我在建立第二條血運通道,對術後恢複有好處。”
何堂生想了想,說道:“這……沒必要。”
張少白有點執拗的說:“很有必要。”
何堂生有點無語,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在手術中他的話什麽時候會被人忤逆,偏偏眼前這小子這麽做了,他還沒覺得有多不開心,隻抬頭看了張少白一眼,索性閉上嘴巴,徹底不說話了。
“嗯……”
又看了一會兒,何堂生漸漸感到有點驚訝起來。
因為張少白的操作實在是太巧太穩了,如果換做其他人,哪怕是精於肌腱縫合的他,都沒辦法這麽快這麽準確的找到損毀血管,並修複過來。
那情形,就好像張少白完全知道每一根血管的位置和分布,把需要吻合的血管輕易挑出來,進行吻合。
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何堂生擔心的事情,那就是過多的觸碰軟組織,對其造成損傷。
“這手……真巧啊!”
何堂生暗暗感慨著,突然有種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感覺,雖然還不到自己已經死在沙灘上的時候,可他真心覺得自己老了。
多少年來,在骨科磋磨,他已經沒有對手術精益求精的心思,有的隻是對穩的要求,隻要對病人進行好常規的治療,就不會去追求更多。
這時候,看著眼前的這個孩子,他突然好像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當年在得國留學學習骨科的時候,他也曾是那麽的意氣風發,要成為全世界最頂尖的手外專家,可是時至今日,他距離全世界還有很遠,而這個孩子,或許會比他走的更遠。
不管付出多大代價,一定要把他要到骨科!
何堂生看著張少白一一的把血管縫合好,心裏一遍又一遍的對自己說。
“你們來收手吧,注意清除嵌入的非跟腱的軟組織。”
張少白做完吻合血管的工作,讓出位置示意袁芳過來上手。
袁芳連忙走上張少白之前的位置,接手工作。
盡管為一名實習醫當助手這事兒讓他們感到有點膈應,可是經過這幾台手術下來,他們其實心理已經沒有多少抵抗。
因為張少白的實習醫身份,他的表現和大部分主治頤指氣使的態度不一樣,非常親和,這讓人合作起來很舒服,而且還能經常有上手的機會,這裏麵的好處隻有當事人冷暖自知了。
袁芳接手收尾後,何堂生覺得沒什麽意思了,很快走了下來,看了張少白一眼,轉身離開手術室。(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