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拜訪季家
字數:3338 加入書籤
大大方方的去?她不會被季家的人剁了吧?白宛玉下意識的想到以上清宗真傳弟子身份上門,季家上下會有怎樣的反應?
咦,想必場景很精彩。
“若是女施主有難言之隱,貧道願與女施主一同前去。”小和尚頗為誠懇的建議道。
白宛玉疑惑的看著他,“小師傅,你知道我要去做什麽嗎?便有膽子要求和我同去?”
小和尚坦然的笑了笑,這才開口對白宛玉說:“我認為小僧與女施主都是為同一個目的而來,同行又有何妨。”
“你要去季家!”白宛玉震驚的看著他。這麽巧?
小和尚對白宛玉的懷疑並不生氣。“在下梵晦,乃是女施主大師兄的好友,我也是受到好友的求救信號,才從伽藍寺千裏迢迢趕來。”
“誒,你是我大師兄的好朋友啊。”白宛玉感到很開心,沒想到她運氣這麽好,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情況下,居然可以遇到抱有相同目的的人。
“等等,你怎麽知道他是我大師兄?”她好像從始至終都沒有透露過任何消息吧。
“女施主這話有趣,怎麽問我,我怎知他是你的大師兄?卻不問我,我怎知你是她的小師妹?”
白宛玉最害怕這種會打啞謎的高僧了,她直接單刀直入。“小師傅,你真的是來救大師兄的,你也別跟我打什麽禪機了,快說說我們該怎麽辦吧?”
梵晦看白宛玉這般急躁的樣子,他卻風輕雲淡說:“女施主,人善本是善舉,但是這般單純易信他人,恐怕很難得到善果。”
按理來說,他本不應泄露天機,但看著這樣的白宛玉,罷了。
“佛祖是仁慈的,但眾生苦難之人何其之多,或得救贖,或結不是果。偶爾也會有疏漏。姑娘積善因得善果,但是貧僧希望以後女施主還是多加小心吧。”
好一個寶相端莊的高僧,說的白宛玉都覺得應該皈依佛門方為大道了。
白宛玉看這小和尚說的辛苦,便趕緊附和的點點頭,表示自己有很認真的在聽。
卻沒曾想,他居然接著說:“貧僧隻說認識你的大師兄,連你的大師兄姓甚名誰都不曾多說半句,姑娘怎麽就信了呢?”
梵晦本不是個多話之人,在師門中是有名的修閉口禪的高手,門中之人沒有一個人是他的一合之敵。但是見到這樣單純的小姑娘他還是忍不住多說了幾句。
也許不說良心會痛吧,這樣善良單純的小姑娘真的能撐得過來嗎?涅槃重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真的涅磐成功的,有太多的人不都在這熊熊烈火中被燒的渣都不剩了啊!
白宛玉疑惑的看著梵晦,“你既然是珈藍寺的高僧,我雖然未曾聽過你的尊諱,更不曾知道與大師兄是否相識,但是出家人不打誑語,你既然說認識我大師兄,我自然選擇信你,如果我本就懷疑你,又何必和你多費唇舌呢,想必你並不是騙我的吧!”
梵晦心中一暖,居然會有人在見到他的第一麵便先選擇相信嗎?他麵上不動聲色,“貧僧謝過女施主的信任,但願女施主若真到了為難之時,萬望女施主記得勿忘初心。”
本來白宛玉對這個小和尚的第一麵便是歉疚的,後來便是有幾分好感,畢竟像這樣光明磊落的少年相處,誰都會在心中感到舒服。
但是他嘴裏幾句話不落的似乎都在說她必然會經曆什麽太大的磨難,甚至還有可能不過去的樣子。
就是明知他是好意提醒,但是作為聽眾心中總是有幾分不痛快。
但是人家也是為了她好,她總不至於因為他說她將來會不好就和他拔刀相向吧,難道就隻能忍了?
梵晦看著白宛玉臉上變幻的神色,他又何曾不明白白宛玉心中所想。如果有人在他麵前說出這樣的話,想必他早就給對方好看了,怎麽會考慮對方忠言逆耳的可能?
也許就隻有這樣溫暖善良的女孩子才會委屈自己,不辯駁半句吧!
可是眾生皆苦,為什麽世間的苦難一定要降臨在善良的人身上呢,也許這是佛祖的另一份偏愛吧,讓最優資格的人走一條可以升天的捷徑。
可是這條路上荊棘滿布,隻要度過便是光明,有多少人死在了黑暗的黎明。
“小師傅,不知我們該如何去營救師兄呢?”少女婉轉清脆的話語在梵晦耳邊響起,扯回了他久遠飄散的神思。
梵晦淡然一笑。“走吧,你我表明身份親自上門去見季兄,莫非他季家敢不把我珈藍寺和你上清宗放在眼裏嗎?”
好威風的小師傅啊!
“可是他們不會把我們扣下來,然後直接殺人滅口嗎?”白宛玉說出了她的擔憂,如果這麽好解決的話,她又何必踟躕,直接上門去便是。
梵晦笑了笑,難道這小姑娘還想著要給季家留什麽麵子不成?
“季兄畢竟是上清宗的真傳弟子,不是他一個小小的季家族長就可以隨便處置的。如果沒有人知道便也罷了,但有人上門就另當別論了。有句話不是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嗎?反正最後也是一筆糊塗賬,如果我們不光明正大的去,也許他會想著,人都死了上清宗還能把他們季家怎麽樣?但是你我去了就不同了,畢竟我們都是在宗門中掛上號的人物,但是與他季家可沒有血緣關係,倒是他不但不敢動我們半分毫毛,恐怕還得好好保護。”
說道這裏,梵晦有點意味深長的看了白宛玉一眼,這小姑娘還不知上清宗這三個字在東大陸代表著什麽吧。
在東大路,還沒見過誰敢不給上清宗麵子的呢,雖然說東大陸三大宗門稱雄,但上清宗絕對是最大的那一隻猛虎。
白宛玉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便與梵晦一起去了季家。
到了季府門口,梵晦便將自己與白宛玉的名帖一起交給了門外的守衛,守衛一見是珈藍寺的和尚和上清宗的弟子,自然不敢怠慢,趕緊稟告上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