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下船
字數:7445 加入書籤
讓李大把情況簡單說了一下,鄧賴子誠心向閆飛等人詢問建議。
“情況就是這樣,還有兩日便會到達大都口,諸位覺得我們是否能靠港補給?”
眾人沉吟一會兒,便說出自己的看法,交流討論。
閆飛道:“既然口糧不夠了,那就必須補給。眼下世道亂了,小碼頭未必還有人在,說不定他們已經逃往南方,倒是大都口這樣的大港更靠譜一些。”
鄧賴子說出自己的擔心:“可是我擔心梁都裏消失的那些趙人,他們有沒有可能去了大都口,從都城坐船去往大都口太順路了。”
孫兵道:“之前我跟樂樂商討,都覺得趙人去了陪都。若是他們去了陪都,那麽趙人誌在北方,不在南方。若是如此,我們就不用急慌慌逃去南邊。”
張萊道:“你這番話全都是假設,就沒一點能確定的消息?之前備下的草藥都用光了,我想去大都口采購一些藥材留著備用。”
丁卯一直在旁聽著,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他覺得去哪都無所謂,隻要跟著樂芳菲就行。
樂芳菲聽了一會兒道:“張叔說得有道理,我們目前沒有確切的消息,全靠猜測這樣下去不行。想打聽最新的消息,必須得在大都口靠港。”
大都口對梁都和梁國的重要性,老百姓知道,晉人自然也知道。
大都的刺史、長史、司馬等都是年前才上任的新官,但節度使卻是一年多前換的晉國人。據說大都節度使還是李闊的心腹,不知道後來有沒有換上孔先生或莊言的人。
樂芳菲心急要確認的是晉人是不是真的放棄了梁國,她覺得那位大都節度使必然會給出她答案。
一番討論,眾人最後達成一致,便是在大都口靠港,該補貨的補貨,該打聽消息的打聽消息。
可惜世事無常,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行船還沒到大都口,樂芳菲和童璽爆發了激烈爭吵,原來是樂芳菲終於發現童璽偷拿了梁王劍。
樂芳菲不介意把梁王劍送給童璽,她惱的是童璽把它隨身攜帶。
“這一路上是個什麽情形還不知道,你帶著它就像帶著隨時會炸的黑火石。萬一被人瞧見了,就是連累所有人丟性命的大事。”
“沒幾個人見過這把劍,就算被人瞧見了,那人也未必認得出這是把什麽劍。”
“你還是不明白,看看這把劍上的寶石,還有這把劍的質地,別人看到這把劍哪用管這是什麽劍,隻要知道這把劍很值錢便夠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到頭來若因為這把劍丟了腦袋,到了陰曹地府我也要跟你算賬。”
“我知道,沒看我用破麻布包著它嘛,別人看了首先就不會覺得麻布裏的東西會值錢。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反正已經帶出來了,難不成要我丟水裏去?要不這樣,若是真有人瞧上了這把劍,我就送給他,絕對不猶豫含糊。”
“若真到了那一步,隻怕你就算把它送給人家,人家也要殺人滅口。依我看,趁現在還沒惹禍,就把它丟濟水裏去算了。丟了丟了,一了百了。”
“不行,你舍得,我舍不得。”
童璽把梁王劍抱在懷裏,擺出了一副絕不撒手的樣子。
樂芳菲拗不過他,隻能心裏生著悶氣,搖頭去甲板上透風撒氣。
這一場吵架隻是個小插曲,卻不曾想它很快就應驗了。
船行又一日一夜,距離大都口還剩半日航程,但是船走不了了。
前方水麵上停滿了船隻,層層疊疊密密麻麻,把水道完全堵塞,就連單人一濟的小舟都走不過去。
船上的人見情況不妙,鄧賴子立刻朝李大喊著掉頭,李大這邊正指揮水手們轉向,水麵兩邊便有七八艘船行過來擋住了後路。
樂芳菲等人的船隻被包圍了,一邊是無數僵屍船堵路,一邊是看著就比他們厲害正軌的船隊。
“大哥怎麽辦?我們沒地方逃了。”
“莫慌,看看是哪邊的船隻,隻要不是趙國的,就等於得救了。”
那些船隻上沒有打出旗號,單看船甲板上那些來回走動的人的裝束,倒像是晉國的水兵。
“像是晉國人”
“這麽說他們還沒放棄梁國”
後方過來兩艘船把他們包夾住,樂芳菲等人的船被逼停了。
樂芳菲等人都站在甲板上,好像等待對方檢閱的兵卒,又像是任人宰割的魚肉。
包圍他們的人果然是晉國水兵。
原來大都刺史在得知梁都的消息後便封鎖了濟水南下的通道,從這裏往南不論是水路還是陸路都被晉人封鎖了。
晉國人比趙國人講道理,沒有一上來就把樂芳菲等人滅了,還有耐性確認他們是趙國人還是梁國人。兩隊水兵上船來,一隊看著樂芳菲等人,一隊檢查船隻。
“你們從哪來?”
“我們從梁都逃亡出來”
鄧賴子上前與對方交涉,樂芳菲等人在一旁靜靜看著聽著。
“怎麽證明你們是梁國人,而不是趙國的奸細?”
童璽在後麵聽著暗自撇嘴,落後的時代就是麻煩,若是有身份證在手不就簡單了。
“都城形勢緊張,路引是沒法開的。不過在下鄧賴子,在潘家橋雜貨店謀生,他們都是我的手下,我們在都城裏還算有幾分名聲。”
“既然如此,那便帶去岸邊營地,問問那裏收容的其他梁都人就知道了。”
原來水路都封鎖後,晉人在水道岸邊建立營地,以收容從北邊逃命過來的人。這些人不能隨意放去南邊,因為不知道裏麵會不會有趙人的奸細。
如此安排也算妥當,樂芳菲等人互相對視便決定跟著晉人去營地。
就在這時,船艙廂房那邊卻起了喧嘩。
樂芳菲愣一下便反應過來,氣嘟嘟瞪了童璽一眼。童璽卻還沒反應過來,奇怪地看著樂芳菲,但隨即也醒悟過來,眼睛瞪得比樂芳菲還大。
外出逃命,大家多少都會帶上一點家當。
樂芳菲的重要東西不多,大部分都隨身帶著。可是童璽逃命的時候從暗室拿了不少寶石珠寶之類的,還有那把梁王劍,現下都在廂房裏放著呢。
這一陣喧嘩,必然是搜查船艙的晉兵發現童璽的東西了。
果然,一群晉兵拿著個包袱從船艙出來,看那包袱的樣式就是童璽的了。
“這是誰的包袱?”領頭的晉兵看了看包袱裏的東西,一堆珍寶加一把鑲著珍寶的寶劍,當即便明了手下為何鬧出這麽大動靜了。
樂芳菲等人互相看看,似乎在用眼神交流。
童璽一咬牙便要挺身而出,忽然感覺身後被人拉了一下,差點出口的話就被咽了回去。
“不知道是誰的,”卻是鄧賴子先開口了,“上船之後發現的,想來是之前趙國人留下的。我等一時貪心,便把這些東西收攏了起來。不過現在遇到兵爺,自該上交,還請兵爺笑納。”
聽了鄧賴子的話,童璽還想說什麽,樂芳菲在他背後狠狠掐了一把,總算是讓他消停了。
領頭晉兵覺得鄧賴子一夥人還挺識趣,就沒為難他們,讓他們拿上東西跟著其他兵卒去岸邊的營地。
營地距離濟水不遠,站在營地裏就能看到濟水。營地裏人不多,兵卒比較多,從北邊逃過來的人不多。沒有房屋,隻是臨時搭起來的帳篷,冬天裏住起來並不舒服。
樂芳菲等人來到營地,吸引了營地裏的人向這邊注目。雖說大家都是往南逃命的,臉上卻沒有風塵仆仆之色,反而多是一些好奇。
來到營地,樂芳菲等人才知道住在這裏是要交錢的,而且是住幾日交幾日。
負責管理營地的兵卒帶著鄧賴子看帳篷:“想住哪裏自己選,營地中間的帳篷每日五兩銀子,外邊一點的每日三兩,最外邊的每日一兩。”
孫兵上前一步問道:“敢問兵爺,這邊營地似乎隻住著我們這些平民,兵爺們不住在這邊麽?還有我們想繼續往南,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離開?”
兵卒上下打量孫兵,孫兵知機從袖子裏摸了一塊碎銀遞過去。兵卒掂了掂碎銀,似乎很滿意,臉色好看了許多。
“我們住在距離這裏不遠的漁村裏,那邊地方不大所以不讓你們過去,你們暫時先住在這裏,三日後我們要輪防,到時候可以跟我們一起去大都。不過,不是所有人,隻有良民才能跟我們走。”
孫兵連連點頭,表示明白兵卒的意思。
按照人數,鄧賴子定了第二圈的帳篷,當場交了三日的銀子。
樂芳菲還是跟童璽住一個帳篷。童璽失了包袱不太高興,樂芳菲皺著眉頭拿出幾粒金銀珠子塞給他。
“為什麽不讓我說?說出咱們的身份,咱們就不用住在這裏,直接去大都了。”
“阿喜,你還記不記得當初你醒過來說的話?你說自由了就是自己掌握命運。不知道你是不是改了主意,但我不想回去,也絕不會再回那個籠子裏。如果你真稀罕那個身份,下次我不會再攔著你,但希望你不要把我拖進去。”
樂芳菲這番話說的有些重了,實在是今天童璽的表現差一點就要連累大家。
也真是怪了,之前在宮裏童璽就像塊木頭一樣,出了宮卻又跳脫地像小孩子。
樂芳菲把帳篷整理好,便轉身出去找丁卯他們了。
童璽一個人待在帳篷裏,躺在氈毯上望著頭頂,鼻子一酸覺得心裏有些委屈。
樂芳菲找到丁卯等人,幾個人一合計又去找了鄧賴子。
兵卒的言下之意大家都聽懂了,把身上值錢的東西湊一湊。他們這夥人不少,孝敬上去的財物自然就不能少了。然後由鄧賴子出頭去跟兵卒交涉。
下船的時候不讓攜帶口糧,樂芳菲等人沒有吃的,隻能跟營地裏其他人購買,或者去不遠處兵卒駐紮的小漁村購買。
樂芳菲跟營地一戶人家買了一些幹糧和水。可能對方看她是女孩子,那家的女主人塞了幾塊糕點給她。
因為帳篷空間有限,白天有太陽的時候,大家就在帳篷外麵生火做飯。
鄧賴子那邊也點了篝火燒了熱水,樂芳菲便用熱水泡幹糧吃。
看著營地裏的人湊在一起有說有笑,樂芳菲感覺怪怪的。
這些逃命的人其實算不上逃命。就目前知道的,趙國人隻襲擊了梁都,並未攻擊附近的村莊城鎮。而這些人出逃,隻是因為害怕而做出的提前決定。
所以這些人的家園還未遭到破壞,對於他們來說,這一趟逃亡之旅更像是南下遊玩。
而且營地裏沒有窮人,都是些家中頗有錢財的人,他們不但攜家帶口,還帶著大量的家產,甚至還帶著許多丫環仆從。
瞧著這幅景象,樂芳菲愣愣地吃著碗裏的幹糧糊糊,忽然幾條銀魚幹落在她的碗裏,抬頭一看是童璽。
這兩天,樂芳菲和童璽兩個人鬧別扭,誰都不肯先退一步。
童璽被樂芳菲看得臉發紅,囁嚅了好一會兒才道:“對不起,我以後不會這樣了。”
樂芳菲甜甜一笑,眼睛看著童璽,筷子拿起銀魚幹塞到嘴裏,笑容愈發燦爛:“好吃,你從哪弄到的?”
“我去了漁村,跟那邊的人換的,”童璽揚了揚手裏布袋,“用你給我的金銀珠子,三顆換了這一口袋。”
若是放在平時,童璽的買賣做得自然賠了。可放在眼下和這個地方,童璽這樁買賣就還不錯。
樂芳菲豎起大拇指:“可以啊,留著我們慢慢吃。”
童璽點了點頭,進帳篷裏放下布袋,過了一會兒也抱著個碗出來吃飯,碗裏是跟樂芳菲一樣的幹糧糊糊加幾條銀魚幹。
童璽也搬了塊石頭坐在樂芳菲旁邊,一邊吃一邊學著樂芳菲的樣子觀察周圍的人們。
過了一會兒,童璽也皺起了眉,有了跟樂芳菲一樣的疑問。
“怎麽這些人看著不像是逃命,倒像是去郊遊一般?”
“大概是因為趙人還未出現在他們麵前罷,聽說的跟親眼看到還是有差別的。”
“那他們幹嘛還要逃?”
“因為他們經曆過往年的戰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