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1章 禍兮?福兮?

字數:6745   加入書籤

A+A-


    按照大宋慣例,新年初始之時,京官們雖說不用上朝議事,但卻要召開盛大的朝會,有資格的武大臣都要到宮裏賀歲,四方屬國也會有使臣上殿去朝賀敬禮,而皇帝會在宮裏大擺筵席,安排歌舞、戲曲和雜耍等節目來助興。

    可惜如今的大宋已是日暮西山,當前還願意來大宋朝賀的屬國根本沒幾個,除去大理國的段正嚴素來保持對大宋的友好和敬意,便隻有分裂後的部分吐蕃部族會來,比起鼎盛時的盛況,那真是有著天差地別。

    皇帝趙佶似乎也知道召開新年朝會將倍顯尷尬,所以今年便取消了朝會這個傳統流程,外來使臣全都已經提前麵聖,他們隻由鴻臚寺的官員負責安排行程和食宿,而武百官也同樣跳過了慶典環節,全都直接隨皇帝外出遊。

    趙不凡雖然是外官,但官階已經夠高,既然人在京城,那按理來說也是需要參加,但臨行前卻得知新年慶典已經取消,讓他大失所望,原本是打算在慶典上好好放鬆一番,欣賞下美女,飽飽眼福,嚐幾口禦酒,如今卻什麽都沒了。

    至於遊,他是真沒什麽興趣,這些年在戰場上待久了,哪裏還對打有什麽快感,甚至從內心深處來說,不是必要的情況,他都不願意隨意殺生,總覺得雙手沾染的鮮血已經太多,很反感以殺生來取樂,所以他最終隻是以傷勢沒有痊愈,不敢妄動刀弓為借口不去,隻選了幅前朝大才子唐伯虎的名畫,外加親手寫的賀歲詞作為禮物,讓朱伯材和朱孝孫帶去給皇帝。

    大年初二下午,趙不凡正陪著嶽母和朱家姐妹在大相國寺祈福,府裏的仆從卻是匆匆趕來,說是皇帝與百官遊歸來,龍心大悅,在皇宮設宴封賞群臣,還特意派人到朱府傳訊,讓因傷而沒能去遊的他也務必參加。

    這種事當然不能拒絕,趙不凡囑咐隨行護衛好生保護朱家母女,自己則火速回家更換禮服,匆匆趕赴皇宮。

    趕到紫宸殿的時候,武群臣都已經列座,官在左,武官在右,每人皆有一張單獨的小桌案。

    桌上的餐具也是精美貴重,全是專屬皇家的貢品,更有美麗的宮女穿梭其中,適時為武大臣上茶和更換糕點。

    隨著趙不凡緊跟著引路的小黃門走進殿內,本來熱絡的氣氛也迅速平靜下來,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正前方上首的皇帝和皇後同樣也停止攀談,微笑著等待他上前。

    “末將趙不凡,拜見皇上!拜見皇後!祝皇上與皇後與天同壽,福運蒼盛!”

    趙不凡行著大禮,心中卻有些驚疑不定。

    不對啊!怎麽好些武大臣怎麽都麵色古怪地看著我?剛才朱伯材和朱孝孫那怪怪的眼神又是什麽意思?蔡京為什麽笑著回避了我的目光?童貫為什麽又麵無表情?

    正當他在心裏暗暗揣測的時候,端坐上首的皇帝趙佶陡然神色一變,揮手便從身前桌案上抓起一幅字畫,厲聲喝問:“趙不凡,你的詩詞跟誰學的?”

    刹那間,趙不凡心思百轉。

    糟了,難道我寫的賀歲詞有問題?

    不應該啊?該回避的忌諱我都已經回避了,用詞也比較考究,沒有太多喻指和針對性,不至於惹出禍來吧?

    “回稟聖上,微臣的詩詞章都是靠著平日裏讀書而自學!”

    趙佶勃然大怒:“大膽!你還敢隱瞞於朕?你這詩詞的行風格和手法都另辟蹺徑,更是與朕是同出一源,你再不說實話,朕就治你欺君之罪!”

    糟了,大師傅的授業恩師難道與趙佶的師承一樣?

    刹那間,趙不凡腸子都悔青了,真想狠狠給自己兩個耳光,沒事寫什麽賀詞,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兒嗎?

    皇帝趙佶或許別的都不行,但論起詩詞歌賦,那誰也別想蒙騙他。

    無奈之下,趙不凡迅速做出了選擇,急聲回道:“聖上息怒,微臣幼年曾有個師傅,是他教我讀書識字,微臣也是由他撫養成人,但確實是不知道他的名諱,他也真沒有對我說過!”

    皇帝趙佶眼睛眯了起來:“他長什麽樣?”

    這話一出,趙不凡哪裏還不明白,額頭微微滲出冷汗,心裏急思對策。

    看來他心中早就有了自己的判斷,以他和大師傅那惡劣的關係,也不知道會怎麽對待我。算了,現在怎麽做都沒用,不能再隱瞞下去,至少不能被扣上欺君的帽子,不然麻煩更大!

    因為他一直被皇帝和皇後盯著看,所以根本不敢抬頭,更不敢去瞧朱伯材,當下狠狠一咬牙,硬著頭皮把大師傅的樣貌詳細形容了出來。

    伴隨著他的聲音,大廳裏鴉雀無聲!

    偌大的紫宸殿裏安靜地讓人發慌!

    趙不凡的心跳更是迅速加快,兩鬢的汗珠越來越多,雙手在不經意間時而緊握,時而放鬆,腦中還會閃現出大批近衛班直衝進來的情形,甚至眼睛都看到行刑官的鍘刀,看到那高高的斷頭台。

    殺出去?拚個魚死br &g;

    不行,若是反抗,那就是造反,我死也就算了,璉兒怎麽辦?朱家上下怎麽辦?

    可我難道就這麽束手就擒?

    去她娘的,若是被這輩子的親爹殺了,我這是死得有多冤枉?

    要不然表露皇子身份?

    不行,若是可以公布,朱伯材肯定已經搶著出聲,現在他沒吭聲,必定就是還不到時候,昨晚他明確跟我講過,我的身世出了問題,若是貿然公布,卻又不能證明身世,那就是假冒皇子,那可就真的半點退路都沒了!

    內心的焦躁讓趙不凡越來越緊張,可現在怎麽做都沒用,根本連頭都不敢抬!

    突然

    趙佶的聲音響徹整個紫宸殿!

    “傳旨”

    “削去趙不凡滄、霸二州兵馬總管之職!”

    “削去滄州留屯禁軍廂都指揮使之職!

    “削去鄆州觀察使之階!”

    刹那間,趙不凡的腦袋嗡一聲炸響,整個人都懵了,但他深埋著頭,不敢動彈分毫,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妻子朱璉,他不想看到朱璉那絕美的容顏變成枯骨。

    可惜他做夢也沒想到,短暫的停頓過後,趙佶的聲音再度響起。

    “傳旨”

    “冊封趙不凡為銀青光祿大夫!”

    “加官龍圖閣學士!”

    “擢任中書舍人,外任河北東路宣撫使!”

    “另加封爵霸縣開國伯,加封其妻朱璉為霸郡夫人,食邑八百戶!”

    趙不凡懵了,徹底懵了!

    他到現在也沒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銀青光祿大夫是什麽官階,那是官,從官階等級來說,已經是僅次於最高的武官品級太尉,如果說太尉是二品官階,那麽銀青光祿大夫這個官階就是從二品,而趙不凡以前的鄆州觀察使最多算是正五品而已,至於一品,武官的官階中是沒有的,大宋重輕武,隻有官才有一品。

    趙不凡以前的地位高,那也隻是因為聲名在外,而朝中的地位則是靠著朱家撐起來,但這個銀青光祿大夫可算是把他真正推上了重臣的行列,當前朝中位於這個官階的人不超過二十個,如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等基本就是這個官階。

    龍圖閣學士則是加官,除去有貼補俸祿之外,它還是種榮譽稱號,龍圖閣本是用來收藏皇室的禦書、禦製集、典籍、圖畫、祥瑞之物以及皇室家譜和武功秘籍等物,實際負責看守的官員叫做龍圖閣待製,而龍圖閣學士則是借用這個機構而產生的榮譽頭銜,它表示的是皇帝親信和有學問的人。

    當年聲名卓著的包拯也不過就是龍圖閣學士,隻要有這個貼職,哪怕就是被貶官,哪怕是貶成一個縣令,那也同樣有直接麵聖的權利。當然,能得到龍圖閣學士的人也不可能被貶得那麽低,真是罪無可赦的人,要麽是直接勸退,要麽人頭落地。

    至於中書舍人,那可不是官,是差遣,是實際的職務,大宋如今設了中書、門下、尚書三省,是大宋的最高決策機構,蔡京便是擔任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一差遣,總掌三省事務,形同宰相。

    中書省最高長官以前叫做中書侍郎,如今改稱太宰,可稱作第一副宰相,門下省最高長官以前叫做門下侍郎,如今改稱少宰,可稱作第二副宰相,尚書省過去以左、右仆射分掌六部,如今改為尚書左丞和尚書右丞,是為第三和第四副宰相。

    中書舍人便是中書省僅次於太宰的職務,人員數量不固定,但地位與六部尚書齊平,是大宋最高決策機構的一員,如果再往上一步,那就是副宰相,職務和地位不可謂不高。

    不過剛才皇帝趙佶又加了一句,讓他以中書舍人的身份外任河北東路宣撫使,意味著是兼任,而宣撫使的職權形同於外調的欽差大臣,實際權力就是執掌河北東路的所有軍隊,盡管不再有直接的統兵權,但卻有調兵的權利,河北東路所有兵馬都將歸他監督和調遣。

    河北東路是什麽概念,霸州、滄州、德州、博州、河間府,甚至大名府都歸屬這一路,以前總共下轄三府、十一州、五軍之地,隨著早前清州和信安軍被並入滄州,現在也是三府、十州、四軍之地。

    宣撫使這個職務也與經略安撫使大體相同,隻在臨近敵國的地區設立,但宣撫使略有不同的是,經略安撫使還有執掌各州府政務的權利,宣撫使卻沒有,隻掌軍,不掌政。

    不過河北東路雖然相鄰遼國,但卻不可能設置經略安撫使,這是因為大宋四京之一的北京大名府便在河北東路,所以最高政務決策人曆來就是大名府留守,如今梁世傑便是以中書舍人的身份擔任著此職,人稱梁中書,而現在趙不凡以中書舍人的身份擔任河北東路宣撫使,這便意味著今後是與梁世傑分別掌管軍隊和政務。

    這可比以前的滄、霸二州兵馬總管職務要高,而且以前是武職,隻統兵,不掌兵,可以練兵,不能調兵,但現在不同,安撫使是官,擁有調兵權,甚至可以不通過樞密院批準就先進行兵馬調動,然後再上報樞密院也不會有事,官掌兵,武官統兵是大宋曆來的規矩!

    這麽大的變化,如何能讓趙不凡不發蒙?

    這時候的他也終於抬起頭來,滿臉茫然地望著皇帝趙佶。

    此時他才發現,皇帝趙佶和鄭皇後都是笑意盈盈,明顯早前是有意嚇他!

    “聖上,這是”

    遠處端坐的蔡京頓時大笑出聲:“趙中書,你還不謝恩?”

    “微臣拜謝聖上、拜謝皇後恩典!”趙不凡醒悟過來,當即磕頭稱謝。

    趙佶開懷大笑,開心地擺擺手:“行了,起來再說!”

    “謝皇上!”趙不凡長舒口氣,盡管腦子裏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眼下的情況看來,一切終歸是福,並不是禍,所以他也暫且安下心來。

    趙佶目視著他起身,這才興致勃勃地接道:“你的章與朕同出一源,一首賀歲詞不但行流暢,意境出眾,辭藻豔麗,更寫盡我大宋的繁榮昌盛,讓人感覺到新興的喜氣,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詞,滿朝武能寫出這麽美妙辭賦的有幾個?你滿腹經,理當棄武修,以後打打殺殺的事就別做了,我大宋人才濟濟,不缺少武將,你去湊什麽熱鬧?朕還聽說你早前救援使團時受的傷還沒有好?今生恐怕不能動武?”

    趙不凡想了想,拱手回道:“回聖上,眼下確實不能動武,什麽時候好也不知道!”

    “那身體可有大礙?”趙佶關心地問道。

    “不影響日常行動!”

    “那就好!那就好!”趙佶的深情略微舒緩,笑著說:“沒了武功不礙事,以後多找些武功好的護衛便是,若是你找不到,朕還可以派些武功高強的人來保護你,以後你就好好做個官,運籌帷幄在後,別再衝鋒陷陣了!”

    趙不凡聽著趙佶這番話,心裏迅速平靜了下來。

    他漸漸明白,這次遊期間,恐怕發生了不少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