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3章 有人假冒!

字數:6270   加入書籤

A+A-


    趙不凡坐在官轎裏,想著蔡京剛才的話,心裏也真是煩透了。

    納妾,真是說得容易,突然之間讓我去納誰?總得讓我至少能接受吧?莫名奇妙弄一堆來塞給我,我連誰是誰都分不清,脫了衣服一個樣,好玩嗎?我是禽獸嗎?

    不行,絕不能讓別人來給我亂塞一通,即便不得不選,我也必須自己來選,至少心裏上過得去,別搞得就像是要配種一樣,實在讓人接受不了,可我認識的人中誰合適呢?

    折月芝倒是我真心喜愛,可折家怎麽可能答應她做妾,看來也就隻能先問問扈三娘的意見了,也不知道她現在還願不願意,她終歸是我第一個喜歡的人,彼此也有感情,一起過日子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對了,還有花小妹,花榮的妹妹性格倒是還行,可這個太熟了,實在有些不好下手,該怎麽才能拉得下臉來呢?

    哎!這真是

    一路胡思亂想,趙不凡不知不覺就回了朱府。

    心中煩躁的他正準備直接回房休息,沒想先一步返回的朱伯材卻把他單獨叫到了書房。

    等他踏進房門,一通指責便急速傳來。

    “不凡,晚宴之時你怎麽敢拒絕聖上的賞賜?你說話之前怎麽不先想一想?你現在也是朝中重臣,說話能不過腦子?幸好你當時隻是說暫時不想收納,如若不然,你恐怕要不了幾天就要被貶官,甚至再也別想掌兵,這個代價你付得起嗎?”

    趙不凡早已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甚至已經為這件事煩透了,早前被蔡京指責一番,現在回家還遭嶽父痛斥,真是滿心的苦水沒處倒。“嶽父大人,我當時真沒想那麽多,如今的局勢不太好,我有太多事情要做,根本沒時間去享樂,有璉兒這麽好的妻子已經非常知足,哪知道會讓聖上起疑心,根本沒想到那上麵去!”

    朱伯材看著他許久,既有些欣慰,又有些無奈,但語氣卻是逐漸放緩。

    “你能愛惜璉兒,我也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但夫妻之間的感情再好,你也不能誤了大事,這件事璉兒也確實有些責任,她身為你的正妻,理當為你考慮到這些,明天我就給她好好說說,讓她今後注意給你操辦這些,這件事不能拖,拖久了絕對要出事!”

    “哎!”

    趙不凡一聲長歎,苦笑著搖搖頭:“算了,不說了,越說越是愁人,不過我轉官是怎麽回事?遊期間發生了什麽?”

    談起這個,朱伯材的情緒瞬間好轉,眉角都笑出了厚厚的皺紋來。

    “真是沒想到你的賀歲詞能寫得那麽好,而且你的章風格受你大師傅的影響很大,你大師傅雖說比聖上要年長近十歲,但他們的章都學自一脈,甚至你大師傅還時常指導聖上,他如何會看不出你章裏的東西來?當時聖上看到你的賀歲詞可是激動壞了,立刻就質問我你的師承,我沒敢隱瞞,便把大哥的事情撿著重要的說了!”

    趙不凡聽得非常疑惑:“聖上與大師傅不是決裂了嗎?怎麽還會激動?”

    朱伯材搖搖頭,笑著接道:“他們決裂是因為你大師傅總是要去指責,後期甚至把聖上說得一無是處,引得大量武也都跟著接連上奏,不是要改這條律法,便是要逼迫聖上做他不想做的事,實在是讓聖上忍無可忍,最終才以嚴治你大師傅來震懾群臣,可聖上心裏何嚐不思念你的大師傅,聖上小時候可是成天跟著你大師傅轉悠,你大師傅在他心中有與眾不同的地位。

    如若不然,以大哥三番五次公然觸怒聖顏,甚至直接抗命不尊的態度,如何還能安然隱退?他當年如果不是那麽剛強,現在恐怕早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聖上雖然有千般不是,可他很重感情,你看那高俅一無是處,不就是因為少年時的玩伴之情就能身居高位?

    因此按我感覺,聖上心裏恐怕一直都惦記著你大師傅,所以前日才那麽高興,等從我這裏得知你是他徒弟,當即就誇你章寫得好,再加上我和蔡京等很多人都趁機推舉你,所以聖上才順水推舟,破格提拔你做臣,甚至連升數級,當時童貫等人反對,還被聖上斥責了一通!”

    說著,朱伯材的眼睛更添三分喜色,笑著接道:“對了,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我們回宮後,這件事也被皇後得知,她還單獨召見了我,從她口中看來,她在得知你大師傅的事後,雖說還是有些舉棋不定,但終究更傾向於你就是二皇子趙檉,當時我旁敲側擊地探出些口風,已經確定有個假冒你的人存在!”

    “假冒我?”

    趙不凡眉頭緊皺。

    “莫非就是楊戩等人弄出來的人?”

    “極有可能!”朱伯材冷哼了一聲,眼中精光閃爍。“這些人一麵籌備著殺你,一麵弄出個假冒你的人出來,可說是做了兩手準備,決不能讓他們得逞,但在沒有摸清他們手裏究竟有多少籌碼以前,你的身世必須藏好,不然麻煩會很大,陛下和皇後都會很難分清誰是誰不是,稍有不慎,你恐怕反而成了假冒的人!”

    這番話趙不凡心裏微有些苦澀,不是貪戀皇子之位,隻是飄蕩的遊子麵對陌生父母的那種淡淡惆悵。

    隔了許久,他才甩開那些思緒,輕笑著道:“算了,我就說還是實權來得比較穩當!”

    朱伯材似乎也感受到他內心的複雜情緒,經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也別怪皇後,她是很在乎你的,正因為在乎,所以她更害怕,她害怕搞錯了人會傷了她孩兒的心,這不是她的錯,她也是受害者!”

    “我明白!”

    趙不凡點了點頭,多年的磨礪讓他的內心很堅強,並不會過多地自怨自艾,很快就轉移了話題。“身世的事就煩勞嶽父大人費心了,我接下來隻想盡快讓北疆的嫡係軍隊完全成型,打算開年就請旨剿滅梁山,一則以實戰練兵,二則也想收納那群叛賊,三則是想繳獲些錢糧來儲備入庫!”

    朱伯材聽得有些迷惑。

    “你為什麽想收納叛賊?天下能人多的是,拉攏叛賊做什麽?”

    趙不凡淡淡一笑:“嶽父大人,朝中的事隻能依靠您才能站得住,但外麵的事不一樣,如今局勢不明,萬一我是說如果有個萬一,那麽這兩支嫡係軍隊就是我們的退路,我招納的人全都是敢跟著我抗命的人,或許他們的能力比不上劉錡,比不上楊惟忠,可關鍵時候,這群兄弟能跟著我出生入死,所以無論他們以前怎樣,我都既往不咎,隻約束他們以後的作為!”

    刹那間,朱伯材明白了他的想法,臉色陰晴不定。

    他是個大忠臣,這種思想原本並不是他所能接受,可如今的形勢確實非常急迫,朱家和趙不凡已經死死綁在一條船上,眼下正在做的事也全然沒有餘地。無論是謀奪太子,亦或者是鏟除奸臣,甚至爭奪帝位,這每一樣都是不成功就成仁,若是失敗,那就是舉族皆滅。

    半晌,朱伯材似乎做出了決定,深吸了口氣。

    “我們也是為了這大宋,為了這趙家的江山,你是趙家血脈,我朱伯材自不算是愧對列祖列宗,你便放手去做,朱家與你同進退!”

    自從得知有人在假冒自己之後,趙不凡有了更強的危機感,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的底本還不夠豐厚,難以在動蕩的局勢中屹立不倒,而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北疆兩支嫡係兵馬沒能完全成型,如果那是兩支百戰之師,那做起事來肯定要強勢得多,正如掌控著西軍的童貫,根本不至於整日膽顫心驚。

    這也讓趙不凡歸心似箭,片刻都不想再耽擱。

    兩天後,他攜帶重禮去拜訪了高俅,希望對方不要阻攔他請旨討伐梁山一事。

    蔡京和朱伯材也順著他的心意,先後向高俅透露了這個意思。

    高俅留著梁山本就是給自己找些事情做,最大目的是積累戰功,作為大宋禁軍的三大統帥之一,他不敢統兵去打西夏,更不敢統兵去打遼國,平日裏除去討好皇帝趙佶,根本就是無事可做,也隻能打剿匪的主意了。

    眼下趙不凡親自登門以重禮讓他放棄,再加上蔡京和朱伯材也打了招呼,可說是給足了他麵子,高俅本就是識時務的人,自然省得輕重,不過幾天就明確回複說不會阻攔,但也委婉地表示他不會支持,顯然是不想攪合進勢力間的爭鬥。

    高俅不參合進來,趙不凡已是達成目的,自然不會多加逼迫!

    次日朝議,他正式遞交了奏折,以梁山水泊臨近北京大名府,威脅到北京大名府的安全為主要理由,正式請旨征討!

    端坐龍椅上的趙佶一邊聽他陳述,一邊看著奏折。

    待讀完奏,趙佶顯得很是高興,目光掃過群臣,心情大好地說:“鄆州匪患已有多年,近年來更是鬧得周邊軍州都不安寧,著實讓朕心煩,此地又瀕臨我大宋核心中樞之地,確實應當盡快剿滅,之前一直是高太尉在督辦此事,如今趙不凡請旨出征,不知高太尉有何意見?”

    早有準備的高俅應聲出列,躬身回應道:“陛下,臣以為鄆州匪患確實當除,至於由誰出征,隻要能掃除匪患,那就都是好事!”

    趙佶一聽,頓時詫異地看著他:“去年劉仲武請旨征討,你可是說想要親自為你兄弟高廉報仇,怎麽現在又換了說辭?”

    這話可是讓群臣都有些忍俊不禁,大家都心知肚明,哪裏不清楚高俅那些心思,隻是都不敢笑出聲來罷了。

    高俅當然也明白眾臣私底下對他的看法,不過他若是臉皮不厚,那也就不會有今天了,自從答應趙不凡的要求後,他也深思熟慮過,自然是早就準備好說辭。

    “回稟聖上,劉仲武將軍執掌步兵司,臣執掌殿前司,本身就是各有權責,而梁山匪寇臨近四京之地,本應該是殿前司的分內之事,何況梁山匪寇還殺了臣的兄弟,自然該由臣來擔當剿匪之責,無需勞動劉仲武將軍大駕,但趙中書如今是河北東路的宣撫使,護佑大名府安危是分內之事,若是他去,臣自然不敢有意見,如若不然,大家恐怕還以為是臣有爭功之心!”

    這高俅也真是聰明,找的借口全然讓人挑不出刺來,同時也表示出自己隻是不反對,但不代表支持,可謂是把自己撇得幹幹淨淨,待說完之後,他更是很快就退了回去,顯然不打算再發表意見。

    皇帝趙佶看了看他,隨之便將奏折順手扔到了桌案上。

    “既然如此,那趙不凡便調集河北東路的兵馬,不日就發兵”

    “陛下!”皇帝趙佶的話還沒說完,童貫卻突然站了出來,不疾不徐地打斷道:“陛下!臣以為區區梁山匪寇,何須調動北軍前往,河北東路是抵禦遼國的重要屏障,雖說近來形勢比較安穩,但終究也不得不防,不如抽調周邊八個軍州的精銳廂兵歸趙宣撫臨時指揮,用以討賊,必能剿滅賊寇!”

    皇帝趙佶似乎被說動了,若有所思。

    “童國公這番話也說得有些道理,河北東路的兵馬若是妄動,必然導致邊防空虛,難保不被遼國趁虛而入,但不知童國公以為征調哪八個都監比較好?”

    童貫心裏暗暗冷笑,不經意間側頭掃過趙不凡,順口回說:“臣以為段鵬舉、陳翥、吳秉彝、韓天麟、李明、王義、馬萬裏、周信這八大兵馬都監能征善戰,麾下廂兵也都是精銳,堪比禁軍將士,正是上上之選!”

    皇帝趙佶一聽,感覺這些名字非常熟悉,仔細想了想,當即反應過來,笑著看向了滿臉鐵青的蔡京。

    “蔡太師,朕聽這八大都監的名字覺得甚是耳熟,仿似都是由你推舉而來,可是真的能征善戰?”

    這時候的蔡京心裏真有殺人的衝動,這八大都監可都是他安插在周邊各大軍州的人,以前也是說盡了好話,現在哪裏還敢改口,說他們都是些玩弄權術可以,打仗卻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