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賺錢的門路
字數:5160 加入書籤
聚賢莊的馬廄很大,位於杏園後方,養兩百匹馬都沒問題,還有一塊空地供馬兒奔跑,本是前任莊主興建,不過如今的聚賢莊僅有五十匹馬,除去主要人員一人配備一匹,尚且還有四十四匹。
行走在空蕩蕩的馬棚過道,趙不凡挨著查看每匹馬,臉上並沒有多少喜意。
“這四十四匹馬裏有三十匹都隻能用來拉貨和代步,僅有十四匹能充當戰馬,我們聚賢莊若想組建馬隊,這些馬可遠遠不夠,而且目前的草料也不行,無法滿足優良戰馬,必須購買上等草料。”
趙不凡緩步走進馬棚,一邊梳理黑馬的鬃毛,一邊問說:“你們可知道馬匹的價格?”
史文恭抱拳回說:“尋常拉貨和代步的馬在十貫到三十貫,普通戰馬約要五十貫到八十貫,優良戰馬則在百貫上下,至於寶馬……那是可遇而不可求,也沒個準價,從幾千貫到十幾萬貫都有可能。”
“真是太貴了!”趙不凡低聲感歎,他知道戰馬貴,但沒想到會這麽貴。
大宋缺少戰馬是延續了上百年的問題,自太祖皇帝立國之後,幽雲十六州和北方的草原始終沒能收複,西北邊的古涼州和河套地區也被西夏和遼國分割,因而大宋沒有優良的產馬地,現存的戰馬大多依靠購買,小部分則在邊遠地區設法培育,可謂供不應求。
收複山河!
這是大宋早期幾位皇帝畢生的夢想,特別是幽雲十六州,那幾乎是他們做夢都渴望的地方,但始終沒有人能實現,宋初的北伐無不是铩羽而歸,時至如今,大宋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昏庸,早就已經忘記最初的宏願,隻求偏安一隅。
這種思想間接導致大宋著力於發展步兵防禦,不願再花費人力物力去改變現狀,從而使得大宋的戰馬越來越少,漸漸也就變成價格昂貴的奢侈品。
蘇定向來寡言少語,聽到趙不凡感歎大宋的戰馬貴,他才忍不住接口:“莊主,若是到大宋的馬商手裏去買馬,著實吃虧,這些馬商從遼國和西夏買馬的時候本就已經被高價敲詐過,待到轉手賣出又會大幅提價……我倒是知道一條買馬的路子,價格低很多,隻是違背大宋的律法。”
“什麽門路?”趙不凡瞬時來了精神,自從知道大宋朝廷的情況之後,他考慮問題的方式已經發生很大轉變。
“金國的馬商!”蘇定壓低聲音說。
趙不凡滿腹疑惑:“金國的馬商怎麽通過遼國的國境?怎麽把馬送過來?”
“他們是從海上走私,沿海岸從北方運來,不經過遼國。”
“目前宋金兩國交好,沒道理不準金國人來販馬,為什麽會是走私,按理說,市舶司應該會允許才對。”趙不凡追問。
“因為金國人不要錢,他們隻交換鹽、鐵等物資。”蘇定道。
趙不凡瞬間明白了,因為遼國與大宋的合約內容之一就是不準大宋與金國交易鹽鐵等物,他不禁在心裏暗暗思量。
金國雖然同樣是威脅,但大宋麵臨的最大問題終究是內部,如果我不與金國交換,便要花費數倍的代價去買馬,而且無法阻止金國從別人手裏獲取戰略物資,等同於兩頭都吃虧……不行,這塊餅不但要吃,還要狠狠地吃,金國需要鹽鐵等戰略物資,而我需要戰馬,鹽鐵終究用不完,但沒有戰馬,今後在戰場就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
趙不凡很快做出了決定。
“蘇定,金國馬商出的價錢怎麽樣?”
“很劃算!金國馬商出的價格隻有大宋市價的五分之一,他們不缺戰馬,隻缺各類物資,再加有遼國居中封鎖,宋人跟他們交易的風險很大,因而他們的價格被壓得很低!”
“嗯!”
趙不凡心裏已有定計,但沒有急著對史文恭和蘇定說,直到返回了杏園,他才再度吩咐兩人。
“你們設法招攬些好手,可以從佃戶裏挑選,也可以找你們認識的人,隻要覺得可信,武藝也還湊合就行,健馬堂暫定為二十人,每人配一匹馬,由你們酌情提點他們的武藝,過些時日會有大用。”
“好!”
史文恭和蘇定齊聲應命。
趙不凡與他們分開之後,立刻又到西村的田間找到了何大野。
“大野!你過來一下!”
“嗯?”
何大野正與佃戶在田間核對土地,回頭看到他,立時就光著腳跑到近前笑說:“什麽事這麽急,莊主派人喚我回去不就行,怎麽親自過來。”
趙不凡覺得周圍的人太多,便拉著何大野走到僻靜的田坎。
“大野,我們聚賢莊的佃戶平日裏除去種地,還做些什麽,他們有沒有額外的勞作?”
“有!當然有!西村和東村的人都種著梨樹,佃戶們賣些梨也能貼補家用,而且大城縣境內的鴨梨頗有些名氣,據說官府每年都要收些鴨梨敬獻到皇宮!”
“鴨梨?”
趙不凡眉頭微皺,心裏暗暗思量:鴨梨好是好,可運輸不易,無法大麵積出售,而且利潤薄,想借此賺錢來供養軍隊著實很難。
“大野!除去鴨梨,還有別的麽?”
“有!多著呢!女人還會在家裏紡織布匹,養養蠶,喂些家禽之類!”何大野隨口回說。
趙不凡陡然怔住。
“你剛才說什麽?”
“我說女人還會在家裏紡織一些布。”何大野疑惑道。
趙不凡擺擺手。
“後麵一句!”
“喂些家禽?”
“前麵一句!”
“養養蠶?”
“對!就是這個!”趙不凡喜笑顏開。“你說佃戶的家裏都會養蠶?”
“嗯,每家每戶都會在院子裏養,養出蠶絲就拿到縣城的布坊裏去賣。”
“他們用什麽喂蠶?”
“當然是用桑葉,不然還用什麽?”
“哪裏來的桑葉?”趙不凡急問。
何大野指向遠處的山坡:“那些不都是桑樹麽……聚賢莊的山坡有一半都生長著野生桑樹,雖然佃戶們沒法養很多,但終究是一筆收益。”
趙不凡喜道:“大野,不管你用什麽辦法,盡快把最會養蠶的二十人找出來,再把紡織最好的二十人也找出來,最晚明天早晨,我一定要見到她們。”
“行!”
何大野沒有多問,而趙不凡也沒再耽擱他做事,徑自返回杏園練功。
次日清晨。
何大野按時把四十名婦女帶到了杏園的前院,有老有少,且人人都顯得很疑惑。
趙不凡回想著以前在東京汴梁看到過的作坊,扯開嗓門說:“我要興建一個紡織作坊,你們紡布好的人組成一隊,下分四個小隊,每月會發放兩貫薪俸,且挑選優秀的人擔任隊長,管理四個人,每月發放四貫錢,最優秀的人當都管,每月八貫錢,隻要你們能紡出更好的布,提高產量,薪俸的提升便不設限,且給予額外獎勵。”
霎時間,全場嘩然,如此優厚的條件,她們哪裏能不心動,這足以令她們的生活水品大幅提升,唯有一個年紀較大的婦女麵露遲疑。
“莊主,不知……不知我們每天要做多久的活兒?”
“你為什麽問這個?”趙不凡奇道。
“我……我以前在城裏的一家小作坊待過,那裏每天隻能休息三四個時辰,餘者全在幹活,做得不好還要挨打,真的沒法做。”
趙不凡略為盤算,很快便笑著說:“你們沒有太多苦活,主要是提高紡織技術,每天到作坊做足五個時辰就好,每月再酌情考慮給七八天用於休息,不過,將來會根據實際情況給你們製定目標,若沒有作為,便要適度扣除獎賞,但若有成果,也會根據效用劃分獎賞,從一貫到一萬貫不等,具體細則由你們與何總管商量決定。”
早前說話的婦女頓時高興得滿眼放光:“莊主的意思可是……隻要我們能讓布匹紡織得更好,更省料省力,紡織得更快,我們就能有額外獎賞,最多能得到一萬貫?”
“不錯!”
趙不凡肯定地點點頭,隨後又把目光轉向另外二十個婦女。
“你們也一樣,不過你們是養蠶,你們要設法把蠶養好,嚐試配種出更好的蠶,令蠶不生病,令它吐出更多更好的絲,其它則與紡織作坊的人大體相同。”
“多謝莊主!”
眾婦女喜笑顏開,一個個樂得合不攏嘴,她們認為這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盡皆不停稱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