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9章 崛起
字數:4765 加入書籤
呂方、郭盛和郝思文沒有返回北狼寨,了無音訊!
趙不凡本來的好心情也破壞殆盡,回到都監府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精銳斥候,分別去往藥家鎮和京城,讓他們沿路調查打聽。為此還以廂都指揮使的名義寫下兩份公文,讓這些精銳斥候帶在身上,必要時可憑借這個來尋求地方官府協助。
可此番調查終究不是三五幾天可以完成,而麾下將領的差遣卻是必須進行重新劃分,盡管趙不凡憂心忡忡,但還是很快就著手準備麾下人的分配和任命,這件事關乎軍隊的安定和團結,可謂重中之重。
首先讓他為難的就是舊部的提拔,他自己因為各種原因而升得太快,但麾下將領卻絕不可能跟著升,比如關勝、林衝等人,在沒有充足的理由下,無論如何保奏,絕沒有辦法瞬間大麵積提拔,指揮使以下還好辦,可指揮使以上就必定麵臨極大阻礙,所以這些人的差遣必須是暫代。
與此同時,即將到來的呼延灼和董平等人原本就有較高的地位,那麽現在不說提拔一級半級,至少也必須是平調,不然誰還能沒有怨氣,若是什麽錯都沒犯,調過來就莫名其妙地降低地位,恐怕沒人能忍受。
最後則是服眾,這也是最重要的,若任命的將領無法得到認同,那很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原本趙不凡是考慮把聚賢莊那邊的人全都拉出來,可慎重考慮過後,他覺得這樣會讓將領心中不易接受,打算循序漸進,今後一個一個地單獨推上去,而不是突然冒出來一群。
幾日後,趙不凡召集眾將議事,公布了五個騎軍的編製安排。
西虎軍,軍都指揮使關勝暫代,左軍都虞侯索超,右軍都虞侯空缺,現實際軍力一千人。
東虎軍,軍都指揮使林衝暫代,左軍都虞侯張清,右由祝彪暫代,現實際軍力一千人。
北虎軍,軍都指揮使呼延灼,左軍都虞侯蘇定暫代,右由朱仝暫代,現實際軍力一千呼延連環鐵騎。
南虎軍,軍都指揮使秦明,左軍都虞侯空缺,右由祝龍暫代,現實際軍力無。
翼虎軍,軍都指揮使董平,左軍都虞侯欒廷玉暫代,右空缺,現實際軍力五百騎兵。
由於騎兵帶來的負擔太大,以現在的條件來說,根本不可能達成每軍兩千五百人的標準,所以趙不凡略微更改,縮減為每軍一千五百人,如此就剛好是七千五百人,這也與報給皇帝趙佶的騎兵編製數量相同。
此外,金槍手徐寧和小李廣花榮也擔任軍都虞侯,但獨立於五虎軍外,號為金槍騎營和銀甲弓騎,直屬中軍。雖然報給朝廷的文書上寫的是步兵編製,但趙不凡還是打算自己掏腰包補貼,務求把這兩營人馬打造成騎兵,而且是每營一千人。
這張名單公布後沒多久,董平和呼延灼就先後率兵抵達,對於各自的任命都感到很高興。因為從地位上說,禁軍的軍都指揮使要比純粹的軍州都監高,而且廂軍的將領本就以調入禁軍編製為榮,所以他們沒有不高興的理由。
至於單廷圭和魏定國等其他人,趙不凡則全部劃入步兵編製,同時也溫言安撫,隻讓他們暫且先安頓下來,靜待整編。
這也是沒有辦法,如今就隻有呼延灼和董平帶來了一千五百訓練有素的騎兵,加上原來的兩千五百精銳,那總共也就隻有四千人,如今連騎兵的基本人數都補不齊,他哪兒有能力再整編步兵。
很快,趙不凡派人攜帶文書四處發布征兵榜文,風風火火地展開征兵事宜。
至於皇帝趙佶答應地從各地留屯禁軍抽調,他根本就沒指望過,現如今各地留屯禁軍能裁撤的都已經裁撤,多是些空營,兵甲糧餉全都進入上下官員將領的腰包,他們從哪兒去調人?
那些留存下來的禁軍則全都駐守在關鍵地區,比如兵力最多的京城,比如戰力最強的西疆,比如防備吐蕃和大理的巴蜀,這些根本就不能亂動,除此以外就隻有劉仲武等名將手中還保著不少禁軍,但他們也是大宋所必須具備的機動力量,同樣動不得,那麽可以想見,皇帝趙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從那些不太重要的地區抽調。
可這些地方壓根兒就沒兵了,全是空營,拿什麽來調?
因此趙不凡根本就沒奢望過真能調來訓練有素的精銳,之所以向皇帝提出這個要求,完全是為了訛詐。
當聖旨下達,那些接到調令的地方必然焦頭爛額,他們沒有兵來調,可又不敢違抗聖旨,這時候就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直接找趙不凡,隻要他在交接文書上簽字蓋印,承認接收到兵員,那就什麽事都沒有了。
一切也不出所料,短短時間裏,二十幾封密信先後送到北狼寨。
這些信上的內容都很簡單,那就是希望趙不凡在交接文書上簽字,同時還都在信中附帶一張白紙。
白紙的意思非常明顯,那些人是在用這個方式表達態度,簡單點說就是一句話:我給你一張白紙,有什麽條件盡管開!
趙不凡沒有絲毫客氣,每張白紙都一一寫上回複,要的東西也很簡單,隻有三種。
錢糧、兵甲、戰馬!
人可以不要,但這些必須要,而且是成倍的要!
他這也是無可奈何,如今他無法改變大宋的現狀,那就隻能靠這種方式來強大。對方既然裁撤掉軍隊,鯨吞了海量的錢糧軍餉,那現在就用同樣的暗箱操作來逼對方又吐出來,再度用於軍隊的發展和強盛,而且還順道賣給對方一個人情。
雖然這樣一次性吸收隻是杯水車薪,無法彌補整個大宋在經年累月中被吞噬掉的國力,但總比沒有要好,而且對於現在來說,這次訛詐能帶來的收益,將使得“梁山軍”迅速強大,為這支鐵軍的打造提供起步的條件。
經過與各方勢力多次討價還價,這場黑暗的交易迅速敲定。
一批又一批的物資從各方源源不斷地送到北狼寨,錢糧軍餉、戰馬兵甲,很快在這裏堆積如山。
十月下旬,趙不凡簽下了最後一份交接文書,這場收割也終於落下帷幕。
最終清點的時候,趙不凡笑了,一萬三千多匹戰馬,價值過百萬貫的錢糧兵甲,徹底讓梁山軍變得富有,而另一邊的征兵事務也急速推進,因為是禁軍編製征兵,而且還是名滿北疆的趙不凡在征兵,這對邊郡的軍民實在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如今世道混亂,生存不易,所以整個征兵進行得非常快。
趙不凡更是對新兵做出嚴格要求,若是三十五歲以上來從軍的人,必須具備一定水準的武藝或者特長,三十到三十五歲可酌情降低標準,三十歲以下不做要求,這也是考慮到將來進行武藝訓練所麵臨的問題。
十二月上旬,曆時三個多月的征兵順利結束,全軍合計補充至三萬一千餘人,其中大多數來自北疆各地,但也有從南方千裏迢迢過來的人,至於成份就更是五花八門,流民、普通民眾、綠林好漢、門派弟子、廂軍將士、地方的官吏、土兵、捕快等等都有!
趙不凡從其中劃分出兩千五百人到後勤司,徹底把梁山軍的後勤獨立出來,同時還弄出六千預備役,平日裏與主力同樣訓練,也承擔部分防務和運輸修築等事宜,待遇比主力要低很多,但隻要表現好就隨時可以進入主力。
至於兩萬兩千五百人的主力,則是由中軍、五虎軍和五軍步兵組成。
五虎軍是騎兵,每軍一千五百人,合計七千五百人。五軍步兵是標準的每軍兩千五百人,合計一萬兩千五百人。此外中軍由金槍騎營、銀甲弓騎和近衛營組成,金槍騎營和銀甲弓騎各一千人,近衛營則是五百人,合計兩千五百人。
這近衛營也是趙不凡今後的貼身護衛,個個都是從軍中精挑細選,不僅僅要求武藝夠好,更要求弓馬騎射和徒步作戰都可兼顧,人品也經過諸多考核,是整個梁山軍最精銳的一支兵馬。
可惜隨著近衛營編製的出現,趙不凡心裏認定的三個統兵將官卻遲遲沒有消息,斥候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但始終沒查到有用的線索,郝思文和呂方郭盛就彷如憑空消失,唯一得到的消息就是郝思文後來曾返回過藥家鎮,在驛館與呂方郭盛匯合,可以確定三人應該是在一起。
這天,趙不凡親自操練完兵士,剛返回將軍府書房,還沒來得及歇口氣,折月芝便帶著時遷衝了進來。
趙不凡看到時遷,瞬間挺身而起:“怎麽樣?查到郝思文他們的消息了嗎?”
時遷滿身風塵,顯然是剛剛趕回,喘了幾口粗氣才點頭道:“查,查到了!他們被什麽一品堂的高手抓走了!”
“一品堂?”趙不凡皺起眉頭,總覺得這個名字有點熟。
折月芝見他沒明白,迅速接道:“這一品堂是西夏皇室招攬高手的衙門,你不知道的嗎?”
“西夏一品堂?”趙不凡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未完待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