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字數:5697   加入書籤

A+A-


    此時秋意漸濃,將幽穀內外所值草木都成了楓橙色。

    不管元策陌如何保證她不會半路私逃,還是被金絲盤扣捆得嚴嚴實實粽子似的,被丟在藤椅裏抬了回去。

    妖媚的慘叫聲響徹幽穀,荊賦離看著自家師姐蠕動的毛蟲一樣悲憤地被越抬越遠,慢慢搖了搖頭。

    轉身時,一抹簡白敏捷的身影從穀中的林木間跳到她麵前,跪下道,“公主,烏桓族首領並未接受我們的銀錢。”

    “哦?緣故呢。”

    “後燕慕容琨派兵馬到了陰山腳下…”

    “好了,本宮知道了。”淡淡打斷她,荊賦離轉身,“中原那邊怎麽樣了?”

    “晉國一分為三,北劉宋,南蕭齊,還有東晉殘黨在江南苟且偷生。”

    荊賦離聽了沉默不語,好一會兒又道,“讓你找的人呢?”

    “這…卻霜為大典,當年陛下確帶了十八名皇子一同出宮,就連尚在繈褓的三十二皇子都…”

    不等她說完,荊賦離便抬手止住了她,神色冷淡,“不提皇子,皇孫呢?”

    跪著的女子一怔,“這個…奴婢倒沒想過。”

    “你下去繼續找。”

    “是。”女子應一聲,正待退下,荊賦離忽的又叫住了她,“慢著,你回宮一趟,讓猗盧過來見本宮。”

    “是。”

    女子應下後,使輕功躍上樹梢,不大一會兒又沒了蹤影。

    荊賦離在原地靜靜站了會兒,才收拾好石桌上的棋盤,不緊不慢地走回了幽穀中的竹屋裏。

    ***

    出了門,拓跋繼才知道在外有多艱難。

    隴塞在西南,要過去須得過劉宋和蕭齊的國界。這兩國均為漢人統治,長得像鮮卑人的她在這裏有多不受歡迎就不多說了,出門花費的銀子更是像流水似的,“嘩嘩”地淌。

    偏偏那個自稱為她長兄的武大哥還異常不識民間疾苦,見到什麽好吃的好玩的都要過去看看。

    雖然那些吃的大多數進了她的肚子裏,玩兒的東西也都被她拿著了,但這樣下去,她們遲早得乞討過去隴塞好麽!

    這一日,天色有些晚了,夕陽的餘暉落在古舊長滿苔癬的城磚上,隻有些飛雁在枯木上方不停哀鳴,她們好容易過了關口,到得城裏時,拓跋繼屬意要找家客棧住下,武平卻執意要拉她過去坊裏看看。

    並異常義正言辭地對她道,“賢弟,咱們久居陽城,那地方那麽閉塞,好容易出來一趟,不長些見識回去連吹噓的地兒都沒有啊!”

    她想想也是,難得出來一次,長長閱曆為以後販馬墊底子也無妨。

    摸摸懷裏臨走前她娘據說是省吃儉用留給她的五百兩銀子,她慢慢點了頭。

    見她同意了,武平樂得趕忙就把她往坊裏頭拉。

    這宋國和陽城的坊裏格局雖然不同,賣的東西卻大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致一般。

    進去後,滿目都是鋪子,招簾高高掛在鋪前頭的柱子上,熱熱鬧鬧的,來回走動的都是人。

    武平拉著馬,擠在人堆裏,似乎是怕她走丟了,不時回頭張望一下,而後又左顧右盼地四處張望。

    看見那些冒著熱氣燒餅餛飩小攤時,眼睛直勾勾的就走不動路了,喉頭動了兩下,回頭眼巴巴地和她道,“小胡兒,你餓不餓?”

    走了那麽久,路上一直隻用她們在陽城買的許多白餅充饑,再好的東西都得吃膩味,現下望見許多吃食,武平該是動了饞念了。

    拓跋繼明白他的意思,意會點頭。

    武平見了,趕緊笑嗬嗬地就領著她走到一個客人稍少的小酒館裏,吩咐上來迎客的小二將她們的馬匹牽去槽裏喂飽,而後回頭對她笑,“小胡兒,你要吃什麽?”

    她好奇地望望周邊客人木桌上的菜盤,上頭的菜有的見過有的沒見過。看看都是賣相俱佳的樣子,她也不知道挑什麽好。

    遂搖頭道,“你選吧,我吃什麽都好。”

    “哎,那我可就不客氣了啊。”武平挑眉笑,走向櫃台後頭。掌櫃的正在算賬,見他過來,忙起身笑道,“客人想要什麽?”

    武平趴在櫃台上,探頭探腦地望著一邊牆上掛著的菜牌,皺眉道,“嗯…我看看啊…你這裏都有些什麽好的啊?”

    “咱們這裏…”

    “掌櫃的!不好了,客人們的馬都被牽走了!”

    掌櫃的話未完,方才給她們牽馬的那個小二便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道。

    “你說什麽!誰幹的好事!大爺的馬他竟然也敢牽!”聽見這話,武平急了,也顧不得吃飯了,氣衝衝地就要往馬槽跑。

    後頭小二看他找錯了,急忙道,“客人,他們已經走了,現下怕是已經出了坊裏了。”

    “呸!你是吃幹飯的!眼睜睜看著他們將咱們的馬牽走!”

    武平回頭唾了他一聲,喚拓跋繼,“崔繼咱們快去追馬!那幫小賊,要是給爺爺看見他們,非得打得他們滿地找牙不可!”

    話落,他拔腿就跑,拓跋繼趕緊追上去,其餘將馬寄托在酒館裏的客人也連忙追出去。

    衝出酒館後四處著急望望,果見前頭有一幫魁梧的布衣男人大搖大擺地牽著他們的馬在攤鋪間四撞打牙祭。

    武平看得心頭火起,急急衝幾步就上前去,一把揪過牽著韁繩的那壯漢後襟,怒道,“你個小賊!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偷人馬匹!看爺爺今兒個打不死你!”

    話落,抬拳就往那人臉上衝過去,到一半卻被那大漢身旁的男人截住了。

    那大漢冷冷看他一眼,將他猛地推跌坐在地上,“你這小子,不看看自己有幾斤幾兩!也敢惹大爺們!”

    說完,又往他大腿上狠狠踢了幾腳。

    “你們這幫惡徒!”武平疼得抱著腿直咬牙,黝黑的臉上滿是憤懣。

    他這神色引得那大漢愈發惱怒,捏捏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自己的指骨凶神惡煞地走向他。“小子,看來今兒個不給你點顏色瞧瞧,你是不知道咱們的厲害了!”

    拓跋繼在一旁看著不好,急得團團轉。

    她不會武,上去就是給那幫人充木樁打的。

    正自著急,目光一錯,忽然望見左手邊一個綢緞莊子裏,許多姑娘在挑布匹。個中有兩位姑娘,就是從背後看,也知是身姿窈窕的美人。

    最重要的是,看她們身上裝束,必是士族無疑。士族閨秀們出來,都是帶護衛的,她雖未見那兩位身邊有護衛,但想來該是她們遣開了。

    若是她偷偷上前去掠走她們的錢袋,再在她們發覺叫護衛時,誣陷是那幫無賴教唆她做的,指不定這兩幫人能打起來,讓武平脫身。

    這主意有些冒險,因為萬一這倆姑娘直接報官她可就栽了。

    但目光一轉,望見武平抱頭被圍毆的情狀,也讓她顧不得那麽多了。

    心一橫,佯做若無其事,慢慢走到那兩位姑娘身邊,也裝模作樣地對著滿鋪子的綾羅綢緞挑選起來。

    鋪子的掌櫃笑嗬嗬地上來問她想要些什麽,她忙幾句話打發他過去其他姑娘那邊,餘光則一直在暗暗瞄她身旁兩位姑娘的錢袋在哪兒。

    她自認行跡掩藏得很好了,但鬼祟的目光在會武的人看來,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幾乎是在她近身時,看似認真挑選布匹的主仆二人早已注意到了她。

    作為老宮主留下保護宮主的暗衛,猗盧認為自己很必要拔刀把身旁的小賊砍了。

    手方碰到隱在袖中的匕首柄,便被身旁主子一個眼神製止了。

    她不解地抬頭,卻見她家主子目光驚疑不定,直直盯著那小賊左手食指上的一枚骨戒不放。

    她愈發疑惑,她家主子卻在這時隨便拿起一匹布,淡淡對她道,“猗盧,把錢袋拿出來,我看中這匹布了。”

    “可是小姐,咱們過來不是…”

    不是您說,過來是為了打探劉宋在這城裏有多少布兵,到這綢緞莊隻是掩人耳目的麽……

    話未落,收到自家主子冷淡的眼神一枚,嚇得她連忙噤聲乖乖地掏出錢袋來。

    遞給她時,就見她家做事向來滴水不露的主子不知怎麽手突然一抖,不偏不倚地將那錢袋恰好落在旁邊那小賊腳下。

    “……”

    事發太突然了,她怔住了,那小賊明顯也愣了,不過很快反應過來,抬頭往她們這邊看了一眼,飛速撿起地上的錢袋往綢緞莊外跑去。

    “咱們的錢袋!小姐!”她這時也反應過來了,急忙就往身旁喊。

    誰知一轉頭,卻見她們家宮主不見了。

    而那小賊身後卻多了一抹素白的影子。

    故意把錢袋丟給人家又跑去追,我的主子哎,您這鬧得是哪出啊!

    心內叫苦不迭,猗盧也不敢怠慢,急忙追了上去。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