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悸動(一更)
字數:3302 加入書籤
“每個人的天賦各有不同,妙空的天賦在於她的精神力,而元荃少俠的天賦則在別處,不能夠同日而語。”
“那麽青蓮師太此次把我留下,不知道是有什麽事情?”
“元荃少俠為人正直,倒也不怕告訴你,況且元荃少俠你也已經知道了妙空的天賦,所以我便直接說了。
恒山派身為五嶽劍盟之一,武功劍法自不用說,乃是江湖前列,然而恒山派對於靈修之法沒有研究,當她們發現了妙空這個天生的靈修天驕之時,便聯係了我,希望我能夠代替恒山派教導妙空一段時間,把妙空引入靈修大門。
本來我一開始是打算把我準備教授給妙空的靈修法門一起傳授給元荃少俠你的,隻是剛才我才發現,原來元荃少俠以已經有了不下於我的靈修法門,因而我便改變了主意,打算傳授一門精神力運用的法門給少俠你,也算是多出一門對敵的手段,畢竟如今的江湖混亂動蕩,中洲更是麵臨朝堂更替,多出一門手段,則多出一絲活命的機會。”
不得不說,佛門之中有很多固執且冠冕堂皇之輩,但也有如青蓮師太這種一心慈悲,照顧晚輩之人,隻要是被她們認定為是正派小輩,那麽基本上如青蓮師太這種佛門大德,都是非常願意照顧一下小輩的。
此時,元荃看著青蓮師太,點頭說道:“承蒙師太看得起,如此我也就不推辭了,我對於精神力的運用手段粗淺的很,正想學得一些手段。”
“既然元荃少俠你答應了,那麽我也就不廢話了,下麵我就給你們兩個講解一下精神力的根源和本質,還有要教授給你們的東西,還請認真聽講。”
聽到這話,無論是妙空,還是元荃,都打起了萬分的精神,聽青蓮師太講法。
一連半月的時間,元荃和妙空都在跟著青蓮師太學習靈修之法,妙空憑借著她天生達到了地境的精神力,輕而易舉的修得了青蓮師太秘傳的絕學級靈修法門《觀音甘霖咒》本就渾厚的精神力越發強大,並且已經可以逐漸被妙空所掌握。
而元荃則是從青蓮師太那裏得傳了一門上乘級靈修法門《虛空杵》可極大程度的凝聚精神力,構成一隻降魔杵攻殺對敵,威力著實不俗,而且這門靈修法門修行之後,對於精神力的凝聚有著極大的益處,可增強對精神力的防禦,也算是攻防一體了。
從入定中醒來,元荃看著坐在自己對麵的青蓮師太,笑著說道:“多謝師太。”
“元荃少俠你天資過人,僅僅半月便掌握了《虛空杵》的法門,貧尼一生也未曾見到過幾個比元荃少俠你天資更好的年輕人了。”
“多謝師太誇獎,可惜我目前的精神力尚停留在人境,無法外放,因此隻能夠借以《虛空杵》的法門增加精神方麵的防護,隻有等到精神力達到地境之時,才可以真正的施展這門靈修之法了。”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元荃少俠不要焦急,隻要繼續修行,自然會水到渠成的達到地境。”
“多謝師太的告誡,晚輩打算明日一早便離開青蓮庵,特此跟師太告別。”
“也好,我青蓮庵終究是太小了,如元荃少俠這般少年英豪,自然是應該去江湖上好好闖蕩一番的,去吧,去吧。”
對著青蓮師太行了一個佛禮,元荃便起身離開了靜室,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之中。
用了晚上的素齋,元荃便打算打坐運氣至天亮,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敲門聲響起,元荃起身打開了房門,看到了臉色略顯緋紅的妙空就站在自己的房門之前。
看著妙空,元荃開口笑道:“小包子,你來找我幹什麽?”
“元荃大哥,我聽說,聽說元荃大哥你要離開了?”
“啊,是的,青蓮師太教授我的東西我已經學會了,自然是要離開這裏了,我準備去昊天皇城看看,這天下第一大城我可是慕名已久。”
“那麽……那麽元荃大哥你是不是不回來了。”
“回來?回青蓮庵這裏嗎?”
“是,是的。”
“如果今後路過這裏,那麽自然是要拜訪青蓮師太的,但如果沒有路過,那也沒有什麽辦法。”
“哦,那,那我明白了。”
元荃看著微微低頭的妙空,有些奇怪的撓撓頭,或許是因為之前救了妙空,並且與他一起追殺了那些歡喜寺的人,亦或許是這半個月來在同一屋簷下的學習經曆,元荃和妙空兩個人的關係相處的頗為不錯,起碼平時有什麽事情都是直說的,元荃並未見到過如此時這般吞吞吐吐的妙空。
“嗯……小包子,你沒有其他的事情了嗎?”
“沒,沒有了,我沒有什麽事情了,我隻是,我隻是想來和元荃大哥你道個別。”
“既然沒有事情了,那就快點去睡覺吧,你明天還要和青蓮師太學習靈修法門,盡早休息養好身體才是。”
“我知道了。”
訥訥的答應了一句,妙空深深看了元荃一眼,便轉身離開了。
見此,元荃笑了笑,便關上了房門,繼續坐在床上打坐修行,而在元荃把房門關上之後,妙空則是站在院子裏麵看了元荃的房間許久,用她自己都幾乎聽不到的聲音,喃喃自語的說道:“元荃大哥,一路平安。”
言畢,妙空回到了自己的屋子裏麵,拿出念珠盤膝坐在床上念起經來,但是以往很快就隨著經文平複下來的心情,此時卻久久不能夠平靜,終於妙空歎了口氣,收斂心神,屏蔽了五感,繼續默誦起了經文。
而就在這個時候,青蓮師太站在院子邊上的回廊中,看著妙空的房間,感歎道:“情字一關最難過,妙空你宿有慧根,希望你能夠盡快堪破,否則便隻能在這紅塵中掙紮了。”
搖搖頭,青蓮師太轉身離開,隻留下了一個寂靜的庭院,月光灑下,顯得寧靜安逸。
淡淡的誦經之聲時隱時現,卻無法平複悸動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