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調包之計

字數:3522   加入書籤

A+A-




    “有一點很奇怪,”隋曉小聲議論:“小姐隻是想讓太子和潘家的關係產生裂痕,那些賓客怎麽會烏泱泱地跑過來看熱鬧的?所謂仙鶴,我連一根羽毛都沒看見。”

    這分明是有人故意散布謠言,目的就是引得眾人來此。

    這事不是南懷珂做的,那就是別人做的。

    有人和她一樣察覺了太子妃的意圖,並且這人比她做的更狠的地方在於,他一次性便讓兩家更加難堪且覆水難收,甚至這個人可能在暗中也窺見了她做的手腳。

    她本來第一反應是五皇子蕭淩,幾位皇子中也隻有他有這樣的心思,然而蕭淩今日並沒有赴宴。

    南懷珂有些頭疼,這個突如其來冒出來的人物是敵是友又是誰?不知道對方的底細沒有對方的把柄,她就覺得隱隱不安,對事情失去掌控的感覺並不好受。

    束手束腳並不利於她的行動,隻是對這個神秘的人的身份,她一時也無從下手。

    真是個惹人煩心的家夥啊。

    受了這樣天大的委屈,南懷秀當然更想跟著妹妹懷貞回家,找母親哭訴一番尋得一絲安慰。然而她已嫁做人婦,縱然在今天這樣的情況下不願意,可還是不得不跟著夫君回到潘家。

    潘世謙的暴怒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礙於兄長的囑咐不好大鬧一場。他用幾乎是顫抖的手指著南懷秀問:“到底是怎麽回事?”

    “是懷貞,真是懷貞,太子府裏的宮女說她在長溪亭等我,我到了長溪亭她卻不在,後來太子就來了。”

    “既是你妹妹約你,她怎麽會不等你自己跑開?”

    “你沒聽見她說嗎?是太子妃讓她等在長溪亭的,後來又說是南懷珂讓她陪著去找帕子。我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我才是受害者啊!”

    “南懷珂?”潘世謙覺得不妙。太子、太子妃、懷秀懷貞,居然還加進來一個南懷珂,潘世謙想不通到底是怎麽回事。但隻一件他非常清楚,不管什麽事,有南懷珂參與其中必然就沒有這麽簡單。

    居然又是她!

    潘世謙想到自己和懷秀被設計的那一次,南懷珂故技重施也不是沒有可能的。說來說去都怪懷秀太蠢,否則怎麽總是在她身上出了問題。

    潘世謙看了一眼南懷秀,欲言又止摔門而出。如今他連吵都不想和她吵了,這個女人已經讓他十分厭煩。從今往後,隻把她當做一個活死人一樣的對待,再不做它想。

    三房奶奶,她喜歡就讓她當到死吧。

    皇帝動怒幾乎是理所當然的,倒不是針對太子輕薄臣子夫人的事情,而是水患才過,東宮就鋪張浪費大宴賓客,宴飲中還鬧出了這樣的風波,完全不成體統。

    上不體恤國情,對下欺淩屬員,既不能忠冠當時,縱觀古今又遺臭後世,真是可惡至極。

    皇太子,國之儲君,皇位之副主。有儲君在,其他皇子們便該自知於皇位無望,不會發生相互傾軋、甚至兵戎相見的情況。可是太子這樣失德,反而會讓皇子們蠢蠢欲動覺得有隙可乘。

    大齊太子之位一向立長,所以太子幼時皇帝雖然曾經動過另立的念頭,但並沒有付諸行動仍舊從了慣例。

    更重要的地方在於,他自己就非以長子之尊繼承皇位。

    當年爭儲的事情本就鬧得沸沸揚揚,這麽多年過去了他也不願人再提起,再要廢長立幼恐難堵悠悠眾口,言官也要議論紛紛。

    太子在父皇麵前受了重斥,回到東宮衝著太子妃發了一通脾氣揚長而去,太子妃覺得自己很無辜。

    豈止是她,被這件事牽扯的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很無辜。太子妃大為懊惱,如果一開始沒有想出這個討好夫君的餿主意,也不會有這樣糟糕的事情發生。

    北安伯望風而動很快就登門造訪,太子在自己的書房見到了他。

    年過五旬又一向目中無人的北安伯,麵對年輕的太子也不得不卑躬屈膝。他先向太子致歉,又自責沒有管教好兒子兒媳,最後還希望太子不要計較前嫌。

    太子冷眼看著他,心裏卻在思考別的事情。潘世卿敢這樣當眾給他下臉子,是不是他們在潘家內部對他這個太子另有一番評論,北安伯府真的像他們表現出來的對他那樣忠心耿耿嗎?

    太子並不是沒有危機感,二弟、五弟都這麽優秀,三弟總是虎視眈眈,四弟還是母後的親子,這麽多年以來他時常覺得如坐針氈。

    北安伯終於說完了,他小心翼翼看著太子的臉色,心裏多少有些惶恐。

    太子的目光在屋內來回轉動,沉默半晌忽然一笑開口說道:“國伯爺嚴重了,不過是場誤會,說來說去還是我貪杯誤事,令公子並沒有過錯。”

    北安伯不知他是真大度還是假客氣,一時之間幹笑兩聲沒有接話。

    太子說:“國伯爺不必拘束,我說的都是肺腑之言,你我兩家同為一體,是我的過失就是我的過失,我不會推卸責任。為這事昨日父皇已經嚴厲斥責了我,饒是如此,我也沒有在父皇麵前說令公子的半點不是。”

    “太子殿下真是遊目騁懷、襟懷磊落,令人欽佩。”

    北安伯稍稍放下一點心來,他最不想見到的就是因為一個女人而使得兩家交惡,太不值得了,他簡直懷疑南懷秀是國公府安排過來的釘子,興風作浪沒有一天安生。

    “這件事我實在有愧,不提也罷,不過國伯爺既然來了那就說點正事。司農寺下有一樁差事需要人去做,此前父皇就想讓我舉薦一名官員,其實我一直很看好府上的大公子,早就有意委派於他。隻是出了這件事……”

    太子尷尬的笑笑,顯然很不好意思,此時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好和潘世卿接觸的了,不過潘世卿確實是個人才沒錯。

    北安伯立即說道:“這事並不是殿下的錯,是我家中孩兒言行不當才引得如此。既然太子殿下虛懷若穀,那今後再也不提,切莫傷了和氣才是。”

    一想到當時潘世卿那副緊追不舍的樣子,太子就覺得煩心,此刻聽北安伯不再追究,太子立即點點頭深以為意。

    差事仍舊交給潘世卿去做,兩家便真的當做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當事人都不再發話了,外頭的風言風語便也漸漸停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