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一點責怪

字數:3403   加入書籤

A+A-




    岐國公的院子裝扮一畫一字無不是按照他素日的喜好布置,因此他粗略看過一圈並無什麽不滿,這就直接進了內書房。

    南懷珂和陳峰安靜地跟在他身後,見他看看停停,最後駐足在書架下一個銅胎掐絲寶石鑲嵌的卷缸旁,卷缸裏頭放著好幾卷東西像是字畫。他行伍之人其實並不甚愛文人墨客那一套,當下便問這都是些什麽。

    南懷珂溫婉道:“父親,是三太太開庫找東西時偶然翻到的幾卷畫,都是母親的畫像,所以就送到父親這裏來了。”

    亡妻的畫像……

    岐國公彎腰拾起一卷展開,果然是昭惠公主。他的臉上難得泛起一抹溫情,仔細端詳畫上的人,像是極度希望她能活靈活現地從卷上走下來似的。

    南懷珂低下頭,這麽多年過去了,她對昭惠公主的死早就已經坦然接受,隻是仍舊記得父母親是如何鶼鰈情深,不免有些感慨。

    過了片刻,就聽岐國公又問:“這怎麽在這裏?”

    抬頭看去,原來是那副不知名的美人圖,準是小蟬他們不小心弄混了一並送到這來的。

    “這也是開庫時找到的,許是底下的人弄錯了。”南懷珂問:“父親認識畫上的人嗎?”

    “一副仕女圖而已,畫上的人還不知有沒有來曆。”岐國公將畫卷收起,南懷珂想要去接,岐國公手一收說:“算了……放這裏無妨。”

    “是。”

    他將畫卷丟回卷缸,慢走兩步,目光從陳峰身上移回到女兒這邊,終於沉著嗓音問:“那個姨娘到底是怎麽回事?你們兩個還曉不曉得這府裏的規矩?”

    聽他語氣便知是有不滿,父親雖然從小對她百般疼愛,可是嚴苛起來也是絕不留情的。陳峰也聽了出來,然而國公訓話,晚輩們誰都沒有插嘴的份。二人低垂首恭順地站在書房當中,心中都有些冷颼颼的。

    “珂兒,給我個解釋。”

    “父親,這事說來話長。”她在心中組織了一番語言,最終將她如何發現黃紅玉的事情,以及蕭淩以此威脅她的經過說了出來。

    岐國公顯然十分驚訝,不是因為黃紅玉,而是因為女兒居然得罪了五皇子。他知道自己二弟一向是有意親近五皇子的,而他亦不反對,畢竟京中風雲詭譎,想要做到左右逢源很難,奢望獨善其身更難!

    這其中有著錯綜複雜的利害關係,許多事情他早就有了打算和計劃,隻是沒有和女兒說過,因為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女兒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敢作敢為。

    簡直是脫韁的野馬!

    “你和五皇子……為什麽不先問過我?”

    南懷珂愣了片刻,怎麽,難道父親覺得和五皇子的婚事是可行的?

    “終身大事不問過我卻自己做了決定,你的主意越發大了。”

    南懷珂心中一凜剛要解釋,岐國公卻偏了一下頭,這意思就是不要她說。她隻好將話吞了下去,私心猜測大約在父親看來,蕭淩風度翩翩文武雙全,反而是個理想女婿的人選。

    已然發生的事情已無力挽回,岐國公雖然不滿,卻不打算再追究不放。這次回來還有更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走回桌前坐下說:“還有一些事情我要知道實情,比如內宅的掌舵人怎麽成了你三嬸?”

    由此,很快他便從女兒口中得知了一切的前因後果。他沒有想到二房會敢對他的兒子下手,更沒有想到他長年在外倒使得他們生出了不該有的非分之想,也沒有想到,女兒的手段會變得這麽厲害。

    南懷珂繼續在解釋:“而且我和三嬸仔細檢查了賬簿,從前府裏有不少下人們濫支冒領的情況,如此便是內務管理不當,是二嬸的瀆職和不作為。

    另一方麵出了周少爺兄妹的事情,二嬸包庇反而是壞了國公府的口碑;又有懷秀傷了禦貓險些牽連滿門,後作為未婚小姐婚前和男子私通,還有南崇銘玩弄戲子始亂終棄,可見二房長輩作為父母的失職。

    這府裏上位者不能約束自己和家人,要知道世上榮華富貴過眼雲煙,得意時萬不可忘盛筵必散的道理。若不早為後慮,隻恐大廈傾頹之時後悔無益。二房實在再不配管理家業,所以女兒鬥膽,奪了二嬸的權。

    如今三嬸掌管府內俗務井井有條,父親若不信大可以明察暗訪一番。另一則她又未雨綢繆,在祖墳周圍多添置了不少田產。這祭祀產業是連官也不入的,將來即使國公府一時登高跌重,子孫後代也可有個退路。”

    岐國公默然聽著,仔細審視著麵前這個女孩,聽她的談吐、看她神情。不知為什麽,總覺得她和一年前很不一樣,成熟的不止一星半點。不過短短一年不見,說不出是哪裏,總之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手段,心態,一切都不是他在海疆親自送上馬車時的那個小女孩了。

    不過這樣也好,他要培養的,本來就不是一個隻知深閨繡花的無知少女。

    南懷珂已經將話講完,見父親不說話,便重新垂下眼瞼靜候吩咐。

    岐國公沉吟片刻卻沒有再為這些事情糾纏,內宅不寧外事也不會順利,既然女兒已經用雷霆手段鎮壓了不正之風,他也懶得多為此操心。男主外女主內,若他出手去管內宅的事情,反而讓府內上下非議。

    至於那個姨娘,都已經入府了總不好再趕出去,如此,這事隻能暫且如此以觀後效。將這一切拋諸腦後,岐國公轉而問陳峰在京中的差事可還順遂。

    對陳峰他也有自己的打算,並不是將他往京中一丟就再不聞不問,這些年也有書信往來。

    陳峰從小跟著他長在軍中,更皆跟在國公爺身邊自然不用看人臉色,也不需要接觸世俗的繁文縟節,小時候待人接物難免懵懂。如今這份差事不過是磨練一下他的處世為人,免得以後在京中撞得頭破血流,也為將來打下基礎。

    他還這樣年輕,在海疆計過軍功,如今在衙門裏混個不鹹不淡的差事能有什麽前途,如此也是浪費了一身好本事。岐國公更希望讓他繼續投身軍中,以軍功安身立命。

    簡單說了一些,眼看已經巳時,岐國公便動身往皇城過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