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失去同盟
字數:3692 加入書籤
果然蕭淩表情微變,恰好這時蕭嵐和陳峰求見。
蕭淩見了蕭嵐,人卻仍舊坐在榻上紋絲不動。這樣不敬,陳峰看見眼裏與南懷珂對視一眼,在後者的示意下雙膝跪下,坦然向那位攝政王行了大禮。
這一瞬間這一舉動,蕭淩不得不承認自己是非常受用的,方才的不快瞬間九霄雲外,當下起身不欲再與這些人糾纏,何況眼下他最想知道的是鄧通究竟怎麽回事。
蕭淩匆匆離宮回到雍親王府,鄧通竟已等候他多時,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肅親王臨時變卦,不但不肯相助,反而還將此事告訴了太後。
臨陣脫逃還出賣同黨,蕭淩為此勃然大怒,可是對南懷珂的疑心反而消除了。原來她是知道了他的打算所以特地下那樣一道懿旨穩住他,事情有了前因後果,他反而不用擔心和猜測她在做什麽鬼。
就此,他坦然接受了南懷珂給的這份殊榮,並在鄧通的提議下擴建王府以顯他與其他親王尊榮的不同。
不過一個王爺享受其他王爺和所有臣子的叩拜,這在許多文人眼裏未免看不過去,眾口鑠金,那些窮酸文人專門做出來諷刺他的詩作數不勝數。蕭淩並不是好脾氣的人,何況如今隻差半步無異於天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毫不猶豫就派人抓了那些人下獄流放。
就在他沉醉在這種普天之下皆以他為尊的感受中時,南懷珂在一次召見中提醒他,皇帝的婚事該定了。
蕭淩突然驚醒。
皇帝還有不到兩年就滿十四,一旦大婚就要親政,那麽他蕭淩,恐怕就要成為這位少年天子的眼中釘。
他重新打起半年前的主意,廢幼另立,這“另”隻能是他自己。但是他不能自己提出,必須被動得讓人議起。
肅親王這個懦夫是靠不住了,蕭淩將主意打到其他人身上。他暗中要投靠自己的一部分人聯名上書,求太後和皇帝禪位賢能。
奏疏到了龍案前又到了太後宮中,南懷珂將本子往旁一丟問蕭嵐:“皇帝以為如何?”
蕭嵐癟癟嘴答:“旁人誰敢,必是攝政王在背後授意。”
“你準備怎麽做呢?”
“一旦朕親政,必要殺了這個不忠不義的佞臣。”
“可是攝政王虎視眈眈,哀家怕你等不到親政那日就要被他殺了。”
“母後!”蕭嵐差點跳起來,氣哼哼道:“攝政王防朕跟防什麽似的,所有的奏疏統統都送到他的麵前,隻有這種,”他看一眼被南懷珂丟在一旁的那封:“隻有這種才會被刻意送到朕麵前侮辱朕,朕真是受夠了!”
“你怎麽不往好的那一方麵去看?”
“母後雖然這樣說,可是哪有好的地方。”
南懷珂身子前傾突然壓低聲音說:“攝政王這麽做,無外乎是因為害怕你。”蕭嵐愣了一下,就見她又恢複了那種放鬆的模樣:“皇帝想要親政立威,必要幹一件大事,從前你父皇平定西北功蓋千秋,你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攝政王就是哀家替你養的獵物。皇帝隻要打下這頭獅子,立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看看這些。”
她從另一側拿出一遝冊子遞過去,蕭嵐接過看了,原來是朝臣們暗中dan he蕭淩的折子。
“這些不痛不癢的東西根本無用。”他不看好這些罪狀,什麽目無尊上、大修宅邸、廣羅美人,結黨不軌,這些隻是表麵的東西。
“哀家準備的還不止這些,再看這一封。”
蕭嵐雙手接過打開看了,不覺心神為之振奮:“這是母後從哪弄來的?”
她悄悄說了,蕭嵐頓時喜上眉梢:“母後竟沒告訴朕?”
“母後是怕你得意忘形在攝政王麵前露出馬腳,不過眼看你現在言行舉止很是穩妥,所以早些告訴你讓你安心。要切記現在他還是攝政王,不要與他正麵衝突,忍得了一時,才享得了一世。”
“是。”
這母子兩有自己的想法,那邊蕭淩的計劃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隻不過他的確權傾朝野,但並非朝野上下全都與其同心同德。明眼人都看得出他的企圖,故而有那一部分不與他同心之人也在暗中積極反對。
蕭淩對皇位的企望達到巔峰,半年前他才與之失之交臂,現在絕對不許這些人破壞他的好事。他巧借自己生辰預備設一席酒宴,專門下帖請來這這些人預備甕中捉鱉,寧死不屈的幹脆除之而後快。
攝政王的請帖,沒有人不敢來,誰想這些人真正是鐵了心與其作對,個個稱病不來。蕭淩僅剩的耐心耗盡,決意將他們悉數除去,隨後再無阻攔
這日朝參,小皇帝坐在正中,蕭淩立於一側,眾ren da概述完政事,蕭嵐問:“諸位卿家可還有本要奏?”
“皇上,臣有本要奏。”
循聲看去原來是一位禦史,蕭淩蹙眉,那正是他預備除去的人之一,這老小子倒趕在他之前開口了。
蕭嵐問:“胡卿家卿說。”
胡禦史說:“微臣要dan he攝政王,大興土木,枉法貪贓,屢興冤獄!”
一語既出眾皆嘩然,蕭嵐的眼神飄向自己的五叔,卻見他不急不躁,似乎早就料到對方會這麽做。
蕭淩走到台階中間,慢慢掃視一圈,轉身對自己的侄子說:“皇上,臣也有一事要說。”
“攝政王請說。”
“胡禦史每常聞風奏事從無真憑實據,麵對本王之令也常常無動於衷,其人挾巧詐之心,濟傾邪之術。臣已擬定將其罷黜外派,本想散朝之後再麵聖說明,既然胡禦史自己站出來,本王也不用顧全他的臉麵。”他說著,也不顧蕭嵐同意與否,一如往日大權獨攬決斷由己的習慣,揮手就命人將胡禦史往外拖。
“虧禮廢節,黨同伐異,佞臣、佞臣!”胡禦史急得大叫起來。
蕭淩冷笑:“本王看你才是悖逆狂妄,來人,先廷杖五十。”
此令一出,其它不滿蕭淩的大臣紛紛跪下求情:“皇上,垣官職在上書極諫以匡人君,從來必國而忘家、介直敢言。攝政王也是臣子,如果胡禦史因為dan he人臣而遭人臣報複,眾人紛紛效仿,長此下去君無威嚴、國將不國!”
蕭嵐剛要發話,蕭淩搶先道:“危言聳聽,一並拉下去廷杖五十!”
“且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