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梟雄之心
字數:2633 加入書籤
雲州城,李璟身穿著一身契丹服裝,行走在大街,一邊卻是耶律大石和王穆兩人跟隨左右,再在身後的乃是李大牛等人率領的護衛,小心翼翼的提防著四周。小說
王大人,這雲州城當年雖然也很繁華,但是相較現在而言,還是差了一些,王大人治理雲州有功啊耶律大石望著周圍的商鋪,不僅僅隻有契丹商人,主要的還有原的漢人,口音各不相同,市麵繁華遠超以前,耶律大石這句話倒是真心實意。
都是王之功,若不是王攻占關,兵鋒正銳,天下的商旅豈會來到雲州經商王穆趕緊解釋道,他雖然有些功勞,但他更加知道,這一切都是李璟帶來的,也隻有李璟兵鋒強大,才會讓漢人有膽子來到雲州,周轉草原的貨物,讓雲州有了今日的繁榮。
那是自然。耶律大石看著周圍行走的契丹人,心歎了口氣,以前在燕地,漢人也能正常生活經商,但是契丹人卻是有所不如,契丹人天生是高高在,漢人是受欺負的對象,可是在雲州,契丹人已經失去了脊梁,最起碼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血性,相反漢人在這個地方,已經得到李璟的庇護,所以走路的時候連脊梁都已經挺起來了,整個的精氣神都不一樣,這是區別,現在的雲州已經不是當年的雲州了。耶律大石心一陣苦澀,卻是不敢將這些話說出來。
我們手的劍原本是為這些人開疆擴土的,隻有自己的劍鋒利來了,才能換來如此太平盛世。李璟笑嗬嗬的說道:聽說金人已經有下河北的趨勢了
完顏宗弼已經派出騎兵,隻是完顏宗望身子不大好,恐怕有病死的危險。所以大軍隻是派出了一部分。耶律大石趕緊說道:臣以為這應該是很快的事情,整個河北大地本身適合騎兵馳騁,雖然有洺州的十幾萬大軍,但臣認為,這十幾萬人恐怕不是金人的對手。
張迪也算是一個血氣男兒,十幾萬大軍也可以縱橫一方,但是現在恐怕是不行了,金人的鐵騎很快會踏入原,十幾萬大軍隻是螳臂當車。李璟搖搖頭。
王乃是世間真主,河北之地雖然淪落於金人之手,但隻要王出兵,金人照樣會聞風而逃的。王穆在一邊拍著馬屁說道。
李璟聽了麵色遲疑,金人殘暴,大軍南下也不知道要造多少殺孽,按照道理,他是應該出兵,奮起抵抗,擊敗金人,壯大聲威,但是他卻知道,自己絕對不能出兵。
王千萬不能出兵,臣認為王若是出兵,這天下將會與王無緣。耶律大石麵色大變,忍不住勸說道:王出兵,等於和金人兩強相爭,必有一傷,另外一個人也好不到哪裏去,那個時候宋室能得到天大的好處,大軍橫掃,甚至能連續擊敗王和金人,他能坐收漁翁之利。所以臣認為,這個時候王應該做壁觀才是。
王若是視而不見,任由金人的鐵騎縱橫原,豈不是讓天下人失望日後王又如何能奪取江山王穆有些擔心的說道。
民心原的民心可不在王身邊,而是在宋室。耶律大石譏笑道:臣算是在幽州,也經常聽見原人抨擊王的詩詞,這是民心。為了不再自己的民心,而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臣以為是不妥當的,從宣和四年開始,大軍一直在打仗,軍心疲憊,若是再次和金人廝殺,那將是一場持久戰,軍心士氣肯定會受到影響,所以臣認為絕對不能和金人開戰。耶律大石正容說道。
李璟點了點頭,耶律大石所說的也正是自己所考慮的問題,一邊的王穆卻是不臉色不好看,他頓時反駁道:正因為民心在宋,所以王更應該去解救萬民於水火之。
民心是什麽無非刀槍而已,我行軍打仗不亂殺百姓,我治理江山,不與民爭利,那是民心,生活在原的百姓,若是忍受不了金人的踐踏,可以入河東路嗎李璟擺了擺手,說道:自古英雄不會有好下場的,也隻能是死後獲得榮耀,隻是死後什麽都不是了,沒有任何用處,我若是此刻進攻金人,好像是一個英雄,而且朝廷不會給我任何好處的,大石說的不錯,民心在宋。大不了等到日後,我出兵擊敗金人,與河北百姓休養生息,想來民心在我了。
王穆聽了麵色一變,忍不住說道:難道任由金人在河北大地縱橫,蹂躪漢人
等到金人南下汴京,那個時候是我們出兵的時候,汴京城錢財無數,不能被金人奪取,應該落入我等之手,這些都是民脂民膏,應該留給我們日後休養生息所用。李璟搖搖頭。這個時候為了所謂的民心和金人對著幹,這種事情李璟不會幹的。
耶律大石說的有道理,隻有讓那些河北的士人百姓都知道宋朝的腐朽和懦弱,讓他們徹底的失望,那個時候才是自己出兵的士兵。現在出兵沒有半點好處。雖然有些殘忍,但是李璟沒有任何選擇。
臣派朝有人會說。王穆還是有些擔心道。
那去長安,年底了,也該是祭祖的時候了。李璟想了想說道:收拾一下,明天會長安,去甘泉宮,李喬次來信說,華清宮已經修複了一部分,那裏的溫泉也能用一些,正好去華清池泡泡溫泉,冬天也是很不錯的。李璟決定不出兵河北,隻能是采取這樣的辦法避開朝的非議。
有的時候,作為李璟,也沒有任何辦法,河北大地,無數漢人生活在其,金人南下,也不知道多少人會死在戰亂之,李璟想救,但又不敢救,一旦出兵,會將自己搭進去。麵對這一切,李璟也隻能領著自己的女人,躲在華清池。
373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