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崖下村的好主意(今日額外加更)

字數:2258   加入書籤

A+A-


    領隊林老師走到了隊伍前麵。 一個崖下村的老師笑著說道:“老師你好,這是我們校長,於校長。” 於校長是個女校長,她看起來四五十歲的年紀,兩頰因為長期在高原地區生活顯得有些高原紅。腳上穿著一雙手工布鞋,上麵布滿了泥土。 看起來就像是個老農一樣,完全沒人想到她就是這裏的校長。 “你們好你們好,歡迎來我們崖下村支教。咱們別在這說,先往學校走走。” 徐許觀察了一下這隻迎接的隊伍。 總共來迎接的,加上校長有四個老師,還有大小不一的學生們二三十人。但無一例外,這些人臉上都充滿了喜悅或是好奇的笑。 徐許笑著走到牛車上,從一個包裏取出了一個沒打氣的足球。 江榮也趕過來拿著打氣筒往足球裏打氣。 沒一會,一個足球就抱在了徐許懷裏。他看著這些孩子盯著他的好奇的眼睛,笑著說道:“有人知道這是什麽嗎?” “足球。”“足球!”孩子們爭前恐後的喊著。 “沒錯,這是個足球,大家邊踢足球邊回學校好不好?” 這裏的路況已經不再是下山了,難得的見到了一片平地,踢踢足球倒是也沒什麽。 孩子們自然大聲叫好,徐許把球丟給了孩子們,看著他們開心的模樣笑了起來。 小小的一個足球就能讓他們這麽開心,他們所需要的真的很簡單。 而伴隨著笑鬧聲,沒多久一行人就到了一處二層小樓外。 小樓是用簡單的紅土磚搭建的,看起來有點殘破不堪。小樓前麵是一塊挺大的平地,上麵還細心的撒上了細土鋪的平平整整。 於校長笑著介紹:“這就是我們學校了。現在一到六年級都有,每個年級有一個班。因為要迎接你們,老師們都出去了,可能孩子們都在自習呢!” 王老師有些冒昧的問道:“學校裏,就您四位老師嗎?” 於校長搖頭:“四個人負責不了那麽多班級嘛!還有兩個縣裏麵派下來的支教老師,不過他們說十一放假了,都回縣城了。” 說著又低聲歎了口氣:“我們這種地方,哪有人想待嘛!” 聽到她的感慨,徐許也把目光放到了學校小樓上。 小樓就是簡簡單單的二層小樓,每層樓有三間教室和一間辦公室。 看起來小樓倒不算太陳舊,應該修建起來也不是太久。 大夥走進小樓參觀了一下。隔著窗戶或是門縫,可以看到孩子們雖然沒有老師監管,但大多還是老老實實地坐在座位上看書。偶爾有一兩個調皮的孩子嬉笑打鬧,但馬上又會有懂事的孩子斥責他們。 課桌顯然都是村民自己做的,不怎麽規整,看起來也不怎麽好看。 但是不好看歸不好看,這些桌椅明顯才做好沒多久,學生們用起來也不錯。 於校長笑著解釋道:“這幾年縣裏一直在對我們進行各種各樣的幫助,又是派老師,又是送課本的。可惜我們這邊的路實在太難走了,稍微大一點的工具想送進來就很麻煩。所以就請鄉親們幫忙做了一批桌椅。” “還有這棟教學樓,也是幾年前才建的,也是多虧了縣裏的幫助。” 顯然qc縣對於崖下村是盡力扶持了,可是這樣困難的交通條件,完全製約了想要幫助的想法。 大夥正聊天呢,突然看到幾個村民走了過來。於校長笑著介紹,領頭的就是崖下村的村支書。 村支書與村民們也顯得很熱情,邀請他們一會天黑了到村裏吃飯。 村支書姓黃,挺村民介紹才知道他和於校長原來還是兩口子。兩個人其實都不是本地人,但是自從黃支書調來當支書以後,就再也沒離開了。 兩個人在市裏有房有家的,還有一個十六七的兒子,可是卻一年都難得回去一次。 因為艱苦的環境受不了的扶貧人數不勝數。 可是為了改變艱苦的環境而付出青春的人也不是一兩個。 甚至這幫支教的老師學生,在剛看到於校長和黃支書時,都把他們當成了當地人,完全沒有想到其實他們也是從城裏來的。 看著嶄新的桌椅,才建起來的教學樓,幾個學生的心情都不錯。 來的時候那麽艱難的路,讓他們以為這次支教會出乎意料的辛苦。 可看到縣裏對學校這麽大力的扶持...,又讓他們產生了一定的誤解,以為其實現在村裏已經發展得不錯了。 當然,這個誤解要到他們進了村子才知道了。 在此之前,眾人坐在辦公室裏,於校長拿出了他們早已經安排好的好主意。 黃支書笑嗬嗬地說道:“是這樣的,幾位老師同學們,我們這個崖下村啊,也沒有什麽招待所之類的地方。所以嘛,於校長想了個辦法。” 於校長從辦公桌裏拿出一疊紙,隱約可以看見上麵手寫的密密麻麻的文字。 “是這樣的,我們想了個辦法,希望可以能更多的幫到這些孩子。” “實話說吧,你們雖說是來支教的,可是就幾天的時間,哪能真的教到什麽東西嘛。” 話說得很直,但是也很真實。 於校長繼續說道:“你們都是大城市來的,我們幾個老師就商量著,讓你們在這幾天看看能不能和某一個孩子交朋友。” 說著她把手裏的一疊紙分給了大夥。 “這是我們學校裏所有比較有特點的學生。” 說是有特點,其實就是有大大小小的問題。 每張紙上,於校長都仔細介紹了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存在的問題。 “我就想吧,大家每一個人都可以選一個孩子,這幾天吃住都和他們在一起。大家如果能成為他們的朋友,或者說是能幫他們解決一些小問題,那就再好不過了。” 幾個支教老師和徐許他們完全沒想到會是這樣。 他們是抱著提供先進教學方法的目的來的,可是於校長竟然是要他們和孩子交朋友。 但是仔細一想,其實也有道理。 你真要在這幾天,想要達到改變整個學校的教學水平,那太難了。 而且和孩子們做朋友的同時,也不是說就不能改變教學水平嘛。 當所有人將心思放到了這些寫滿了信息的紙上時,也漸漸被孩子們受到的困難,與不放棄的精神而打動了。 大家一個個的選出了自己的對口小朋友。 徐許也在糾結了半天後,把一張紙遞給了於校長。 “就他吧,楊啟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