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那一場鼻涕不斷的別離

字數:3514   加入書籤

A+A-


    細雨霏霏,滋潤萬物。路邊的草木都載風載雨,舒展著身軀、枝葉與野望,在微風細雨中自得其樂。

    沒有風吹雨打,哪來得滿山清翠、一生風流?

    明月王朝,天祥二十四年,初夏,晨。明月帝國西北邊陲的屬國西魏,衡州,萬重山脈東麓山腳下,李家村,泥路邊,有一場別離。

    “李東瓜,王猴子,小柱子,蘭兒,小梅,你們幾個都別送了!再送,還讓不讓我走了?這夏天的初雨,越是細小纏綿,越是陰寒到骨頭裏去。可別得了感冒……噢,別得了風寒。誰要是病倒了,王藥師還得冒雨上山采藥,給你們煎熬藥湯。雖然大多數草藥新鮮與否對藥效影響不大,但他就是認為新鮮的草藥效果更好,誰能說服他?那草藥的苦味,可不是你李東瓜、王猴子最不願意喝的?哪次不是我捏著你們的鼻子給灌的?我這一走,還能指望小柱子敢捏你們的鼻子灌藥?”

    說話的少年十六歲,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一張稱得上英俊脫俗的臉龐,一身布衣,一雙草鞋,頭上頂著一個大大的頭笠,背上的行囊從肩頭拖曳到臀部,而且鼓鼓的,裏麵是他的全部家當。

    李東瓜是一個矮矮胖胖的家夥,身上穿著鄉下人難得一穿的綢衣,腳上也是一雙千層底布鞋,一看就是這個山村少有的富裕人家的孩子。

    “尹陽,你先去城裏落腳,明年春天,我滿了十六歲,也去城裏找那個負心的老李,到時候我把王猴子和蘭兒、小梅一起帶上,我們一起去找你。”李東瓜邊說邊向尹陽擠了擠那一雙狹小的眼睛。

    這家夥一手抹了一把臉上不知是雨滴還是雨水的水跡,一手湊到尹陽身側的口袋邊,不帶一絲煙火氣地把一小塊銀子輕巧地放進了尹陽的口袋裏。

    除了兩個當事人,其他的幾個孩子都沒有發覺。

    “好吧,我在城裏等你們。可別忘記了咱們的約定,咱們可是說好要一起闖蕩江湖、指點江山的。”少年尹陽有著與年紀不相符的成熟與穩重,對於李東瓜的好意沒有拒絕,也沒有揭破,隻是衝著小胖子感激地一笑。

    瘦小如猴子的王猴子有些黯然神傷,小聲說:“你整天給我們講那些神仙妖怪、英雄俠客、江山美人……這一年的時間聽不到你吹牛皮,不得把我們寂寞死?人生真是寂寞啊,就像你吊書袋時說的那樣,什麽、什麽,寂寞如雪啊!”

    “猴子,你還說尹陽吊書袋,我看你倒是被孫先生教成了書呆子。讀書多了有什麽用,還是當大官、做生意、跑江湖有意思,你說對不對,尹陽?”李東瓜就是瞧著王猴子不順眼。

    “不讀書,哪裏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憑你小子一身銅臭?”王猴子搖頭晃腦,對李東瓜也是不屑一顧。

    “行了,行了,你倆別吵了,今天是來送尹陽來了,還是來聽你倆吵架來了?”性格略有些潑辣的小梅,瞪圓了一雙大眼睛,對著兩人一聲吼,李東瓜和王猴子都不再吱聲了。

    尹陽心裏暗笑:真是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啊!

    小柱子是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長得虎頭虎腦,卻又唇紅齒白,惹人喜愛。他雙手拉著尹陽的衣角,眼淚、鼻涕奔湧,與雨滴混在一起,小身子輕微搖擺著:“陽子哥,別走了。好不好?”

    尹陽微微歎了一口氣:人生有許多的無奈嗬。他伸手一把抹去小柱子臉上的雨滴、鼻涕、淚水,隨手一甩,甩到了身後的泥路上,好像甩掉了所有的離愁別緒。

    “來,大家也別學那娘兒們一樣哭哭啼啼了!噢,不是說你們嗬,蘭兒、小梅,你們以後可是要做替父從軍不讓須眉的花木蘭。”尹陽心虛地看了兩眼在雨中如小荷般亭亭玉立的兩位少女。

    蘭兒與小梅,她們兩個身條兒已經長開,蘭兒有點兒“環肥”,小梅有些許“燕瘦”,都是村裏公認的“小美人”啊!

    “咱們唱一個吧,就當為我送行!

    好男兒闖就闖出個名堂,

    好男兒幹就幹出個模樣,

    好男兒咱要對得起爹娘,

    好男兒咱要為國成棟梁。

    有一段路程要磨磨咱腳掌,

    有一副擔子要試試咱肩膀,

    有一句話記在了咱心上,

    爹娘講好男兒誌在四方。

    …………”

    少年一邊唱著,一邊轉身,向村外的小路走去。

    一個頭戴鬥笠、身穿布衣、背著一個小包裹的老嫗跟在少年的身後,傴僂的身軀如風中搖曳的殘燭,卻是令少年心中有著一暖再暖的暖意。

    當日傍晚時分,風停雨歇。西魏國衡州桑柳郡下的柳絮城,早過了“撲簌迷離意似灰,也曾翠帳記依偎”的季節,現在正是“情絲一縷隨風去,不到明春誓不回”的時候。如雪的柳絮沒了,可青翠欲滴的柳枝兒柳條兒,卻正是枝繁葉茂的好時光。

    柳絮城雨後乍晴,空氣清新,人來人往。大約是一天纏綿悱惻的細雨,讓大多數人懶得出門,雨一停,就有不少人出來透透氣、舒展筋骨。就像遊到水麵上的魚兒,蕩漾出一圈圈的漣漪。

    城門口,走來了一個未及弱冠的少年和一個又聾又啞的老嫗。尹陽稱呼老嫗為聾婆婆。

    聾婆婆是尹陽的母親隨嫁而來的老媽子,尹陽也不知道她有多大年紀。反正從尹陽出生開始,聾婆婆就與尹陽相依為命,住在萬重山脈東麓山腳下那個小村裏,在那座破敗的尹家老宅裏一住就是將近十六年。

    後來,老宅又來了孫先生、王藥師、小梅、小蘭、小柱子,院子裏才熱鬧起來。

    這次,是柳絮城尹家的長輩讓人捎話,召旁支後輩尹陽入柳絮城。好像是尹陽那個前幾年投身軍伍的哥哥尹飛,在西魏國的軍伍之中出人頭地,當了個千夫長。或許因為這件事,柳絮城尹家本家的長輩們這才想起在萬重山山腳下的尹家老宅裏還有一個名叫尹陽的少年。

    尹陽其實也不想知道關於柳絮城尹家讓他進城的內幕,他本身就是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貨色,還帶著一個永遠不能說出口的隱秘,本身的煩惱已經讓他頭疼萬分,哪想管這個少年的小小身世之謎?

    好在他擁有成熟的心智,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切看雲卷雲舒、風雨飄搖,管他結果如何,隻想享受這次注定要繁華似錦的人生,看他幾十幾百歲枯榮!(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