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突然瘋狂的南疆十一國
字數:3370 加入書籤
明月帝國中秋節前兩日,清晨,明月帝國南部雄關五牛城。城防軍副將孫玉河,正在城府軍營旁邊的別院裏,摟著美麗的侍妾安睡。
忽然之間,鍾聲大作,號角齊鳴。孫玉河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把美麗侍妾伸過來摟抱的手臂甩到了一邊,手忙腳亂地穿戴軍服。
從伍三十年,孫玉河知道這報警的警鍾與集結的號角代表的是什麽樣的情況。隻有當大批外敵入侵的時候,才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孫玉河一邊穿衣,一邊暗歎自己夠倒黴。三十年前,明月帝國與南疆十一國大戰,他剛好參軍入伍,成了一名新兵。
那時候,明月帝國憑借百萬雄兵與王毒手的一毒滅萬騎的狠毒一役,將南疆諸國的蠻兵殺得大敗。
南疆諸國節節敗退,孫玉河等人殺得都是潰敗的逃敵,不用拚命攻堅,倒是撿了便宜。依賴著祖上的蔭德庇佑,他在戰場上雖然不算英勇,但也殺敵幾人,被提拔了一個什長。
大戰之後這些年,南沼、南吳與南黎等國的敵兵雖然也偶有犯境,但都是小規模、小範圍的衝突。最後是雙方遊騎與巡兵之間的暗殺與阻擊,從未有過大戰。
代表大軍犯境的警鍾與號角也是二三十年未有輕易響起。雙方偶有大軍調動,可能會雞犬不寧幾日,但這警鍾與號角卻並不輕易響起的。
孫玉河披甲帶劍登上了五牛城的南城牆,這裏已經站了好幾十個城防軍的千夫長與百夫長。五牛城防軍領軍將領雷建鋒與城主李墨言已經站在箭跺口向城外了望。
五牛城外的寬闊大地了,一支盔甲鮮亮的軍隊正出現在城外,在距離五牛城二裏的地方停了下來。在城牆上的角度望過去,敵軍密密麻麻,如同鋪天蓋地的蝗蟲,將五牛城外的荒涼與空白完全占據,兵器反射的冷光,如一片化成實質的殺氣騰騰而起,而鋒芒所指,正是五牛城。
就在這一日,明月帝國南線一千多裏的邊境上,忽然有十幾處關隘外集結了大批的南兵。這裏麵有與明月帝國直接接壤的南沼、南吳、南黎還有不與明月帝國相鄰的南賓、南齊、南蜀等九國的蠻兵共三百萬,其中甲兵百萬,騎兵達三十萬騎。
臨海城,做為東海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這個世間最著名的自由之城。這裏既不屬於強大的明月帝國,也不屬於南疆的南狄與南越兩國,也不屬於東夷諸國的領土。它是獨立於世間各國之外的獨立之城。
這座城,是海外修玄者共同的自由貿易中樞,也是修玄者參與世間事物的立足點。
海外大島林立,號稱萬島千國。但海外的島嶼與國度相比明月帝國這樣的龐然大物來說就如巨人與孩童一般。
明月帝國人口達六十億之多,明月帝國附近的國家加起來也有近五十億人口。而海外大島之中最大的四方群島,居民才一億多點,隻與明月帝國二十一屬國中最小的一個東萊國差不多。甚至不如南狄、南越諸國。
修玄門派特別是道門選擇海外小島上建門立派,本意就是不想參與世間爭霸,修身養性、完善自我,追求清靜無為,修無上大道,想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脫去肉體凡胎,最終破碎虛空遁出大千世界,實現真自由大自在。
海外島國所處的海洋雖然廣大,海洋資源豐富,但修玄所需的人才與資源大部分還是來自大陸之上,所以海外諸多門派需要一個連接海外與大陸的支點,這個支點就是存在了幾百年的臨海城。
幾百年的繁榮之城,中間也曾經曆數次大戰,但臨海城依然屹立不倒,雄立於東海之海線的中間,成為海外與大陸通商貿易交流的支點。
現在,臨海城有居民一千多萬戶,擁百萬軍隊。其中十萬鐵騎,三十萬水軍,水軍戰船上千艘,比大陸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水軍都要英勇善戰。
這時,臨海城的南麵,南狄與南越國共八十萬大軍如潮水一般,向著這座雄城奔湧而來。
臨海城北方,則是東夷諸國合兵六十萬,皆虎狼之師,對臨海城虎視眈眈。
臨海城的西麵,是明月帝國的防線,也開始出現大批輕甲騎兵。
浮雲學院,北臨臨海城,東麵是海連山的主峰之一小天柱峰。小天柱峰南麵與東麵都是懸崖絕壁。
方忠孝站在小天柱峰的最高處,身後有二十多名學院的先生,他們站在臨海的那一邊上。在這裏能夠清晰地看到:臨海城的三十萬水軍,近千艘戰船,正與南麵逆流而來的近二千艘南疆各國的戰船對峙。
天柱峰的南麵,南狄國的騎兵已經慢慢推進到浮雲學院附近。軍隊的正麵是臨海城,浮雲學院在這些軍隊的側前方。
這時候,南兵開始分流,麵對著浮雲學院的一方,並非那些盔甲鮮亮的騎兵,而是一群身穿白衣的光頭僧侶。而這些光頭僧侶後麵,則是身穿綠色服飾的一群毒師,再後麵是一些身穿各色服飾的南人,身材各異,但戰意昂然,應該是南狄與南越的修煉者隊伍。
方忠孝麵對著這一批氣勢洶洶而來的敵人,卻是微微一笑,說道:“浮雲學院建院三十年,今天才真正迎來了危機時刻,就讓我們這根刺,先把南狄、南越的家夥們紮疼了吧。”
方忠孝身後,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大漢忽然指著臨海城的方向說道:“院長,他們來了!”
眾人轉身看去,隻見臨海城的方向,臨海城的南大門已經關閉,離浮雲學院最近的南麵第三個小輔門正在接納臨海城南方圓幾十裏逃過來的平民。
與逃避兵荒馬亂的平民湧向臨海大城的潮流相逆的一股潮流,從臨海城裏湧出,直朝浮雲學院奔流而來。
那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數量有二千人。這些人正是從浮雲學院出去的修煉者。一年苦修,玄者三層天、武者六重樓,會被浮雲島收為內門弟子,其他大部分浮雲學院的弟子,則成為浮雲學院的外門弟子,或者回歸故裏,建功立業,或者留在天下最大的雄城之一的臨海城。
三十年,有的人入了臨海城的軍伍,有的人混跡在臨海城的各行各業。有的武者突破了真師的境界,成了小宗師,有的玄者突破了第四層天,成了玄者中的高手。但大部分人仍然真師之境,甚至有人仍然停留在力師的巔峰,但他們仍然惦記著他們年輕時的這個學院,即使學院的名字叫浮雲,即使這個學院並沒有讓他們功成名就,他們仍然放不下,所以他們來了,為了他們曾經的夢想之地,趕來,殺敵,赴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