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宦官威壓(求推薦收藏!)
字數:3754 加入書籤
趙家竟然是中常侍趙忠遠親,得知這個消息,張楚心中一沉,眉頭幾乎擰作一團。
因為的確如潘阿牛所說,這中常侍趙忠是個天大的人物。
單說中常侍這個宦官職務,秩祿兩千石,與地方堪稱封疆大吏的太守相當,朝中則與九卿相當,是東漢宦官之路的盡頭,而能做到這個職位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天子身邊人。
而東漢這個朝代,尤其是東漢末年,又可以說是宦官的黃金年代,中常侍各個都是威壓三公九卿的人物,任你秩祿再高,也抵不過宦官在皇帝身邊吹吹風,有漢一朝,明裏暗裏因宦官丟掉三公之位的,不知凡幾。
當今朝中中常侍十二人,被稱為十常侍,其中尤以趙忠、張讓權勢顯赫,甚至被當今天子稱為父母。
這張讓趙忠二人能量之大,實在簡直讓人側目。
漢末第一名將皇甫嵩,平定黃巾之亂立下赫赫戰功,封左將軍、冀州牧、槐裏候,食兩縣八千戶!
當世天下風頭一時無兩。
可皇甫嵩正當風頭之時,卻得罪了趙、張兩大中常侍,很快便被收回左將軍印綬、削食邑六千戶,由縣侯該封鄉侯。
連皇甫嵩都難以承受著兩大宦官之怒,張楚一介鄉裏小民,隻怕頃刻間便有粉身碎骨之危。
張讓、趙忠之流,那是一封手書,足以令兩千石太守送上千金的人物,若趙家真是趙忠遠親,他都不必露麵,一封手書就能讓張楚死無葬身之地。
張楚本以為在鄉裏間隱忍數月之後,已經到了對趙家大獲全勝的時候,沒想到卻陷入了更大的危機之中。
不過此時此刻,他卻也不後悔,因為早已成為趙家眼中釘,早晚勢不兩立。
到了眼下,隻願那傳聞不實,趙家狐假虎威而已。
張楚心中記掛滿分姐,雖然心知禍患將至,卻也隻能先行壓下,之後再思索對策,招呼一行人趕往張家祖宅。
等眾人趕到時,戰鬥早已經結束。
張家祖宅門口橫七豎倒著十餘具屍體,隻有徐武一人站立在門前,手中鋼刀鮮血猶自不斷下流,兩條濃眉怒豎,宛如一尊殺神。
“其他人呢?”張楚見狀不由問到,這邊可派出了十人。
見是張楚帶人前來,徐武這才讓開道路,扭頭朝院中示意一下,淡定答道:“都在裏麵。”
張楚朝裏麵一看,隻見正屋門九人嫣然一堵牆,圍的嚴嚴實實,院牆角落裏,還有幾個頭紮黃巾的屍體,顯然,寥寥幾個腦筋靈活,避開正麵徐武翻牆而入的家夥,被九個大漢圍殲了……
“對了主公,那趙舉剛才帶人前來,被我擊退之後,騎馬向東而去,不知可被攔下?”徐武又稟報道。
“趙舉?”張楚搖頭,剛才一路行來,並沒見到人影。
心道這趙舉倒是果斷,他恐怕是在趙家那望樓之上,看到紙廠那邊動靜異常,這才親自帶人強攻張家祖宅,很快被徐武殺退之後,便直接奔洛陽搬救兵去了。
看來這趙家身後有趙忠這麽個遠親,幾乎已成定論。
進屋安慰一番早就知曉狀況,並未受到多少驚嚇的滿分姐後,張楚再次回到院中。
“主公,不如我們趁勢殺進那趙家塢堡,將趙家屠個幹淨,占了他趙家老巢。”
密林一戰中殺的興起的侯青說完舔著嘴角,似乎對鮮血的味道已經再度渴望了。
張楚聞言看了眼侯青,這小子真是個心狠手辣的主。
得知趙舉連夜奔赴洛陽之後,張楚一度也起了鳩占鵲巢的心思,雖說他幹不出將趙家人屠戮殆盡的舉動,卻也想趁今夜將趙家在廣安鄉徹底拔除。
不過他略一思量,便放棄了這個念頭。
趙家強不止強在一家,趙氏整個宗族也為數不少,他殺了假扮黃巾的趙豹到也罷了,趙豹之跋扈,在趙氏宗族也不為人所喜。
可若是再強占趙家塢堡,怕是明日又要經曆一場血戰,這廣安裏但凡姓趙的,都要拿起家夥來拚命。
在蒼頭死傷殆盡,餘者也肝膽俱裂的情況下,趙家已經不足為懼,構不成任何威脅,徐徐圖之便可。
更主要是,有那趙舉去洛陽搬救兵,萬萬不可失了道義名分,殺黃巾可以,占人家產不行,否則,誰都幫不了自己。
“潘阿牛,等不了天亮了,你現在就帶著公文趕赴洛陽,到縣尉處遞交剿滅黃巾逆賊的請功函,務必要在第一時間將此事奏報。”
為今之計,隻能按照原定計劃,給趙家按上黃巾亂賊的罪名。
若那雖有後台,卻並非趙忠那種宦官之流,而是個愛惜名聲的士族高官,即便是三公之屬,那也不必懼怕。
“這,還有用嗎?他趙家遠親可是中常侍,依我之見你還是連夜舉家逃走吧。”
潘阿牛極度不想冒那招惹趙家的風險,這份殺黃巾的“功勞”他避之不及。
張楚甩手扔過一塊金餅,“明日事成之後,另有十金奉上。”
潘阿牛聞言不由咽了下唾沫,十金之數能抵得上他十年薪俸,不過他卻搖了搖頭:“既然你張文清有膽氣留在這裏,我潘阿牛也不是孬種,索性陪你張文清瘋一次,贏了有天大的功勞,輸了再跑路也不遲!”
徐武聞言,看了眼院中眾人,慎重道:“主公,我在河東有個友人,乃是當地豪強,不如前去投奔於他,便是那些閹人也奈何不得。”
張楚聞言,心知他指的是那郭大眼,果斷搖頭否決。
不到萬不得已,他當真不想走上黃巾這條路,當日他讓那郭大眼回太行盡力除去張燕,不成則去白波穀安身。
實際上不過是讓那郭大眼痛快離去,更是為了以黃天聖人的名義留下徐武,否則,這位曾經的黃巾力士,恐怕又要再度離家出走鬧起義,徐公怕是要哭瞎了眼睛。
何況,堂堂穿越之子,隻是捕風捉影聽到個閹宦之名,便畏懼遠遁,豈不是個笑話。
更重要的是,如今羽翼已經逐漸豐滿的張楚,早不是當初那個沒人沒錢的鄉裏小民,心中對這天下早就冒出了些許想法,萬萬不想丟掉剛建立起來的紙廠和因之而來的小小名頭。
而且,當今這天下,也不是頭幾年黨錮之禍宦官如日中天的時候了,就算是中常侍,當真就沒人治得了嗎?(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