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公孫紀泄密

字數:3882   加入書籤

A+A-


    看著唐雨滿是關懷的眼神,趙信內心閃過一絲不忍,他是自己的妻子,就這樣告訴她,我要納妾,還是在唐雨沒有懷孕的時候,合適嗎?

    不合適!

    趙信內心詢問了一句,瞬間得到了答案!若是一個男人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去傷害的話,簡直是畜生不如!

    “雨兒,我想你了,故而過來看看你。”

    唐雨聽得這話,嬌羞的埋下頭去,趙信上前摟著她,二人一番耳鬢廝磨,許久趙信方才想起那個鮮於銀還在堂內,急忙告罪一聲,回到大廳。

    鮮於銀見趙信到來,急忙起身行禮,隨後問道:“如何?”

    “哎……吾妻已然答應,隻是某不能答應。”

    “哦?不知為何?”鮮於銀越加疑惑。

    趙信這個人精,豈會不知道拒絕的理由,當即道:“方才至後堂時,和賤內說起此事,賤內自然答應,但卻說,昨日其前去佛寺祈福之時,方丈給了十字箴言,意為三年內不可納妾,否則必遭血光之災。”

    “竟有如此之言?”鮮於銀滿臉不相信的神色道。

    趙信歎口氣,點頭道:“哎……誰說不是呢,此事還請鮮於校尉定要如實稟告州牧大人,也不知共槁是否願意等我三年。”

    說著,趙信還故意裝出一副甚是可惜的模樣!

    鮮於銀將這一切收入眼底,內心已有計較,隨後便要起身告辭,趙信卻是再三挽留,擺了宴席,以此來為鮮於銀接風洗塵。

    鮮於銀在宴席之上,多得趙信麾下一眾文武抬舉,便是趙信也對其客氣連連,鮮於銀心中越加‘有數’,興奮之下,不禁喝的有點多。

    酒席散去,趙信召來張郃、閻柔等人來商議。

    閻柔道:‘主公,眼下劉虞突來聯姻,必是其已容忍不了公孫瓚,戰機將來!’

    張郃卻是提出了不一樣的意見,道:“主公,以某拙見,劉虞與公孫瓚之間,必在年關之前開戰,還請主公早作決斷才是。”

    “早作決斷?”趙信不知張郃話中之意,不禁問道。

    張郃接著道:“劉虞與公孫瓚之戰,若公孫瓚勝,則主公可豎大旗討之。若劉虞勝,則主公危矣。討之無名,處處被動矣。”

    “那依儁乂的意思是?”

    “先取劉虞信任,後伺機攻之!”

    “可也!”

    一番商議落定,接下來幾日,趙信又是好生款待鮮於銀,更是多給其金帛,收買其心。鮮於銀得了好處,回到劉虞身邊,為趙信說盡好話,並將趙信對劉虞、對大漢的忠心,大肆渲染,劉虞聽聞,方才放下心來。

    但作為劉虞的謀士,沮授卻是並不相信趙信會如此好說話,幾次三番叮囑劉虞,定要小心趙信,劉虞卻是充耳不聞。沮授氣急,辭官而去,消失不見。

    劉虞甚是惋惜,不過也很快接受,蓋因沮授脾性剛直,雖其建議往往能給劉虞一個很明確的感覺,但其脾性,實在難以恭維。

    麾下多有文武來到劉虞身前,說沮授壞話,劉虞也甚是苦悶,知道沮授之脾性,隻得好生安慰那些被沮授得罪的人,堪堪把諸多事情攬下。現在沮授辭官,劉虞的耳邊倒是清淨了許多!

    今日,劉虞在此被公孫瓚氣瘋!

    原來此前烏丸貪至王被擊敗之後,其子靰鞡因威望不夠,加之劉虞多使財物收買烏丸將軍,逐漸的,靰鞡地位已然不保,往日齊心的烏丸,也各自為戰,爭奪權力。

    劉虞隻需按照趙信所提的這個建議走下去,短時間內烏丸無力再覬覦中原!但公孫瓚卻是一味的在邊境宣揚,此乃劉虞之奸計,烏丸靰鞡得知之後,為了烏丸部落實力,竟然膽敢隻身一人前去各部落,拜訪部落首領。

    並將公孫瓚的話盡數告之,更是自願讓出首領之位,讓大家推選,隻是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白白便宜了漢人!

    一眾烏丸首領見靰鞡如此有誠意,也紛紛停戰,一致對外!

    劉虞得了這個消息,如何還能忍得住,當即召集麾下一眾人等商議討伐公孫瓚之事!

    然而,麾下所有謀臣,盡皆認為此時並非與公孫瓚交戰的絕好時機!

    魏攸道:“主公,眼下烏丸一致對外,對我幽州虎視眈眈,若此時開戰,孰不智也!”

    魏攸身為幽州東曹櫞,位置不低,其話語也頗有重量。

    程旭,劉虞麾下從事,諫言道:“主公,公孫瓚罪名不正,草率討之,失名信於天下也!”

    至於麾下鮮於銀騎校尉,正因董卓脅漢獻帝遷往長安,故而受劉虞之命,趕往長安朝拜,並未在場。

    劉虞殺心已定,如何能聽麾下人這般想法,態度堅決道:“公孫瓚狼子野心,吾不出手,其必反害吾也!各為勿要多言,隻需出謀便可!”

    場中之人聽聞,也隻得聽從,皺眉坐於場中,皺眉沉思,氣氛頗為沉悶。

    晚間,劉虞哈哈大笑,和場中眾人連連舉杯,神情歡脫的很,一眾文武也是笑聲不斷,興致極高。

    遼西,公孫府。

    公孫瓚坐於主位,堂下坐一長袍文人,此人名叫公孫紀,因與公孫瓚同姓,故而公孫瓚待其極厚。公孫紀拱手道:“公孫將軍,劉州牧正謀劃攻取右北平及遼西,還請將軍早作防備才是。”

    公孫瓚聽得此話,眯眼道:‘我早知劉虞必要害我,果其不然!今日幸得兄來告知,兄可放心,那劉虞害不得我。’

    公孫紀聽完,歎口氣道:“將軍與州牧都帶我甚厚,我不願見任何一位有所閃失,今日前來,是為報恩,卻已對州牧不忠,還望將軍收留之。”

    公孫瓚上前,拍了拍其胳膊道:‘汝與我同姓,百年之前定是一家,指不定家譜上還能找到你我,汝因我而背不忠之名,吾心甚感之,能得汝之助,如虎添翼也。’

    且說劉虞在漁陽整備集結兵馬,殊不知其出兵計劃已然盡數被公孫紀泄露出去。

    此前不久,公孫紀向劉虞辭官,理由是家中老母病去,需回家守孝。古人以孝為本,這種事情劉虞自然不會不答應,隻是挽其手道:“關鍵時刻無得公之助,猶損一臂膀矣。”

    對此,公孫紀也甚是感動,但隻能離去。

    來到公孫瓚陣營之後,公孫紀沒有絲毫保留,雖說他麵上看似兩相為難,但他心中十分明白,劉虞及公孫瓚之間,必然隻存一人!

    自己泄密,劉虞勝後必然不會饒過自己,所以,在出賣劉虞的這件事情上,他出賣的很徹底!(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