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王仲徐琊
字數:7526 加入書籤
相對於吳中來將,南淄隻是一偏落小城,但其中有一點,趙信極為看重,那便是其絕妙的地勢!
南淄地靠吳中城南部五十裏地,從此處,可東、西、北三麵可近漁陽、範陽、吳中,難免地靠任丘,是為幽州最為南麵之地。趙信舍棄半個吳中,隻取南淄,並不是沒有考慮過!有了南淄,一旦劉虞戰敗,趙信便可迅速將南淄最為一層緩衝帶,可大大減少範陽的危險性!
自從吳中撤兵,趙信的日子可沒有那麽好過!
公孫瓚與劉虞之間,不過停戰短短三天,便是在右北平展開激烈廝殺!
劉虞大部兵力盡皆投在右北平之戰中,至於北麵襲擊上穀的靰鞡,卻是無心過問。從後世而來的趙信,自知何為忠!
自家人殺的熱火朝天,沒事,但異族來侵吞領土,那就對不起了,老子姓漢,容不得你來撒野!
範陽,長史府邸。
趙信高坐台上,麾下文武各分左右列開,趙信眯眼環視眾人,道:“諸位,烏丸來犯,吾不得不出兵以擋之!便是那劉虞和公孫瓚趁虛偷襲範陽,某也在所不惜!”
“主公英明!”閻柔拱手稱讚道。
其餘眾人,也紛紛出言稱讚。
隨後閻柔皺眉道:“抵擋烏丸,勢在必行,然劉虞與公孫瓚也不可不防。眼下劉虞與公孫瓚交戰於右北平,尚無心顧及範陽,一旦分出勝負,必犯範陽!”
上官秋道:“那就別讓他們那麽快結束!”
眾人眼前一亮,紛紛看向上官秋,上官秋笑而不露。
不知這些個小狐狸在商量些什麽,總而言之,當從屋中出來的時候,每個人都輕鬆無比!
次日,趙信已然發兵,開赴上穀。
吩咐朱童統兵充當先鋒,奔赴上穀。對於這次的任命,朱童甚是意外,本沒抱希望,不想這等先鋒之職,卻落在自己頭上!
大聲應諾之後,帶著部曲,先行而去。趙信卻是延後一日,蓋因出征前,還有要事要辦。那便是前去祭奠一番張汼。
張汼,可謂是滿門英烈,此前趙信欲要請其出山,輔佐自己,也許是無緣,張汼接連喪子,情緒波動太大,身體一日不複一日,先行一步離去。
但趙信從未忘記過張汼的最後一子,張亮。對其生活、學習方麵甚是關心。因其父喪身,張亮空有滿腹才華,卻因下葬費而愁惱。
上官秋將這個消息告訴自己的時候,趙信甚是痛苦,吩咐朱童前往,將安葬費送至,並說明,這是他戰死的哥哥們撫恤金。
今日,趙信特地前來祭奠張汼,遠遠隻見張亮正坐在墳前茅草破屋裏,身著素衣,手捧書籍,腿前點著兩盞白蠟燭。
聽聞腳步聲,張亮抬頭,見到趙信,嗬嗬一笑,站起身來,衝著趙信拱手行了一禮,甚有禮貌。
趙信也笑著回禮,先行走至張汼墳前祭拜一番,隨後走至張亮身前,拍了拍其胳膊道:“張亮,近來可好?”
從趙信眼中看出其對自己發自內心的關心,張亮情緒也不免柔和了許多。本身,趙信身為範陽長史,遠遠沒有必要看自己一個白身之人的臉色,但其就是這般,炙熱心腸。
“長史大人,眼下公孫瓚與劉虞在右北平打的不可開交,正是偷襲漁陽的絕佳時刻,長史大人何苦要奔赴上穀,勞心勞力的抵抗烏丸呢?”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為所當為!吾身為漢民,肩擔忠義二字,豈能顧內鬥,而忽外敵耶!”趙信正氣凜然,,闊聲道。
張亮聽得此言,心中甚是佩服!也知此前的確是自己太過年輕莽撞,衝撞了這位為國為民的好長史!
“長史大人,先父仙逝之前,曾與亮有三言。”
“哦?哪三言?願聞張公高言。”
“一、未安內而禦外者,仁義也!二、愛民勤政者,忠義也!三、兼聽而非偏,聰義也!有此三義,便是造福萬民之主!以亮半載以觀大人,大人正乃語中之人!某欲歸效大人,願大人收留!”說完,張亮便是一揖到底,恭敬無比。
趙信聽聞此言,甚是大喜,急忙扶起張亮,請拍其兩臂,哈哈大笑道:“得亮之助,某之幸也!”
就此,張亮歸順趙信麾下。二人就此坐於張汼墓前,深入交流,半日時間轉眼而過。趙信邀張亮一同出兵上穀,張亮卻道孝道在身,不敢擅離。
聽得此話,趙信恍然若悟,連道:“是某唐突了!如此,某等亮出山!”
君子之約,就今日而定。
張亮一直送趙信十裏,方才回墓地,分別前,二人依依不舍,張亮更是遞三隻錦囊,交於趙信,並道:“此中有某之三條小計,或可在關鍵之時,稍有功用。”
神情鄭重將錦囊接過,但願用不到吧!
此番烏丸征戰而來,再想通過離間之計,分化敵軍部落,幾乎沒有可能!烏丸內部已經達成了統一,可能這次征戰,真的是一場硬仗!!
若是真的到了拆錦囊的時候,相信那時候的趙信,應該已山窮水盡了吧。
將錦囊塞入懷中,快馬加班,趕往上穀。
趕至上穀,並未急於入城,而是先行趕去城外,於敵軍外圍巡視一周。駕馬立於高處,遠眺前方烏丸軍營。
“敵軍軍營分落有致,內含章法,凶惡重重,不可輕攻,先行回城,以待來日。”趙信揮鞭指道,眾人皆稱善,便是撤馬回城。
上穀守將,名叫王仲,頗有勇名,乃草莽出身,從黃巾歸順於劉虞,因其作戰英勇,故而被提拔為牙門將,鎮守上穀重城。
聽得趙信趕到,王仲急忙出城來迎,趙信見之,暗道此人生的極負反差感!聽其勇名,便心想定是一個七尺大漢!誰成想,看其身高竟不足一米六,身材短小瘦弱,仿似一腳就能把他踢上天!
但其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極具侵略性,見其眼神,趙信也知,這個王仲定然是個有故事、有經曆的人。
雙方在城外客氣一番,並肩入城,直奔上穀縣衙,各分主賓落座,一番客氣,自是不提。
隨後王仲將眼前敵我形勢,向趙信做了具體說明。
此番雖說靰鞡統兵烏丸,但實則其兵馬總數,不過萬餘,說到底,隻是雷聲大,雨點小罷了。王仲更是直接道:若非守城重責在身,他定引兵出去,與烏丸敵軍廝殺個三天三夜,殺個痛快。
在場的都是豪爽的漢子,盡管都知道王仲在吹那啥,大家也都隻是哈哈大笑,並不戳破。
一番玩笑過後,趙信凝眉道:“此次烏丸出兵,與上次不同,其上次占了白檀,糧草供給足夠,據城而守,進退有據。此次其屯兵關外,舍棄其一貫的騎兵優勢而高磊溝壑,此某甚疑之。”
聽得這話,王仲方才恍然若悟,一拍大腿,道:“哎呀,我怎麽沒想到這一層呢!長史大人休慮,某這就差人前去探查。”
趙信卻是豎手道:“不用!眼前正值開春,秋收存糧,並無多餘,那靰鞡統兵至上穀城,已有三日時間,久久不攻城,必有他謀!地圖何處,且讓我細看。”
話音剛落,自有士卒呈上地圖,趙信眯眼,在圖上仔細推敲,腦中自有多處計謀,隨後又被其推翻。換身而想,若自己身為靰鞡,他最想要攻取的地方是什麽!
看了約莫半個時辰,眾人也不出聲打擾,也紛紛盯著圖看,便在此時,朱童上前一步,指著圖上南邊的一顆小點,道:‘主公,某以為,靰鞡極有可能攻擊此處!當速援之。’
趙信聽言看去,隻見朱童所指之處,乃一不起眼的小村落,名喚徐琊。其正是兩條長城的交叉點。因村落之後,便是高達五六十米的高崖,所以趙信腦袋裏自動將之過掉!
但現在看來,若是靰鞡的注意點,就在此處,那麽一切就都可以想明白了!
其在城外駐紮營寨,不過是一障眼之法,惰待軍情。烏丸千裏而來,不急於發動進攻,卻拜了個毫無破綻的營陣!
越想越明白,心道子丹真乃及時雨!
當即道:‘子丹!著你統兵五千,迅速支援徐琊!’
“諾!”朱童拱手領命,大步而去。
趙信隨後看向王仲道:“王將軍,那靰鞡若要進攻徐琊,寨中兵力必然不多,今晚,你我二部,當分東、南兩側,攻其寨腳,試探一番便撤,也好深知軍情。”
對此,王仲自然拱手答應,心中也甚是佩服,心道常山趙子麟的名聲,還真不是蓋的,可當人如其名也!
一番備戰,自是不提。
後半夜,王仲、魏坤各統四千兵馬,分東、南兩腳而出,進攻敵軍營寨,廝殺近半個時辰便歸。
王仲稟告道:“趙長史,進攻隻是,營寨之中湧出諸多人馬,看其聲勢,足有萬人。”
一邊魏坤也點頭,表示王仲所說屬實。
聽完匯報,趙信並沒有急著回話,而是閉著眼睛,就此沉思。
不久之後,趙信猛的一下睜開雙眼,殺氣畢露,陰戾道:“烏丸異族,屢侵我土,此次,我就要讓其血本無歸!”
“主公已有妙計耶?”此番追隨出戰的鮮於輔驚喜道。
“不管靰鞡是否偷襲徐琊,城外營寨,便是其落足之地也!將其毀之,烏丸軍心必散!傳我軍令,中午時分,全軍出擊營寨!”
“諾!”麾下眾將,皆拱手應是。
趙信隨後撤頭看向王仲道:“王將軍,上穀城還需你來堅守,不論我部在外是死是活,汝都不可出城救之。”
“為何?”王仲疑惑道。
“蓋因某與三軍性命,皆不如漢之一城重!”
眾人聽得這話,一腔熱血,直衝腦門,身為將,身為卒,如此可無憾也!
次日正午,身著藍白鎧甲,手提龍爪長槍,跨坐踏雲火駒,一頭秀發隨風飄揚的趙信騎行在最前方,其身後五千士卒並做數列,緊隨其後,浩浩蕩蕩,開赴出城。
趕至烏丸軍營外,趙信大喝一聲,便指揮士卒衝陣!
果其不然,營內亦衝出烏丸精兵,兩方廝殺一處,殺至天晚,也未分出勝負。
趙信見態勢焦灼,久久不能攻入敵軍寨門,將馬上佩劍插入地麵,揮長槍怒指前方,斷喝道:“不下敵寨,誓不歸還!以此劍為線,若爾等退過此劍,當斬!爾等也可督我,吾若如此,爾等亦可斬吾!”
吼完,趙信不再拖遝,嚎叫一聲,挺起長槍,一往無前衝殺而去!
麾下眾士卒,見主公皆如此拚命,如何惜命耶?紛紛高吼著,衝殺而去!
守寨的烏丸士卒,除了公孫瓚的白馬以從之外,從未見過如此不怕死的漢軍,尤其是那趙信,竟如此不要命,急著去死嗎?
衝鋒的過程之中,趙信在心裏呼喚係統,“大大!也許此戰,將是我趙子麟的最後一戰!請讓我買個牛叉點的裝備!”
“叮!宿主現有裝備,一把多蘭劍!金幣餘額:610,請宿主購買裝備。”
群攻之下,攻速!絕對的攻速!
“給我來兩把攻速短劍!”
“叮!攻速短劍已購買完成,每柄短劍為宿主提供額外12%攻速加成!花費600金幣,剩餘10金幣!已裝備完成。”
攻速短劍裝備起來的一瞬間,趙信便是看到控製麵板自己頭像左側的英雄數據:
生命值:1010點,
生命回複:10.856點,
移動速度:3.45米/秒,
攻擊範圍:1.75米,
攻擊力:76點(當前攻擊力75,外加一點任務獎勵1點),
攻擊速度:0.775下/秒
護甲值:49點。
如果今日戰死,趙信決不會後悔!華夏民族,內亂可以,但在外敵入侵的時候,必須要團結一致!別人團結不團結,我管不著,我必須要挺起胸膛,直麵千軍萬馬,在所不惜!
穿越至三國時代,有太多的英雄帶著無盡的不甘,滿心壯誌沉入曆史長河,便是魏蜀吳的統治者,最終閉眼的時候,不也是如此嗎?
我創業未半而中道崩阻,可以!但讓我被釘在恥辱柱上,被後人貼個標簽:異族入侵,還忙於內鬥,這種事情,我決然不允許!
“今日!戰,便戰個痛快!”迅疾的風聲從耳邊刮過,也許,今日趙信領會了,什麽叫陷陣之誌,有死無生!什麽又叫,民族國家之大義,遠高於個人利益!
“殺!!!!”(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