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霧天險進

字數:7224   加入書籤

A+A-


    “我相信雨兒一定可以懷上我的孩子,一定可以!我做過夢,明年,最多明年就會害喜!”趙信煞有其事的說道。

    唐劍等人見趙信一再堅持,也隻得答應下來。

    卻是不知,唐雨聽趙信回來,當即趕來,剛到門外,便是聽到如上對話,眸中噙淚,心中感動,低聲道:夫君……

    悲傷而又幸福的走了回去,自是不提。

    這頓晚飯,足足吃了兩個時辰,方才結束,唐劍也許是許久未見趙信,甚是開心,今日喝的有點多,在唐磊的攙扶下,方才順利回到房中。

    席間,趙信和唐家之間的事情,也得到了一個圓滿的解決!趙信穿越至漢末已有四年時間,如今已是二十二歲,和唐雨成婚也有四年,卻是膝下無子。

    在漢末這個年代,男子無錯,隻怪女子。

    唐雨四年未給趙信生個一兒半女,傳到外麵也甚不好聽,人言可畏,唐雨和唐劍的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趙信二十二歲了,在漢末這個年代,還沒有個一兒半女,的確是會讓人誤會的。

    次日一早,趙信沒有和任何打招呼,便是在周倉的陪同之下,奔赴樂平城。半道之上,便聽得消息,曹操舉兵三萬,從陳留奔上,支援張揚而來。

    “我感(同幹)他的象拔蚌!曹阿滿來湊什麽熱鬧!”趙信大罵一句,吩咐眾人加速行進。兩日後,來到樂平,尚來不及休息,趙信便攀登上樓,巡查防守情況。

    關峻將這大半個月下來的動靜,盡數匯報給趙信。

    期間,張揚將穆順換了,吩咐楊醜作統兵大將,帶良將數十人,引兵四萬,先後對樂平城發動猛烈進攻!

    楊醜令兵攻城,足足攻了七次,雙方損失甚是慘重,樂平城上的守軍,也僅剩不足萬人。其中還有兩千多,是關峻臨時在城中招募的新兵,僅僅經過十五天的訓練,便匆匆投上戰場。

    起初,關峻招募了五千新兵,經過幾次戰鬥,已不足兩千三,可見戰事之嚴峻。

    這個楊醜是何許人也?

    趙信在腦瓜子裏搜索,思索半天也未想起,不過倒是聽過這個人,好像是最後背叛了張揚,具體何去,已然不知。

    “主公,楊醜大營就紮在城外十裏處,其營寨搭建,頗有章法,進退有據,暗含軍陣,某不敢擅衝之。”關峻麵色凝重道。

    在趙信眼中,成長潛力最大的,便屬關峻。有個詞來形容關峻最為合適不過,那便是大有可為!

    自關峻跟在自己身邊,人狠話不多,該上上,該走走,腦袋清晰,非常有魄力,至少,具有獨當一麵的性格要求!

    也許是有意考驗關峻,趙信笑著問道:“興平(關峻字),眼下楊醜布陣於城外,某想在曹操趕來之前,虛弱楊醜所部兵力,你可有和主意?”

    “主公!眼下我軍有兩千多新兵,戰鬥力並不高,除去其中兩千多傷卒,可用之人,不足五千。我軍與城中,可借用城池堅固之利,抵擋敵軍!如若出城,則無優勢可言。還請主公三思。”

    趙信嗬嗬一笑,循循善誘道:“楊醜可知我軍虛實?”

    “自然知道!”

    “那你說,楊醜會以為,我們會偷襲他軍營嗎?”

    “主公的意思是?”

    ……

    一番商議,已至後半夜,商議停當,關峻甚是佩服,拱手道:“此計甚妙,峻願為先鋒。”

    兩日後,晚間子時,淩晨時分,天色烏黑,冷風嗚嗚,霧氣重重,樂平城門悄悄打開,噠噠的沉悶聲發出,眯眼看去,濃霧之中多有戰馬影子穿越而過。

    楊醜大營,士卒們安睡軍帳之中,營寨周遭巡邏的士卒,三五成群的躲在擋風的地方,嘶哈著雙手。

    一頭領模樣的人,冷很道:“那樂平城中守軍不過萬餘人,還有一半是些新兵傷兵,他還有膽子趕來偷襲?楊將軍真的是太小心。”

    “哎,還是我等運氣太差,恰巧是這等濃霧天氣,冷風刺骨值勤,著實冰凍難受。這鐵製武器碰都不想碰。”

    ……

    在這些士卒議論之間,其身後慢慢走來諸多黑影,像是索命的厲鬼,悄無聲息慢慢靠近著眾人!

    “噗嗤!”

    “噗嗤!”

    未等這五人巡邏小隊反應過來,便紛紛被匕首割開了喉嚨!

    “速速清理瞭望台。”為首一人,低聲喝道。

    身後隊伍逐漸散開,各自奔赴瞭望台而去,借著濃霧的掩蓋,精銳士卒嘴銜匕首,棉布裹著腳底,無聲無息的往瞭望台上攀登而去。

    關峻爬至瞭望台之上,見那巡守士卒正靠在木板夾角,抱著胳膊在那打盹,咧嘴一笑,猛然躍進台內,寒光一閃,便將那士卒喉嚨動脈整齊割斷,那士卒睜開眼睛,想要大喊出聲,然喉嚨被割,想要喊的話,剛到脖子便泄了氣。

    關峻咧嘴一笑,接著瞭望台往城頭上看去,霧氣太重,根本看不清!

    低罵一聲,下了瞭望台,引著兵馬緩緩靠近到寨樓下,不多久,後方士卒便是抬著攻寨雲梯,輕聲輕腳搭在牆體之上,關峻帶頭往上攀登,一切在無聲中,慢慢進行著。

    一路有驚無險,關峻第一個攀上寨子,剛好見一兵卒站起身來,那兵卒詫然無比的看著關峻,愣在當場,嘴巴一張欲要大喊,卻是被關峻一個箭步衝上,當場被砍下頭顱!

    鮮血濺射在其身側一名士卒臉上!

    那士卒本來臉蛋被凍的發麻,忽然被一彪滾燙的熱血濺了一下,打個機靈便睜開了眼睛,恰巧關峻正在幫忙讓後麵的士卒攀登上城,並未看見那士卒!

    那士卒大喝一聲:“敵襲!敵襲!”

    關峻聽得叫喊聲,立即回身,手中冷豔鋸已然將那士卒頭顱斬下,但為時已晚,城頭上的守軍已然醒了過來,也盡皆看到剛剛從各垛口攀登上來的趙信士卒!

    大喊聲一聲接一聲,關峻也再無顧慮,踢開纏在叫上的棉布,高舉冷豔鋸斷喝道:“殺!!!!”

    寨子上廝殺聲頓起!

    隻是關峻引兵偷襲在前,城頭上守軍不知登上城頭的敵軍有多少,驚慌失措,眼前這群敵人猶如天降,戰意全無,心中膽怯,關峻猶如神助,引著士卒將寨頭之上的敵軍盡數趕下寨子。

    關峻帶頭衝下寨子,大吼道:“打開寨門,迎接十萬大軍進寨!”

    寨門剛剛打開,寨子東西南三方亮出密密麻麻的火把光芒,鼓聲打造,人生鼎沸!

    寨內一小校聽那關峻大喊十萬大軍,慌得一個趔趄,急忙往楊醜寨中奔去,剛好與楊醜撞在一處!

    楊醜舉刀欲要就要將其斬殺,其急忙跪地道:“將軍,是我,是我啊!我是聶禸啊!”

    “你不去抵擋敵兵,來此作甚!”楊醜放下環首大刀,斷喝道。

    聶禸驚慌道:“將軍!寨門已被衝開,敵軍足有十萬大軍啊,眼下隻有北門尚未被包圍,還請將軍速速撤兵啊!”

    “什麽?那關峻何處來的十萬大軍!”

    聶禸情急之下,隻想說服楊醜帶著自己逃命,當即道:“定是那袁紹出兵相助也!”

    楊醜大怒,眯眼往四周看去,果其不然,霧色之下,東西南三麵,火光腰眼,喊殺聲震天,心中焦急,當即道:“傳我軍令,全軍往北門速撤!”

    軍令已下,混亂之中,士卒爭相丟掉武器,因霧色太濃,看不見敵人,隻聽四處喊殺聲,慌忙往北部而逃,關峻引兵在後追殺,砍翻敵兵無數。

    實在來不及逃脫者,隻得抱頭趴在地上,等著招降!

    且說楊醜在數百護衛的保護下,一路往北麵衝去,半個時辰之後,依稀之間,卻見前方十米外,站著一個人,隻見人影,不見麵目。

    不禁停下腳步,叫身邊聶禸上前去探究竟是何人,未等聶禸糾結完到底去不去的時候,那道騎馬人影已然走到近前,實現逐漸清晰,聶禸指著趙信驚慌吼道:“趙!趙!趙信!!”

    聽得這話,趙信咧嘴一笑,道:“楊醜,今日合當你死!”

    說完,趙信便是猛然一夾馬腹,直取聶禸,聶禸長大嘴巴,喊著“我不……”

    聲音未出,已被趙信一槍戳中心口,當場斃命!

    此時左右兩側衝入數百人,對著楊醜所部便是一番衝殺!

    方才楊醜見趙信出招,心中頓知,自己不是其對手,但其出手目標卻是聶禸,楊醜不禁心生慶幸,急忙趁著混亂之時,駕馬而逃。

    楊醜逃離之後,其麾下未能及時逃走的兵馬,也盡數歸降!

    趙信、關峻,領著五千士卒,押解著八千降卒,返回樂平城,大獲全勝!這些個降卒知道己方三萬兵馬敗於五千兵馬之手,著實可恨,隨後又滿心服氣。

    消息傳到楊醜耳中,楊醜又羞又氣,怒道:“聶禸死不足惜,縷縷誆我,致我做出如此不智之舉矣!”

    楊醜身側一名叫楊崢的人,乃是和楊醜同村人士,頗有頭腦。

    楊崢道:“將軍,那穆順死戰而敗,仍被張揚剝盡官職,囚禁於府,若將軍就此回去,隻怕結局不善也。”

    “汝有何言?”楊醜方才戰敗,心情不好,言語之間,也未多有尊重。

    楊崢也不在意,眯眼道:“將軍,或可先行撤入壽陽,以待時機。某聞之,陳留曹操出兵,不若將軍先占壽陽,待得曹操歸來,歸順之,在曹公麾下,必得重用。”

    楊醜眯眼道:“若如此,何不就此歸順趙信耶?”

    楊崢搖頭,道:“非也!趙子麟此人嫉惡如仇,愚忠大漢,得罪各路諸侯,何其之多!公孫瓚、劉虞、袁紹、曹操,其得罪了個便,自保尚且難說,何提逐鹿九州呼?將軍在其麾下,能有何出路耶?”

    楊醜擺手道:“某心中自有計較,汝不必再言。”

    楊崢笑著閉上嘴巴,嘴上答應,心中自有所想。

    且說趙信此番設計,趁著大霧天氣偷襲敵寨,須做聲勢,竟真的把楊醜此人給嚇的跑出大營!五千人,俘虜八千人,拔掉敵軍營寨,殺敵近兩千人,繳獲糧草、軍用輜重不知幾許。便是張揚辛辛苦苦從晉陽運來的五十輛投石車,三輛攻城車,皆被趙信所俘。

    因士卒氣力有限,趙信便下令,隻運十輛投石車和三輛攻城車,其餘四十輛投石車,盡皆將之燒毀!

    楊醜所搭建的大寨,被大火付之一炬,燒到一半,天降大雨,將大火澆滅,但也不能住人了!此番交戰,楊醜可謂是敗的一塌糊塗!

    楊醜撤回壽陽的途中,再籠殘兵萬餘人,撤至壽陽城下,大呼叫守將開門。

    守將名叫戚稚,字振江,壽陽人士,擅使一柄開山斧,曾因其十五歲之時,怒斬下山虎而勇名聞於郡裏,得丁原賞識,辟為帳前令。當時丁原帶著呂布,並宋憲、後續、侯成等健將出征董卓,本要帶戚稚追隨,但戚稚卻感風寒,丁原不忍讓其出征,故而將其與張揚一同留守於晉陽。

    丁原被呂布所殺,當即豎起複仇大旗,卻被張揚反駁,張揚道:“眼下呂布叛變,宋憲、侯成等健將盡皆投靠董卓,雖戚稚你武力足比張文遠,但我並州兵馬損失慘重,若強行複仇,則毀民社稷也!望振江以並州萬民為念,待得修養聲息個一年半載,再行聯絡他路諸侯,一同伐董,此乃萬民之幸也。”

    那時張揚野心未露,戚稚便也是答應下來。因戚稚乃是一武將,尋常除了帶兵訓練,便無他事,卻是於一日偶然之中,聽得麾下士卒談起,那張揚竟然將丁原之子丁霽(虛構人物,未找到丁原之子性命)軟禁。

    戚稚大驚,連忙詢問是否屬實,那士卒也不敢確認,戚稚雖為武將,但其粗中有細,連吩咐心腹士卒前去探查,所得消息,果真屬實!

    戚稚當即召集軍中十多心腹軍官,一同前去張揚府邸要人,張揚卻道:“主公欲要在吾家中小憩,吾能拒絕耶?”

    戚稚自然不信,連叫要見少主丁霽,張揚卻是冷聲笑道:“振江,主公不願見你,還是請你回去吧。另外,主公有令,調你前去壽陽坐鎮,卸了帳前令一職。”

    “你胡說!主公豈會下如此之令!定是你威逼主公也!”戚稚身邊心腹小校怒指張揚道。

    張揚聳聳肩,未置可否,關上大門,也不管戚稚。(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