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雷霆出擊
字數:3545 加入書籤
張郃麵無表情的看著前方戰局,呢喃道:“主公,不知您的支援何時能到!”
關峻、魏烈二人已經統兵殺入城中,隻是入了城池,城內守軍已反應過來,在幾個副將的指揮下開始組建起有效的防守陣勢!
便是關峻、魏烈充作隊伍的前鋒獵刃,欲要撕開敵方的人海戰術,也非短時間內可完成之!雙方在城門甬道展開了拉鋸戰!
不過這正是張郃願意見到的,如果真的衝入城內,張郃一方兵力的缺陷將徹底暴露出來!兩柱香時間過去,土垠東門城門大開,其中衝出千餘人馬,直奔南門而來,欲要內外夾擊張郃。
張郃身邊護衛忙問道:“將軍,東門有敵軍!”
“何須慌急,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吾等報知遇之恩,在今日矣!”說罷,張郃一槍殺了鄒丹,雙手一抖韁繩,飛速而出!
十多個護衛見張郃衝了出去,眸中勇氣悍然翻湧,隨後嚎叫一聲,緊跟而出!
十幾個人,迎著數千敵兵衝鋒,這需要何等的勇氣!
兩方兵馬急速靠近,隻餘七八百步距離,忽然北邊人聲鼎沸,鼓聲大躁,眾人視之,為首者卻是那位身著藍白鎧甲,手提龍爪長槍,一頭烏黑長發束縛於腦後,跨坐踏雲火駒的趙信!
“趙子麟在此,何人敢與我一戰!”
土垠城內敵軍見了趙信,不禁為趙信身上所釋放的那股子英雄氣息驚詫,天地之間,竟有如此完美人物耶?
的確,趙信這個數據化模型,做的還是很成功滴,皮膚雪白,眸子閃亮,麵龐棱角分明,身材比例姣好,哎呀,誇不得……
“誰來與我一戰?”騎行在最前方的趙信,又是大喝一聲,其身後有八千多騎兵,這便是趙信這一年多來苦心經營來的戰馬,今日,他們經過訓練之後,終於是能夠投入戰場!
不動則已,動則擁雷霆之勢,刹那間毀滅一切,不容絲毫喘息之機!
趙信率先衝入敵陣,龍爪長槍上下翻舞,數個呼吸之間,已挑飛數人!其身後諸多精銳騎兵,悍然衝入敵陣!方才趙信衝擊點,正是敵軍騎兵的中間部位,可謂是攔腰而擊之,在趙信的帶領下,鐵流騎兵僅在半柱香的時間便將敵軍分作兩部,收尾不能兼顧也!
“趙信受死!!”敵軍騎兵將領郝?大叫一聲,駕馬直奔趙信,趙信不屑一顧,同樣駕馬而上,兩相交合,僅一招,趙信便是一槍挑飛了郝?!
反觀趙信胸前,也是多了一條長長的血肉外翻的傷口!
趙信卻是渾然不顧,掃視諸多敵軍,低喝道:“還不降耶?”
此時張郃也已殺到近前,呼哧呼哧的喘著粗氣,眼神擔憂的看著趙信胸前傷口,卻是並未說話。
一眾敵軍猶豫一下,便繳械歸降!
趙信吩咐張郃統兵五千入城助戰,自統四千兵馬,並六千多降卒於城外劄寨!
戰報傳到公孫瓚耳中,公孫瓚大怒,將戰報撕成個粉碎,怒道:“趙信如何欺我耶?”
“主公,眼下趙信已得土垠,兵力要道塞也,當可立即收縮兵力,死守城池,另調單經、田楷揮兵援救也!”堂下左右拱手諫言道。
公孫瓚當即應允之,照令行事!
冀州,信都,袁紹府邸。
袁紹單手撐頷,眯著虎眼道:“吾與伯珪,皆被趙信誆騙矣!傳我軍令,速速行軍,攻伐並州!”
“主公英明!那趙信盡出大兵,並州隻留黃叟小兒趙雲並三萬士卒守之,兵圍三麵,那趙子龍定棄城而逃也!”謀士許攸拱手逢迎道。
審圖卻道:“主公,來襲危急,公孫瓚必速調田楷、單經回援也,不若出兵先取青州。”
袁紹哈哈而笑,道:“青州暫且不急!那趙信忍耐如此之久,悍然動兵,誌在必得,若其殺了伯珪,單經、田楷必然投奔我也,青州之地,如探囊取物耳!眼下當趁趙信兵出在外,並州空虛,速襲之!”
說罷,袁紹便起身點兵,任顏良、文醜為先鋒,各統三萬精兵,先行開拔奔赴並州,自領五萬兵馬,居後統度。
……
原來,在袁紹與公孫瓚交戰之時,上官秋早已受降平崗城守將穆順!原來,那穆順被張揚流放之後,轉投公孫瓚,被任命為平崗縣史。
平崗城極為貧瘠,幾乎可以說是整個幽州最為貧瘠的地方,荒無人煙,隻有縣治府衙方圓十裏有所生氣,其縣總人口不足一萬人,乃是實實在在的小縣城!加之其又被長城棄於北麵!
穆順投效公孫瓚,根本未得重用,每日隻在城內巡守獵兵,心情大不舒服。上官秋幾次前去平崗,帶趙信親筆書信勸說之,穆順便答應歸降!
穆順歸降,更是告知上官秋一個天大秘密,那便是秦修長城背麵,有一豁口常年失修,甚是容易穿過,趙信便於暗中調集八千騎兵至平崗,連夜奔襲,直到張郃發動進攻,趙信趕到,雙方合力,就此拿下土垠!
拿下土垠之後,朱童統兵三萬兵馬至右北平,右北平被趙信、朱童東西兩麵夾攻,堅持五日時間,城門便破,殺敵兵四千多人,斬殺敵將張岢,降兵近萬,大獲全勝!
單經、田楷二將統兵而回,兵至右北平,見城頭上已豎起朱字大旗,甚恨之,便於城外連夜猛攻城池,攻伐三日,未得寸步之進!
袁紹兵出並州的消息,傳到田楷耳中,田楷計從心來,便叫來單經商議。
田楷道:“如今趙信連得右北平、土垠二地,吾二人欲要殺回遼西,如登天之難,不若兵出幽州涿郡、範縣,並州又有袁紹威脅,那趙信豈能不救?此正可謂是圍魏救趙之計!”
單經斟酌一番,心道也隻得如此,便拱手答應。
當日晚間,田楷留三千兵馬,於帳中繼續埋鍋造飯,自己卻與單經統兵離開大寨,奔赴青州而去。
時下,公孫瓚聚集兵力於遼西易京,築城圍牆,牆上有加樓十多丈,喚其做“易京樓”。樓中,積聚糧食三十萬石,兵馬足有七萬餘,做堅守狀!
趙信統兵將之圍住,一見士卒出入,便將之圍住,不殺不攻,隻等公孫瓚來救!(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