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賈探春的計謀

字數:3545   加入書籤

A+A-


    賈詡這可是要讓呂布做出更大一步的動作來了。呂布心下有些遲疑。

    賈詡說道:“君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們和長安已經撕破了臉皮,這個時候,君侯就是再把皇帝送回去,又能如何?”

    “還不如就照著現在這條路,一直走下去。長安能發布通令,說君侯挾持皇帝。君侯也可以發布通令,說長安挾持後宮。”

    “這隻不過是一場口水戰,最後天下人怎麽看,勝者為王。我們有皇帝在手,可比長安形勢好多了。”

    “針尖對麥芒爭鬥下去,最後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呢!”

    賈詡一番話,呂布恍然。如今皇帝在他們手裏,這就是最大的倚仗。

    秦真他們拿著伏貴人的雞毛當令箭,哪有他們皇帝在手,占了這麽大的優勢。

    無論怎麽樣,後宮都不可能與皇帝相提並論的。他們的形勢,還是比長安那邊要好得多。

    呂布說道:“但是長安那邊,兵力強盛,這是為我們所不如的呀!通令上也說了,如果我們不把皇帝送回,長安就要發大兵來征討。這樣,我們能與長安相抗衡嗎?”

    賈詡說道:“長安兵力雖強,但是那隻不過是董卓的舊部。如今他們是否全聽鎮國公秦真調遣,尚未可知。”

    “如果出征君侯不勝,我看,他們軍心必定浮動。這樣一來,秦真自己倒是危險了。所以,我看秦真未必就真敢興兵來犯。”

    “而我們這個時候,可以讓皇帝下旨,讓秦真前來覲見,並且歸順我們。如果秦真不聽,他就是違抗君令。難道他這是要做反賊?”

    “有了皇帝的命令在手,我們就是占住了無上的便利。那時候,就是伏貴人,隻怕也是要先倒向我們了。”

    “聽說伏貴人可是最得皇帝寵信,也是最聽皇帝話的。隻要秦真他們的行動稍一不順,伏貴人就會焦躁。她難道會一直聽任秦真那些人的擺布嗎?”

    “我們這邊,一切先機,都已盡在手中,馮翊侯為什麽還要怕長安呢?秦真,小小豎子,不足為慮。”

    呂布聽到賈詡這樣的分析,他是轉憂為喜,說道:“文若這麽說,我就放心了。我幾乎為秦真小子所誤。咱們這就借皇帝的名義,通令全國,斥責秦真挾持後宮,不尊帝命,妄圖作亂。看天下人到底會聽誰的。”

    賈詡點頭不語。

    雙方這就打起了口水仗。

    不要小看這些文牘往來,古人做事,無論實質上是為了什麽,口頭上,他們必定是要爭一個名義的正確性的。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師出無名的事,就算做出來,也得不到天下人的認同,會受到一致的譴責。

    呂布可不想弄到自己像董卓那麽聲名狼藉。

    他們這邊的譴責一出,長安那邊得到消息,伏壽又把秦真他們叫進去議事。

    “鎮國公,我們通令下達後,呂布那邊毫無動靜,如今他們又反過來指責我們無禮,還讓我們去歸順他們,讓我也是快點去和皇帝會合。這事,眼下應該如何處理?”

    伏壽說道。

    秦真道:“貴人認為,若是皇帝能夠自主,皇帝是會願意留在河東,還是會起駕返回京城?”

    伏壽說道:“這還用說,當然是返回京城。河東那樣小小的地方,如何能夠號令全國?”

    秦真說道:“這就對了,貴人都是這麽認為,皇帝難道還看不出這件事情的好歹來嗎,他又怎麽會發布這樣的通令,而自己甘願留在河東呢?這分明是呂布的矯詔,或者是,皇帝被呂布所脅迫。”

    “現在情形就是如此。貴人若是要去和皇帝回合。那以後,皇家遇事,還能夠自己做主嗎?”

    “不若此次,貴人就和呂布抗爭到底,一定要呂布把皇帝送回京城。則以後,皇帝還有臨朝親政的可能。否則,我看皇家大權,必定還是會旁落啊!”

    秦真這一番話,說得伏壽沉默不語,過了一會兒,她才重又說道:“一切誠如鎮國公所言,呂布無功無德,竟然敢於挾持皇帝,這就已經充分暴露出了他的狼子野心。若是皇家落於他手,以後皇帝必定淪為他的傀儡。”

    “為了皇帝,我也不能輕易向他妥協,必定要和他鬥爭到底。”

    “但是,呂布現在挾持了皇帝的大義,我們不聽皇命,便是逆賊,我也是逆妃。如此一來,我們便都是罪人,如何還有能力,去和呂布爭奪皇帝呢?”

    是啊,若他們都是罪人,她們憑什麽去和呂布爭奪皇帝呢?她們根本沒有這個權利,也沒有這個名分,隻能俯首聽命。

    賈探春這時卻說道:“這個也不然。呂布既然說讓我們去歸順皇帝,不若我們盡起長安之兵,前去河東。他不是想要我們歸順嗎?我們就可以先順著他的意,待大軍一到河東,攻下河東郡,那時候他們那些人,要怎麽發落,都是要聽我們的,我們如何還要歸順他們呢?”

    賈探春的意思,是她們將計就計,將大兵盡數發往河東。等他們大兵困住呂布,她們發起強攻,硬行將皇帝奪下。

    那時候他們兵強馬壯,呂布必不能敵。等到皇帝到了他們手中,呂布的命令,更不過就是一張廢紙,她們為什麽還要聽他的呢?

    這就是賈探春的計劃。

    伏壽聽了她的話,轉眼去看秦真,意是探問,賈探春說的這些,是不是真可行。

    秦真看伏壽如此,他便點頭說道:“三姑娘此計甚妙。呂布一定可以一手成擒。”

    伏壽看到秦真也這麽說,她便道:“那麽你們就依此行事吧!”

    眾人出來,賈探春頗不高興,明明是她提出來的這條建議,可是伏壽卻還要最後去征詢秦真的意見,這就是對她不太信任呀!

    可是這個時候,一切大事,最後真正拿主意,還是要有一個男人,出來做主。伏壽這麽做,也不能說她錯啊!

    賈探春是隻能在心裏歎氣,而不能說什麽。她應該怪的,是這個時代,是這個時代的風氣。她怪得了誰呢,怪得著伏壽嗎?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