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靜夜思的孤獨

字數:4832   加入書籤

A+A-




    韓父痛斥自己的兒子無能,不僅是因為兒子壓不倒一個比自己低了五個品階的縣尉,更是因為兒子沒出息的向自己告狀。韓父直言聖人收到了揚州知縣的奏折,誇其有恢弘之氣。禦史台也盛讚孟縣尉,每次進京述職時,其政績極為突出。

    韓父要其暫避其鋒芒,更讓其善待孟縣尉,揚州作為大唐的經濟命脈,富甲天下,治理好這裏就能得到一個好政績。才能重新回到中央,且帶著如此好的履曆。這才是目光長遠的做法。

    至於李白,韓父道:“寧可得罪孟縣尉。也不要得罪他!”

    韓父和李禕熟識,聽他口中提到這個人物,李禕隱晦地指出,這個人,似乎和皇室有關,並且明皇對他很感興趣!

    因此,韓父這才叫韓都督別打李白的主意。

    總之一句話,你小子在揚州好好呆著,別給老子惹麻煩!

    也幸虧韓都督沒動手,就他那點小蝦米,還不夠給李白下酒。再說,讓李白知道了是他使壞,按照李白睚眥必報的性格,管你是誰的兒子,太子也照砍不誤!

    砍完跑路就是,以唐代的信息傳播速度,李白怕是能跑到大食。

    李白對此並不知情,當他知道朝廷傳來的詔令,大唐子民應當對外來民予以尊重,即使是奴隸,也應該善待。

    李白猜想這或許有李唐皇室帶著一些鮮卑血統的緣故,更重要的是唐玄宗本人的胸懷氣度,繼承了太宗的心胸,這才造就了一個無比開放,繁華強大的盛唐。

    這種氣象極為難得,即使在現代,也沒有應用外國人做官的例子吧?

    不過自然,這是兩個時代,不能同日而語。

    李白得知這一消息,本來是要走的。

    但風寒愈加重了起來,李白在勸阻之下,隻得多留幾日。

    其實李白得了風寒有好幾日了,一直不見好。按照李白的意思,這點小感冒自己能扛過去,卻沒想更加厲害了。

    李白給自己開了方子,抓了藥吃著。

    孟縣尉打趣他,笑道:“大夫病了自己醫自己,也是少見。”

    李白不以為然,反而挺得意,道:“這就是大夫的好處,起碼自己不用拿診費。”

    話說回來,上次李白得了這麽重風寒還是在六七歲時,那時候記得母親急得不得了,青蓮姐也忙上忙下的不知做些什麽,李客也憂心忡忡,總之一家人都圍著自己轉。

    還是李客請了個胡醫,才治好了自己。

    胡醫說這是嚇掉了魂,先跳大神一般,給李白收了魂,再開了藥給李白吃,沒成想真的好了。

    李白想起現代也有過類似的經曆,不過收魂的是自己的爺爺……

    而這次,李白比較淒涼了,夜晚獨自躺在病榻上,想喝口水也隻能自己去倒。

    李白走到床邊的桌子上,倒了一杯水。喝過後回頭猛然發現透過窗子照在地上的月光,李白回頭看著窗外的明月,一首在現代幼兒園的孩子就能背出的詩就脫口而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1”

    李白如同被鬼魂附身一般念出這首詩,念完了鬼魂又離開軀體。李白身子一顫,感受到一股孤獨的寒意,回到榻上躺下。

    第二日,枕頭上一片淚痕……

    “孟不凡!”李白四處找著這小家夥,這小家夥和自己小時候一樣,就是不愛讀書,私塾先生一來就逃出去。

    李白四處搜尋著他,“孟不凡,你給我出來!再不出來,你的糖人就沒了!”

    一個孩子撅著嘴從假山走出來,摳著手低著頭。

    “去上課。”

    孟不凡哭喪著臉,“我不想聽那個老爺爺念經!”

    “不聽你就什麽也不會,你父親對你的期望就要落空了。”李白裝出一副遺憾的樣子。

    “我去……”孟不凡不情願地道,“我去就是了。”

    李白心裏笑道:“這小孩比我好對付。”也算他有自知之明。

    孟不凡跟著李白身後,一步挪一步地走著。

    “這麽不想上課?”李白帶著他走。

    “不想。”孟不凡猛然發現這不是去私塾的路,問道,“不是去私塾嗎?”

    “今日不去了。”李白笑道,“今日為我送行。我可是特意向你父親求情的。”

    “真的?”孟不凡驚喜不已,隨即又滿臉沮喪,“太白叔叔你要走了啊……”

    “嗯。”李白也有些舍不得這個和自己有些相像的小家夥。

    “我還會回來的。”李白笑嘻嘻地道。

    兩人來到大廳。

    孟縣尉和張若虛早就在那兒等候,宴席上擺了一堆好酒好菜。

    李白道:“少府你太破費了。”

    “為你送行嘛不是,快坐下吧。”

    李白抱著孟不凡坐下,道:“說,想吃什麽,叔叔給你夾。”

    “你真慣著他。”孟縣尉搖頭道。

    “太白年紀不小了,也該娶妻了。”張若虛摸著長須笑著說道,“看他多喜歡孩子。”

    孟縣尉點頭,“是該娶妻了。我聽堂兄說過,太白在金陵似乎有中意的人?好像堂兄還悶悶不樂,說是他更認為安陸的許家小姐和你更般配,還想著為你說這門親事。”

    “嗯,不過我中意的女子不喜歡我,喜歡另一人,算是為愛殉情了。”李白眼角閃過一絲黯然。

    “死了?”孟縣尉歎道,“可惜了,我覺得以太白的眼光能看上的女子,委實不多。”

    “我眼界哪有這麽高。”李白晃晃頭,笑道。

    “那不如再遂了堂兄的心願,去說許家那一門親事?”孟縣尉問道。

    “嗯,這門親事可以,許家也是出過一門宰相的,許圉師的孫女,也還配得上太白。”張若虛道,“想當年,許圉師和我也算是好友了,他的孫女嫁給太白,也是找了好人家。”

    李白苦笑搖頭:“我一個閑散子弟,哪能配不上人家。再說,我遊離浪蕩慣了。”

    “正因如此,你年紀不小了。才要安神落戶。”張若虛儼然以長者身份道。

    “不過,那個許家家主許厚延,許圉師老先生的兒子確實是一個不好相與的角色。”孟縣尉皺眉道。

    “聽說他就這麽一個女兒,很是珍愛這個明珠。”張若虛也道。

    “她不是有個哥哥?”李白問道,“那個許家家主還有個兒子吧?”

    “沒聽說過他有個兒子啊?”孟縣尉疑惑道。

    張若虛解釋道:“那應該是他收養的義子。”

    孟縣尉想了起來,“是有一個義子,模樣學識不錯。”

    李白打著心裏的小算盤,義子啊,好像那個家夥很不想我和許萱走在一起。

    不行,得快去!

    我詩集還在她那兒呢!

    “太白怎麽樣?”孟縣尉道,“我也可以去跟你說一說情。許厚延的五十大壽,還有幾個月就是,邀請了我去參加,堂兄也會去。”

    “他也邀請我了。”張若虛皺眉道,“不過畢竟我年紀大了,不想長途跋涉,就拒絕了。”

    雖說有幾個據說是早期的版本,但我想這個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就用了這個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