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詩人的意義

字數:4434   加入書籤

A+A-




    “倒也可以。”李皓嘀咕著。

    “太白,你是打算一輩子都隻是打理二伯的店鋪?”李皓看著李白依舊有些不求上進的樣子,掩蓋不住不滿的情緒。“你真個不想進入仕途嗎?你這樣的才華!”

    “父親留下的產業我不想放下。”李白道,“再說,我現在還不大想進入仕途。”

    “其實也不是不想進入仕途。”孟浩然笑嘻嘻地道,“太白,你想得和我一樣對不對?。”

    李白笑著點點頭。

    “你們倆太不懂珍惜自己的才華了。”李皓不懂他們想的什麽,但他了解孟浩然的為人。他不好說什麽打擊的話,隻是搖搖頭,“也罷,以後太白不要好高騖遠,以後你就會明白。別看我現在的官職小,可是官都是從小做到大的。”

    “我明白,兄長。”李白點頭道。

    李皓看著李白歎口氣,心知李白從小到大都是傲到骨子裏,道:“你不進入仕途的話,眼下就有一個難題。”

    “什麽難題?”李白問道。

    孟浩然也是一臉疑惑。

    “我聽說安陸的縣尉李令問,也有意追求許家的小姐。”李皓道,“按著許圉師兒子許厚延的性子,怕是更願意將女兒將給官宦人家聯姻。來鞏固許家在安陸的地位。”

    李白聽了表麵無所謂的樣子,自信滿滿道:“別說我還不一定追求許家小姐,我若是真想追求她,輪到到他們?”

    其實李白心裏有些犯嘀咕,才有一個義子,又來一個縣尉。這小妮子這麽搶手?

    李白眼下其實對許萱還隻是停留在有好感的地步,並沒有見到越小姐時那般心動。

    話說回來,李白去安陸也不過真是要了自己的詩集才是,真能否娶到許萱,李白心裏還不大在意。隻是在孟浩然等人的挑逗下,才真個有些上心。

    現在又聽聞這麽多人追求那個羞答答的小姑娘,心裏也起了一些爭強好勝的心思。

    李皓看不慣李白自小這般狂妄的樣子,斥責道:“少說大話,這不是小時候,你也該注意些才是。你以為許家小姐是醉春閣的姑娘,你一首詩就能勾搭過去?”

    李白無奈道:“兄長,我隻是說說而已,我對許家的小姐,沒那麽上心。”

    孟浩然卻像是個好鬥的公雞一般,“不行,必須追到手。”

    “李太白,錯過這個姑娘你會後悔的!”孟浩然道,“什麽縣尉,你能看著許萱讓他給娶了?”

    李白這幾日經常夢到那個嬌羞著借自己詩集小姑娘。人就是奇怪的動物,或許真的本來自己對一個人沒有什麽真正的愛意,但讓人說著說著,也漸漸有了好感。

    好像真有這麽一種感覺,是那種這人是我的了,其他人不能再追求的占有欲。

    李白眼下就有這種感覺。

    “太白,你也該想想自己的後半輩子了,也不能這麽一直居無定所的活著。”李皓趁機說出自己的教導,道,“如果你真的想娶許家的姑娘,我也會幫你,我李家的門楣,也不是什麽人都能進的,許家的小姐也是和你般配了。”

    李白思索良久,點點頭,“我會看著辦的。”

    “記住,有任何困難盡管來找我。”李皓道,“我李家的人也不是好欺負的。那李縣尉若是仗勢欺你,盡管找我說。”

    李白點點頭,道:“我記住了,多謝兄長。”

    “一家人客氣什麽。”李皓擺手。

    李白下了一個決定,以後還要或許多多拜訪這些豪門世族,畢竟他們的舉薦,在唐朝無異進入官場通行證。

    “有機會,還請兄長帶我拜訪這位韓刺史。”李白道。

    “好!”李皓笑著點頭。

    孟浩然微微搖搖頭,在李白身上仿佛看見了當年的自己。

    “太白,浩南有沒有帶你遊玩吳越?”孟浩然道,“聽說謝安的故居就在那裏,你不是最喜歡他?”

    孟浩南,即孟縣尉。

    “不曾去過。”李白搖頭道,“揚州那幾日不太平,孟縣尉事務繁忙,我也幫了一點忙。”

    “眼下距離許厚延那老小子的壽誕還有幾個月,你我再一同遊玩吳越之地如何?”孟浩然提議道,“我聽聞張老先生指點了你的詩作,我看看你有沒有長進。”

    “求之不得。”李白虛心求教。

    “我這兄弟作詩一方麵確實有天然之資。”李皓道,“隻可惜不能參加科舉。”

    “作詩又不是僅為了仕途。”孟浩然輕笑道。

    三人又聊了一會兒,李皓起身告辭,說自己還有公務。實際上,他是忍受不了兩個理想化的詩人在這裏暢聊自己的未來人生。這是一個無比現實的人,他的眼中滿是升官進爵的抱負。

    應該說這就是喜歡做官的兩種類型的人,一種是為了爬到高處,一種是為了天下蒼生。前者往往人脈非凡,懂得時宜;至於百姓,則是他們增加政績的籌碼。後者往往深受百姓愛戴,卻忽略了同僚,以至於不識時宜。

    孟浩然笑道:“你這兄長雖好,但和我們不是一路人。”

    李白也笑了,“我更希望自己是謝安那樣的人,剛才浩然兄說去遊吳越,何時動身?”

    “明日就去。”孟浩然飲了一杯酒。

    孟浩然感歎道:“你我都想和謝安一般,但缺少了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李白默然點頭。

    兩人第二日一大早啟程,直奔吳越會稽山,謝安出仕前就在此地隱居,時與王羲之等人交遊。

    會稽山陰,李白和孟浩然登上謝安的東山故居,站在高處憑吊這位他們心中的偶像。

    孟浩然隨即賦詩一首,李白聽出孟浩然詩中的蒼涼,那是久曆人生的心酸,這種詩,李白還寫不出來。

    “太白,你兄長那日暗指你心氣太高,不肯幹謁權貴,博取功名。”孟浩然的發絲被清風吹拂著,道,“可是就算幹謁了又能怎麽樣呢,你看我,活了大半輩子,依舊一事無成。”

    李白看著孟浩然眼角的皺紋。

    孟浩然心中的鬱悶似乎全被這山頂的清風帶了出來。

    “你說,你我這樣的人,是不是注定的在仕途的失敗者,才會寫下這些充滿牢騷的無聊的詩作來。”孟浩然看著李白道,“你說我們的詩後人看了會怎麽說我們?”

    “一個政場的失意者?一事無成的人?留下這些詩作有什麽用?”孟浩然質問著自己。

    “浩然兄。”李白看著無盡的遠山,神情有如被風化已久的雕塑,“留下這些詩作,就是留下我們自己。”

    “我隻希望你不要走上我的老路子。”孟浩然道,“這似乎是一個魔咒一般,我們這些人苦苦追尋的理想,總是追尋不到。我們願意為了這天下蒼生獻出自己的生命,卻沒人稀罕。”

    “有時候不知道自己在追尋什麽?低三下四地求著,也不行。我都懷疑自己還能不能進入仕途,我都想放棄什麽濟世救民了。”

    “不!”李白鑒定地道,“隻要我們還有這樣的理想,隻要還堅持著,我們的詩作才能發散出永久的光芒。而不是什麽破牢騷!”

    “這就是我們的意義,詩人的意義。”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