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追逐星星的孩子(5)
字數:9575 加入書籤
樂景決定要離開這個基地了。
他已經在這個地方呆得太久了。這裏是個很小的人類基地, 在其他地方, 一定還存在更多, 更大的人類基地。
他店裏的書,在這裏發揮的作用有限。他要去能發揮它們真正作用的地方去。
“我還會回來的。”樂景堅定地看著那些死而複生, 生機勃勃的孩子,笑著說:“在那之前, 你們要活著啊。”
季星用力點點頭,笑容中帶著蓬勃的朝氣:“我還沒有親眼看看星星呢!我要活著,活到可以看到星空的那一天!”
“我還要當飛行員呢!”
“我想看看未來是什麽樣的,所以我會努力活下去的!”
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著, 笑容裏閃爍著穿過陰霾的微光。
現實如此黑暗,夢想有什麽用呢?夢想還是有用的。
因為夢想有微光,能把現實給照亮。
而人類本身就是趨光的生物啊。
※
於是維克多再次變成黑龍,樂景和凱恩斯坐在龍背上,開始了他們的旅行。
按理說現在空氣中都是毒氣, 含氧量過低, 樂景是無法在地麵上堅持太久的。這時候就要感慨一下魔法的神奇了。
在凱恩斯的施法下, 樂景的頭部多了一個綠色半透明的氣泡,讓他就像帶了一個氧氣瓶一樣, 可以自如呼吸。
樂景聽凱恩斯說這是精靈用來水下呼吸的魔法,他猜測這個魔法應該起到吸收過濾的作用。
他也考慮過讓凱恩斯教給基地裏的人魔法。卻不知是基地的人沒有天賦,還是這個世界與魔法體係不共融, 基地裏的人沒有一個人能學會魔法的。對此樂景倒是有點遺憾。
坐在龍背上, 樂景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到那顆小行星對地球造成的可怖影響。
目之所及處, 全是死寂的荒蕪,黑色和灰色是主色調,偶爾出現幾塊鮮亮的顏色,也不過是還沒完全掉色的廢棄建築物的顏色。這是再逼真的災難電影都拍不出的死寂和荒蕪。這樣的景色看久了,有時候樂景都恍惚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後一個人類,那龐大的孤獨感能讓任何一個正常人逼瘋。所以有很多人挺過了最初的天災,卻沒有挺過天災後的孤獨。
樂景此行的目的地,是地球最大的人類聚集地。他不知道它在哪裏,隻從基地首領那裏得知是在東方——太陽升起的地方。
所以他一路向東。他不擔心找不到目的地,因為地球是圓的,隻要往著一個方向走去,他終究能找到他要找的地方。
然後在第三十天,他在荒蕪的廢墟上發現了一麵紅色的五星紅旗。紅旗迎風招展,像是一團不熄的火焰。
除了五星紅旗,還有星條旗,楓葉旗,米字旗……幾十麵旗子迎風招展,無比壯觀,無比震撼。
在他們之上,樹立著一個更大的旗子。藍色旗子上,白色的橄欖枝托舉著地球。
這裏就是樂景的目的地——地球聯合國的收容基地了。
這裏生活著來自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種膚色的人類。他們用著不同的語言,信仰著不同的宗教,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可現在他們聚集在這裏,用著一個共同的身份——地球人類。
人類是隻有在抵禦外敵時才會團結起來的可悲生物啊。
在樂靈的掩護下,他們沒有驚動基地裏的雷達和監控,悄悄降落了。
樂景輕輕拂去身上的風塵,讓凱恩斯收回魔法,然後向哨崗走去。哨兵在經過簡單的盤問,以及搜身檢查後,就放行了。
※
王磊是登記室的一名登記員。他的工作就是給流民進行信息登記,然後根據流民的個人信息給他們提供工作。如果有特殊人才的話要給上麵匯報,上麵會把他們分配到合適的崗位。
不過特殊人才很稀缺。如果在災難剛開始那幾年,基地的確收容了大批特殊人才。但是現在都二十年了,就算有什麽特殊人才流落在外也死的差不多了。至於災難後新長成的一代?外麵的人都快活不下去了,誰還有時間精力學習?
所以王磊已經有很久沒遇到過像樣的特殊人才了。
這天,他正百無聊賴的坐在桌前轉筆,就見一位東方人和高鼻深目的外國人走了進來。
東方人五官斯文俊秀,是典型的儒雅讀書人的形象,身上有很濃的書香氣,讓人很有好感。而那個外國人卻跟他截然相反。明明長相是他生平僅見的精致完美,簡直像是從電影裏走出來的。可是對上那雙暗沉的綠眸,王磊就覺得頭皮發麻,瘮得慌。
兩人之間唯一的共同點就是皮膚白皙細膩,體態健康,這在現在可不常見。就連王磊臉上都泛著營養不良的青白呢!而最讓他吃驚的是東方青年懷裏那隻油光發亮膘肥體壯的黑貓。這都什麽年代了,這兩人竟然還有多餘的糧食養寵物?
……也許是儲備糧?
東方青年臉上掛著讓人很有好感的溫和笑容:“請問是在這裏登記嗎?”聲音清冽,仿佛清涼的小溪流入幹裂的土地,讓人神清氣爽。
王磊回過神來,拿出一張登記表,首先是那位東方人開始登記。
先是一些常規的個人信息,在問道有什麽特殊才藝或者專長時,那個東方青年微微思考了一下,笑著回答:“大概是記憶力比較好吧?”
王磊抬起頭無語地看著這個青年,這算什麽回答?
“你的記憶力有多好?”王磊問。
青年笑容不變,風淡雲輕地回答:“大概能裝得下一個國家圖書館吧。”
王磊仿佛見鬼一樣瞪著他,他下意識問道:“你說什麽?”
青年把之前的話又重複了一遍,然後氣定神閑地開口問道:“需要我證明嗎?”
王磊點了點頭,目光中頗有看笑話的意味。在他看來,這個青年雖然看起來像是個讀書人,也許的確讀過幾本書,但是能記得住一個國家圖書館的圖書?這未免太荒謬了。
王磊見過不少這種人。為了讓基地領導更重視自己,有很多人恨不能把牛皮吹到天上去!現在,他也把這個青年和那些人歸為一類了。
“您給我提一本您看過的書,我可以背下來。”
既然青年都這麽說了,王磊就隨口說了一本他前幾天在基地圖書館驚鴻一瞥看到的一本書書名。這是一本有關機械製造的書,內容艱澀複雜,王磊看了開頭就昏昏欲睡,他敢說這是他見過的最深奧的書了。
然後在他幸災樂禍的目光中,青年吐字清晰地開始了背誦。
三分鍾後,王磊的表情已經開始有點驚訝了。
五分鍾後,王磊的表情開始往震驚的方向發展。
十分鍾後,王磊一臉不明覺厲,然後打斷了樂景的背誦,然後又給樂景提了一本高等物理書。
然後是一本詩集,一本哲學,一本生物書,一本地理書……
每一次青年的背誦都流暢極了,沒有絲毫停頓,仿佛這些對他來說不過信手拈來。王磊雖然聽不懂,但是他已經意識到了青年的不凡。
他的眼中再也不見對青年的輕視,後背不知不覺已經出了一身汗。這次他打斷青年背誦的語氣就禮貌多了,然後他讓青年他們稍等片刻,就去了內間,用內線給基地裏的生物科學院的院長撥通了電話。
在腎上激素的分泌下,他的心嘭嘭直跳,興奮的雞皮疙瘩都出來了。他有預感,也許他為人類發現了一個天才,一個天才中的天才。
※
許遠今年72歲了,已經是古稀之年了。他這一生,過的頗為坎坷。年輕時一心搞研究做學問,不通人情世故。盡管他科研能力高,可是在所裏不僅要不來科研經費,反而備受排擠。更甚者他的成果還要冠上別人的名字。如此,便蹉跎了大半生。他原本以為他這輩子也就這樣了,沒想到天降橫禍,一顆遠道而來的小行星讓整個地球人類文明毀於一旦。
災後幸存國家政府開始積極組織災後重建,流民安置工作。而許遠這個知識過硬的生物專家反而因此冒頭,成為被政府奉若上賓的特殊技術人才。並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來,他憑借自己的科研成果一步一步升遷,最後成為了整個聯合國生物科學院的院長。
這簡直像是一個絕佳的黑色幽默諷刺劇。可如果能選擇的話,許遠寧願一輩子碌碌無為下去,也不願生活在這看不見希望的末世裏。
接到接待室電話時,他正在研讀農學院最新的科研報告,新型實驗稻的高產量讓他興奮不已。聽到小王在電話裏說“發現了腦袋裏裝有一個圖書館的人才”“他給我示範背了很多書很厲害”,許遠無奈地笑了笑。
在他看來,那個年輕人不過是記憶力比較好罷了,也就隻能糊弄糊弄沒什麽文化的小王了,畢竟就算他背錯了小王也聽不出來。不過他也無意怪罪小王,畢竟是他之前交代的他,如果發現有特殊人才,一定要第一時間給他稟報。小王已經很久沒有上報給他特殊人才了,所以他就算去會會那個人也無妨。
如果他真的有幾分真才實學,那麽把他吸收進科學院也不錯。而且說不定他懂得的知識能稍微填補一下科學院目前的空白領域呢——他不無樂觀的想。
今時不同往日啊。想起這些年的科技發展,他隻能搖頭歎息。他可以說,現在的科技水平整體倒退了四十年,在某些領域,更是倒退了一百多年。
末世前的很多各行各業的人才在末世後反而沒有了用武之地。因為在現代社會中的精細分工下,沒有任何個人知曉維持社會關鍵過程運行所需的足夠知識。即便工廠裏一位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幸存下來,他所了解的也僅僅是他本人工作的細節,對廠裏其他工人所掌握的、為維持生產不可或缺的知識甚至可能一無所知——更別提如何開采礦石和煤炭資源、製作數控機床和模具和提供讓工廠運行的電力等技術問題了。
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那些最顯眼的技術僅僅是冰山一角。就連一個小小的螺絲釘,那也是經過工業社會數百年發展而誕生的流水線標準產品。如果無法建立標準生產流水線,僅靠人力打磨,中間產生的細小誤差足以讓一架飛機墜毀。
所以聯合國政府現在做的就是盡量尋找位於各行各業各個崗位的特殊人才,把他們組織起來,把他們所懂的知識整合起來,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不得不說成效緩慢。而且大批人才的死去和資料的損毀已經造成了基地內部的知識斷層,不僅對基地建設產生巨大阻力,還將深刻影響下一代的教育。
在現代社會,一個人才的培育要經過十幾年的基礎教育和至少四年的高等教育。在這期間,他們將學習各個領域的基礎知識。不要小瞧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知識,那是整個人類幾千年文明的結晶,也是一切科學的基礎。也隻有打牢了基礎,人類才有更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可是在大災變後的現在,基礎教育的缺失和空白是影響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根源。
他們雖然從一些幸存的圖書館裏搶救了很多書籍,一些僥幸還在運行的電腦硬盤裏也儲存了很多知識。
但是,這些知識的呈現方式無疑不利於一個從零開始的社會。一個普通人怎麽能看懂一本生物書上的專有名詞和定義?一個不懂外語的教授如何來研究一本外語書籍?一個物理學家難道能讀懂一本地理典籍嗎?
這些書和論文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以讀者已經掌握了部分基礎知識為前提寫就的,可如果他的讀者不具備相關基礎知識,那麽這些知識就形如廢紙。
而那些目標受眾為一般讀者的書籍?許遠幾乎都想笑了。那些教你如何管理企業,提高情商,如何掙錢的書,在現在就是廢紙。雖然也有一些科普類的書籍,但是它們往往寫的太過淺顯,起不到完善基礎學科知識的作用。
而這僅僅隻是基礎學科的損失。高等學科的損失同樣令人心驚。且不說有多少人才天才在災難中喪生,就說那些高深的研究成果以及前沿知識,他們被秘密保存在專門的期刊網站服務器裏,有的甚至以文稿的形式被鎖在保險箱裏,然後海嘯,火山爆發以及地震,暴風雪等自然災害後,它們就再也找不到了。
有時候許遠也忍不住想,要是有一本能夠完整記錄地球所有學科的基礎乃至高等學科知識的書籍該有多好呀。隻要看完這本書,任何人都能明白一個學科的精髓,就能立刻投身於科學建設中去。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是異想天開了。災難前是沒有人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做這些,而災難後他們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他的胡思亂想下,很快就到達了登記室,那位小王電話裏提及的“天才”就端端正正的坐在凳子上。
見到他來,小王立刻起身讓座,他也沒推辭,直接在小王的座位上坐下,這才看清這個青年的長相。
看起來是個好苗子。
許遠很滿意他身上的書卷氣。有句話說得好:“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讀沒讀過書,是能從氣質上看出來的。
許遠首先開門見山問道:“年輕人,我聽小王說,你的腦袋裏裝了一個國家圖書館的圖書?”
樂景先問:“您是?”
許遠回答:“我是聯合國生物科學院的院長,許遠。”
樂景又問:“無意冒犯,請問您在生物科學院是那個可以說得上話的人嗎?”
話裏雖然說是無意冒犯,但是樂景這話可以說的上是挑釁了。許遠對他印象再好此時也有些不悅了,“我認為這跟我們的談話內容沒有任何關係。”
樂景搖了搖頭,認真地說:“有關係的。”他指了指自己的腦袋,“這裏儲存著人類幾千年文明的結晶。而我隻交給那個說一不二的人。”
這句話實在是太狂妄了。狂妄的幾乎有些可笑了。許遠也真的笑出來了:“年輕人。”他好心勸誡道:“做人還是謙虛一點,腳踏實地一點為好。太狂妄的人一般沒有什麽好下場的。”
他這一生見過的人不知凡幾,可是越是狂妄的人越是沒有什麽好下場。不論在哪個國家,人們都更喜歡謙虛的人,而不是一個自大狂。
青年不為所動,在許遠看來有些執拗地說道:“您可以盡情考驗我。”
許遠笑了笑,在他這個年紀,早已見過各種各樣的人了,所以對於青年的執迷不悟也並不以為忤。
他隨口問了他一個生物學問題,讓他驚訝的是青年對此對答如流。
許遠不由稍微調高了對青年的評價。因為剛剛那個問題已經頗有難度了,青年能回答出來,起碼證明他具有一定的生物學科知識。
然後他又問了青年一個更有難度的問題,這次青年還是流利的回答了。
而接下來的幾個問題,青年都回答的宛如教科書般完美。
許遠這下真的徹徹底底的震驚了。他才多大?看起來不過二十幾歲罷了!可是他的學識卻絲毫不遜於他!
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天才!而對於天才,人們一向是寬容的,許遠也不例外。他已經原諒了樂景的“狂妄”,認為這是天才普遍具有的持才傲物。所以他和藹地對樂景說:“我就是生物科學院說一不二的那個人,你有什麽要求可以盡管跟我提,能滿足你的我們一定會滿足你。”
誰知青年卻搖了搖頭,說:“您剛才問我的都是生物學問題,我也可以回答您其他學科的問題。”
他都這麽說了,許遠就試探性的提了一個最近物理科學院那邊的前沿問題,他本意是想為難一下這個年輕人,讓他能夠沉穩一些。誰知道就連這個問題青年都不假思索的張口就答。
雖然是不同的學科領域,但是許遠出於科學家的敏銳直覺,幾乎是立刻就意識到了這個回答裏麵蘊含的技術含量。
他的表情立刻就嚴肅起來了,他馬上用座機叫來了物理科學院的人。
然後物理科學院的人臉色發青地用電話叫來了地理科學院的人。
然後是醫學院的人,工學院的人,數學學院的人……
這間不大的登記室裏很快聚集了來自各個領域的頂尖科學家,甚至都有些擠不下了。他們爭先恐後地向坐在中間的青年提出各種刁鑽難題,千方百計想要把這個青年難倒。
然而這個青年的大腦真的好像如他宣稱的“儲存著人類幾千年文明的結晶”一樣,無論對怎麽樣的刁難他都對答如流,他甚至還輕鬆地解答了很多困擾各個學科科學家許久的難題!
到最後,包括許遠在內的所有人都難掩敬畏的看向樂景,這已經不能用天才來形容了!
怪物,是一頭徹頭徹尾的怪物!
如果不是科技還沒發達到那種程度,他們甚至都要懷疑他是不是個智腦型機器人了!
樂景平靜地看著眾人敬畏的目光,給出了注定不會被眾人相信的解釋:“我不是天才,我隻是人類文明的搬運工罷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