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顏如玉之忘江湖

字數:4395   加入書籤

A+A-




    天寶元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讚,玄宗重新看了李白的詩賦,這才對其天馬行空、大鵬展翅、氣勢磅礴、自然奔放的詩詞有了仰慕之心,便重新召李白進宮。

    此時此刻,李白正與林恪兩人於南山下把酒言歡,那一紙聖旨並未讓李白有多麽開心,相反,連眼都未抬一下。

    他便讚歎道:“白兄當真是不為五鬥米折腰。讓林某佩服佩服。”

    “哎!”李白揮了揮手,麵上一副毫不在意的表情,回道:“林老弟這話不對。”

    “哦?”他挑了挑眉,“有何不對?”

    李白便傾身上前,故作神秘道:“林老弟你有所不知,這玄宗啊、還有那些達官顯貴們啊,你就不能慣著他們!”說罷,喝了一口美酒,咂了咂嘴,“他們欣賞你的才華,你便要端著!否則,他們便會不屑一顧的將你棄之敝履。”

    “嗯?”他皺了皺眉。

    這還是他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於是心裏卻開始擔憂起來。

    這個李白……實在是有些太桀驁不馴,隻怕在朝為官後會四處碰壁,樹敵無數。

    於是,本著好心,他提醒道:“白兄,一旦入朝定要格外小心啊!”

    “無妨!無妨!”李白端著酒杯敬了一下天,“若有不順心離開就是!天大地大,難道還沒有我李白容身之處?!”

    他一聽,一愣。心中突然佩服起這個人來,原來這個世上真有視金錢、權利為糞土之人。怪不得他的身上能散發出那樣純正的‘氣’。

    他便笑了笑,同樣飲下美酒。

    三日後,李白重新回歸長安,他應邀不好推辭,便陪同一起回歸。

    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並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這樣的殊榮,自大唐以來唯他一人。

    賀知章得知後,更是喜笑顏開,在朝堂上看著自己欣賞之人終於得到了玄宗賞識,興奮之情無以言表。

    而玄宗也是在朝堂上尋問李白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整個時局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引的所有人頻頻側目。

    玄宗更是大為讚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專職為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玄宗左右。

    自此以後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必命李白侍從,命他賦詩紀實,將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示。

    但是,卻未記功。

    李白倒也不在意,更是將他引薦於賀知章,三人同樣的不拘禮法、豁達淡然、一見如故,並以賀知章為大哥,李白為二哥,他為三弟,稱兄道弟,活的好不瀟灑自在。

    隻是,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豔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而他……

    他以為他留在宮中可以時常見到她,卻未料到,這後宮深似海,她便這樣沒了音訊。

    多少年的時光荏苒,他將思念狠狠壓在心底,借酒消愁。

    那賀知章到底是過來人,看出了他心底的哀愁,便說道:“天涯何處無芳草,林老弟,逍遙快活一生才不妄白活這短短幾十年。”

    他便笑了笑,道:“大哥,您有所不知。我們妖一旦愛,便是一生一世一雙人。”語閉,再次暢快痛飲。

    賀知章便歎息一聲不再言語。

    天寶二年,李白四十三歲,已到不惑之年。

    初春,玄宗於宮中行樂,李白奉詔作《官中行樂詞》,賜宮錦袍。

    暮春,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與楊玉環同賞,李白又奉詔作《清平調》。

    這一次,因為事先得知玉環也要出行,他便央求了李白帶他同去。

    李白拗不過他,於是隻好將其係於腰間,卻是萬般囑咐道:“千萬不可造次!”

    他便發了毒誓。

    “你說你這隻妖愛上誰不好,偏偏是玄宗皇妃。”

    但是,雖然是萬般不情願,李白卻還是帶著化了真身的他參加了賞花大會。隻是,這一次,卻是真真正正傷了他的心。

    他看到玉環濃妝豔裹、珠圍翠繞的陪伴在那個年過半百的老頭身邊,每一顰一笑都是將滿城綻放的牡丹比的失了顏色,卻是為了取悅那個君王。

    他的心在滴血,何時他心中那個高傲的姑娘竟然會變得這般風塵低賤?!

    到底為了什麽?!到底發生了什麽?!

    他有些顫抖。

    李白也感覺到了,用手攥住了他,然後輕聲說道:“早就勸過你不讓你來,你偏要來,看到這樣的場景你可否死心?”

    他沒有說話,他已然說不出任何話來。

    而楊玉環早就看到了李白腰間的那塊碧玉,隻是看到了又能如何?她現在的身份還能做些什麽?還能說些什麽?

    所以,她戴著厚重的麵具,極力演出他所有厭惡的表情。

    就讓他從此忘記罷……從此憤恨罷……

    相忘於江湖。

    回到了宮中,他宿醉了一天又一天,渾渾噩噩,竟是將所有修煉都拋之腦後。

    李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卻又不好說些什麽。大哥賀知章近日也是忙的不見蹤影,他便獨自一人離開皇宮,於長安街上無所事事的轉悠。

    隻是這一轉悠,便讓他發現國家在繁榮的景象中,正蘊藏著一層又一層深重的危機!

    那危機便是來自於最能夠接近皇上的專橫的宦官和驕縱的外戚!他們如烏雲一般籠罩著長安,籠罩著大唐,給李白以強烈的壓抑感。

    這樣的情景讓他看到了一個正在悄悄腐爛的王朝。

    於是,心中便有了敵意,漸漸的對禦用文人的生活感到厭倦,始縱酒以自昏穢。並與賀知章結“酒中人仙”之遊,玄宗呼之不朝。嚐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宮中人恨之,讒謗於玄宗,玄宗漸漸疏之。

    天寶三年,賀知章因病告老還鄉,舍宅為觀,請為道士,得到唐玄宗的準許。

    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賀知章,在離開長安時,受到玄宗非同尋常的禮遇,不僅詔宅名“千秋觀”和賜鏡湖“剡川一曲”,而且親自贈詩餞行,還令太子與在朝百官賦詩送別。

    對於賀知章的告老還鄉,李白不免因摯友的離別而感到惆悵,但天性樂觀的他在《送賀賓客歸越》的詩中卻還是以愉快的心情表達了對賀公的良好祝願: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在賀知章告老還鄉不久,李白放浪形骸的行為被翰林學士張坦所誹謗,兩人之間產生了嫌隙。

    朝政的腐敗、同僚的詆毀使李白不勝感慨。他便以一首《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表示有意歸山。

    誰料就在此時,倒被賜金放還,這令李白感到意外卻又在預料之中。

    天寶六年,李白與林恪二人至越中探訪賀知章,驚聞賀老已於告老回鄉的當年在家中病逝,李白懷著悲痛的心情,賦詩《對酒憶賀監二首並序》便一醉不醒,敗興而歸。

    而林恪一直悉心照顧左右,直到……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