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顏如玉之玄宗出逃

字數:4407   加入書籤

A+A-




    天寶十五載六月九日,潼關失守了。

    玄宗是從平安火得知的此消息。

    平安火是什麽?平安火就是烽火。自從安史之亂以後,玄宗特意從潼關到長安設立了烽火台,於每天傍晚,潼關燃起烽火,站在長安城的城門樓上就能望見,從而便知潼關今日平安無事。

    可是,六月九日這天傍晚,潼關已經失守了,平安火再也燃不起來。

    玄宗翹首東望,望了半天也沒有望到那熟悉的煙霧,這一下子,玄宗懵了。

    難道潼關丟了?!怎麽辦啊?!要怎麽辦啊?!

    於是,玄宗連夜召集大臣商量對策。

    這時宰相楊國忠卻做足了戲,他對著群臣痛哭流涕,道:“這十年來,不斷有人報告安祿山要謀反,可是皇上就是不信,結果落到今天這個地步,諸位同僚們,你們說怎麽辦吧。”一上來就直接把所有責任都推給了玄宗,以至於他自己先逼迫安祿山造反,再陷害哥舒翰出兵的事提都未提,全都一筆勾消了!

    那玄宗也是昏庸,被楊國忠這樣一說竟也覺得所有錯誤都是自己造成的,慌不擇路的樣子讓底下的人為之心寒。

    可是,楊國忠光是推卸責任還沒有達到他的真正目的!

    接下來,那楊國忠繼續說道:“陛下,事情到了這一步,還是暫時放棄長安,避一避風頭吧。”

    “避?!往那裏避?!”玄宗急切的詢問。

    “蜀!”楊國忠隻是說了一個字。

    楊國忠為何要說去蜀地呢?有三個原因。首先,蜀地是他楊國忠的勢力範圍。楊國忠一直擔任劍南節度使,蜀地算是他的老根據地了,便於他控製全局。

    第二、蜀地安全,四麵環山,易守難攻;另外,劍南節度使也是玄宗的十大軍隊之一,有三萬多士兵,暫時保一方平安不成問題。

    第三、蜀地自古號稱天府之國,比較富裕,完全能夠養活的了這群皇親國戚。

    而且,自從安祿山起兵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後,楊國忠就派人在劍南偷偷的增修城池,儲備物資,打算在自己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就跑到這兒來避難。

    沒想到現在不僅自己需要逃命,連皇上也需要逃命了,那之前的那些儲備就太有先見之明了!

    楊國忠一想到這裏,不禁為自己的小算盤撥的劈啪響而洋洋自得。

    玄宗聽後也覺得十分有道理,不斷的點著頭,誇讚楊國忠。

    群臣便唯唯諾諾,什麽也說不出來。

    可是,就在這時,一個綠袍無魚袋的中年男子站了出來,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他緩緩說道:“請陛下即日招募城中敢死之士及朝官各率家僮、子弟出軍防遏。”

    玄宗定睛,楊國忠也定睛。

    他是誰?

    他便是當朝監察禦史高適!大敵當前,高適以一介書生之身憤然上覲提出不遺餘力、誓死守城的決心,當真是道出了大唐所有熱血男兒心中的痛!

    然而……玄宗卻猶豫了!

    逃跑還是守城,兩個辦法擺在眼前,生生要他在瞬間做出決斷!

    玄宗的汗緩緩滑下。

    他自己也知道,如若守城,那幾乎是可以認定為將所有生的後路都斬斷了!

    如若換到三四十年前,也許他玄宗還會有這個魄力與勁頭,但是此時已是天寶十五載了,他早已是個年過半百的老頭了,精神與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不再是當年那個拚命三郎李隆基了!

    所以,基本沒做什麽複雜的思想鬥爭,玄宗當下便打定主意了——跑!

    此決定一出,滿朝文武百官或搖頭、或歎息、或垂淚。唯有楊國忠一人笑的無比燦爛,道:“陛下,為了保證龍體的安全,不能這麽盲目的離開,不妨……聲東擊西!”

    玄宗一聽,立刻點頭,要楊國忠立馬拿出方案來。

    那楊國忠到底是偷奸耍滑之人,不見他在朝堂上有何作為,倒是這腳底抹油之事的壞水裝了一肚子。

    他便要唐玄宗聲稱兩日後禦駕親征,把皇宮所有的鑰匙都交給宦官邊令誠保管,還欽點三軍,打點糧草,做足了一套戲,就好像皇上真的要於兩日後出征迎敵一樣。

    一時之間,民聲赫赫,都以擁有這樣一朝君主而驕傲。

    但是,就在演完這場戲後,當天下午,玄宗就悄悄地從日常生活的興慶宮轉移到了長安城北邊的禁苑裏。

    到了禁苑,可就是禁軍駐紮的地盤了。

    晚上,唐玄宗命令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重賞禁軍,挑選了九百匹戰馬待命。

    第二日,天寶十五載六月十三日淩晨,蒙蒙細雨之中,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姐妹以及住在宮裏的皇子、公主、妃嬪和皇孫,還有宰相楊國忠、韋見素、禦史大夫魏方進和他們的親眷,以及高力士等等幾個親信宦官,在幾千禁軍的護衛之下,腳底抹油,順著禁苑的西門,逃了!

    可是,你唐玄宗逃就逃吧,好歹你一國之君將自己的家眷都安排一下。

    結果呢,除了他帶在身邊的那些人,剩下的誰都未告訴、誰都未提及,甚至連住在宮外的皇子、公主和妃嬪也都拋棄了,更不要說一般的文武大臣們了。

    所以,就在六月十三日當天早晨,文武百官還像往常一樣來上朝,直到宮門前,也都沒看出任何不對的地方,儀仗隊整整齊齊地列隊,甚至宮裏麵銅壺滴漏的聲音都能聽見。但是等到宮門一打開,裏麵全亂套了!

    隻見宮女們大呼小叫,四下亂跑,嚷嚷著“皇帝不見了!皇帝不見了!”這一下子,局勢立馬大亂。

    王公大臣們當下便知道是皇帝丟下他們跑路了,於是也趕緊收拾了細軟往外跑。

    偌大的長安城一時間卻是形成了這樣詭異的形式——城裏的達官貴人爭著往外跑,城外的百姓們爭著往城裏跑。

    話說為什麽百姓們要往裏麵跑呢?當然是趁亂搶金銀財寶呀。把王公貴族的宅第打劫一番還不算,有的人竟騎著驢子登上皇帝的大殿,整座長安城當真是一點王法都沒有了,看的讓人垂淚。(此曆史事件進行了各種文獻的參考)

    而李白與林恪二人卻是看著那城中的慌亂無所畏懼,泛舟於湖上。李白仰麵衝天,嘴裏叼著一根稻草問道:“林老弟,這長安就要亡了,今後你打算怎麽辦?”

    “長安亡不亡的又與我何幹?”他同樣坐在船上看著那雲裏的日頭,無論滄海桑田,這陽光……卻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暖。

    “難道你不想趁亂帶她走嗎?”李白繼續發問,卻也是將他這幾日的困惑問了出來。

    自那日長生宴回來後,林恪便再也不提楊玉環三個字,好似是真的將她放下了。但是他卻知道,什麽放下不放下的都是騙人的,隻是在見到她安好後放心罷了!

    “無需我帶她走。”林恪低下了頭,“那李隆基能在這種國破之時還惦記著他,帶她一同逃難便足以看出對玉環的真心。生在這樣的帝王家,真心最難得。玉環……她……”最後一句話卻是湮沒在了嘩嘩湖水中。

    李白知道,那最後一句話應該是——比起與他在一起,她與李隆基才更相適。

    “唉……”歎息一聲,李白默默無語。

    “哎?!”突然間,又好像是想到了什麽,李白眸子一陣靈光閃過,從小舟內彈坐了起來抓住了林恪的衣袖,笑道:“哎……要不……你來預言一下我這個窮酸詩人幾時會死?”(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