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二人的交涉

字數:8501   加入書籤

A+A-


    “……叫在下自卸河東守之職,歸還陰晉,且說服韓國歸還華崤之地以及函穀關……聽到這幾句,在下覺得沒有繼續往下談的必要了。”
    微微搖著頭,蒙仲用緩慢而冷淡的語氣打斷了魏冉的話。
    見此,魏冉也不生氣,輕笑著說道:“郾城君,倘兩虎相爭而不退,必然一死一傷,今我秦魏兩國,便是這兩頭猛虎也,若彼此肯各退一步,便皆相安無事,倘若不然,想來後果絕非你我所希望看到的……”
    “未見的。”蒙仲淡淡說了一句,但卻沒有後續,看上去隻是純粹為了頂嘴。
    魏冉笑了笑,負背著雙手在帳內徐徐走動,口中說道:“郾城君乃魏某所見過的最優秀的將才,似乎郾城君對在下方才所說有所異議,在下也不想與郾城君做口舌之爭,在下隻是覺得,我秦魏兩國在這打生打死,任由那個言而無信、背信棄義的齊國趁機吞並宋國壯大自身,甚至於借宋國的財富恢複當年對中原的稱霸,似這般,難道是郾城君所希望的麽?”
    “……”
    蒙仲一言不發地瞥著魏冉,旋即,他換了一個坐姿,身體徐徐坐直,雙手環抱於胸前,沉聲說道:“但穰侯提出的條件,恕在下不能接受。”
    不能接受,那就意味著有地談咯?
    魏冉微微一笑,旋即轉身麵向蒙仲,笑著說道:“談不攏,你我雙方可以慢慢交涉,隻要你我雙方能在某件事上達成一致……事到如今,我想你我雙方都應該承認,這場仗若再打下去,隻會令秦魏兩國兩敗俱傷。……我大概可以猜到貴國的想法,畢竟這場仗終歸是在我大秦本土作戰,無論怎麽想也應該是我大秦的損失更大,或許就像在下方才所言,秦魏這兩國猛虎若再廝殺下去,一頭叫做大秦的猛虎或有更大的可能會死去,而另一個叫做魏國的猛虎,則或有可能拖著疲憊而重傷的身軀苟活下去,大概郾城君與貴國都覺得,這或許就是貴國的勝利。可郾城君想過沒有,一頭疲憊而身負重傷的猛虎,縱使擊敗了另一頭猛虎,又如何能在群狼環伺下繼續生存下來呢?眼下,有一頭卑鄙狡猾的豺狼,正一邊啃食著山中雞兔,一邊窺視著兩虎相爭,試圖待填飽肚子之後,將那另一頭僥幸活下來的猛虎咬死,取代這兩頭猛虎成為山中之霸。……在這種情況下,縱使是那兩頭猛虎,也會暫時停止撕咬,甚至先聯手咬死那個垂涎他們山中霸王地位的豺狼吧?……野獸況且有這等智慧,更何況是人乎?”
    蒙仲環抱雙手注視著魏冉,半晌後微微吐了口氣,旋即微微皺眉問道:“貴國……不,穰侯竟欲再次與我魏國聯手增援宋國?”
    “不。”魏冉搖了搖頭,糾正道:“並非與貴國聯手增援宋國,而是聯手討伐齊國!”
    不錯,禍水東引,正是魏冉想出來解決當前秦魏兩國問題的辦法。
    你魏國有精力?打齊國去啊,西河郡才多大的地方?那麽大的一個齊國,你魏國不要?
    既然你魏國去打齊國了,秦魏邊境這邊你魏國是不是得消停下?
    顯然,蒙仲也猜到了這一點,饒有興致地對魏冉說道:“穰侯刻意提出討伐齊國,莫非是想教唆我魏國去打齊國,好去當那頭窺視兩虎相爭的豺狼?”
    魏冉搖搖頭笑著說道:“在下猜到郾城君會有所懷疑,是故在下方才便說,我大秦會與貴國一起討伐齊國!……這樣,郾城君總不能再懷疑我大秦的誠意了吧?”
    說到這裏,他一揮手,信誓旦旦的又說道:“……宋國乃魏國的盟國,此事天下皆知,齊國一而再、再而三地冒犯宋國,這既是挑釁郾城君,亦是挑釁魏國,公然破壞中原各國之間的安定,實乃罪不容赦!……鑒於齊國的罪狀,在下認為當給予齊國深刻的教訓,是故,在下願勸說我國大王,派我大秦的軍隊幫助貴國討伐齊國,郾城君可以放心,期間秦魏兩軍打下來的城池,皆歸貴國所有……”
    ……你倒是會慷他人之慨。
    蒙仲微微一樂。
    別看魏冉說得大義凜然,但蒙仲可不會輕易被他騙了。
    秦國要齊國的土地有個屁用?
    還什麽‘齊國公然破壞中原各國之間的安定’、‘罪不容赦’,破壞中原安定的明明就是你秦國!
    當然,想是這麽想,但蒙仲可不至於傻到將心裏話和盤托出,隻是淡淡問道:“這對貴國有什麽好處呢?”
    其實他當然知道這對秦國有什麽好處,無非就是魏國短時間內無力再與秦國開戰了嘛。
    “郾城君此言差矣,我大秦看重信義,最是看不慣那些背信棄義之輩……”在說這句話時,魏冉的語氣中微微帶著點情緒。
    很顯然,當初‘秦齊互帝’後,齊國自廢帝號還反過來號召中原各國討伐秦國,坑得秦國被五國討伐,這筆賬魏冉或許並沒有淡忘,隻是等著合適的機會再報複齊國。
    而眼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既能讓魏國的注意力轉移到齊國身上,還能報複齊國當年的……‘睿智’舉措,這豈不是一舉兩得?
    蒙仲靜靜地看著魏冉在那自誇,心中暗道:這可真是大哥奚落二哥,你秦國在這方麵與齊國半斤八兩好不好!
    但想歸想,蒙仲明麵上還是點了點頭:“穰侯所言極是!”
    聽到蒙仲認可自己的建議,魏冉臉上露出了濃鬱的喜悅,笑著說道:“既然確定了秦魏聯合討伐齊國,那麽接下來,你我二人就以這件事為基礎,來交涉一下……停戰的協議,如何?”
    先確定秦魏兩國聯合討伐秦國的大方向,然後再回過頭來討論停戰協議?怎麽看都有點像是……求同存異,厲害了。
    蒙仲暗自打量著魏冉,心下暗暗稱讚。
    魏冉確實很高明,他先不急著與蒙仲交涉割地的問題,而是先拋出了一個‘聯手伐齊’的大方向,一旦蒙仲接受他的提議,那秦魏雙方豈非就是一個戰壕的友軍了?哪怕接下來關於割地的談判無法達成協議,也不至於會弄到再次加促戰爭的地步——甚至於,考慮到‘秦魏聯手伐齊’,蒙仲理當放緩對秦國的攻勢,采取和平的方式,通過話術與秦國交涉。
    說白了,魏冉提出的這個‘聯合伐齊’的戰略主張,讓魏韓兩軍與秦軍一下子就打不起來了。
    說那個點,這讓蒙仲不好‘發飆’了,不好再放出‘你秦國不答應我就怎樣怎樣’那種狠話。
    不得不說,魏冉城府極深,運用策略極其巧妙,不愧是秦國的國相。
    ……被壓製住了啊,麻煩了……
    心中暗道一聲,蒙仲臉上卻不露聲色,點頭說道:“好,希望穰侯能提出讓我魏國認可的交涉提案。”
    “當然。”
    魏冉微微一笑,旋即忽然正色道:“在協商前,在下要重申一遍,郾城君自卸河東守之職,是我大秦與貴國談和的前提,其中包括郾城君不允許長期逗留河東,不允許指導、訓練河東魏軍,不允許派麾下的良將猛士駐軍河東,不允許主動率軍侵犯我大秦的國土……”
    “倘若是貴國侵犯河東呢?”蒙仲忽然問道:“也不能允許在下率軍支援河東?”
    魏冉皺著眉頭思索了片刻,這才說道:“姑且例外……”說著,他看了一眼蒙仲,旋即又補充道:“總之,郾城君不得踏足我大秦的國土。當然,這指的是兩國存在不和的期間,倘若在平時,我大秦還是很歡迎郾城君的……”
    “這太可笑了。”
    沒有理會魏冉的客套,蒙仲皺著眉頭說道:“穰侯的意思是,日後我蒙仲隻能率軍防守貴國的攻勢,卻不能主動率軍進攻貴國?天底下哪有這種道理?”
    魏冉被說得臉色有些尷尬。
    他必須得承認,這個條件確實苛刻了,可問題是,他實在是忌憚眼前這位年輕的郾城君啊。
    雖說三五年內,他可以用‘聯手伐齊’的建議騙魏國將注意力轉向齊國,甚至於,為了爭取時間,他支持魏國去攻占、消化齊國的城池,為他秦國恢複元氣爭取時間,可問題是這個辦法隻能治標不能治本,三五年後,最多十幾年後,秦魏兩國還是得麵對‘彼此戰略主張衝突’的根本問題,該打還是要打。
    而那時,眼前這位郾城君最多四十,依舊精力充沛,依舊還是他大秦的最強勁的敵人。
    似這頭猛虎,倘若能提前給栓上一條鐵索,那當然是最好不過——縱使難免會被蒙仲擊敗,但總好過被其反攻到國內腹地吧?就像這次似的,打到距離他秦國國都鹹陽隻剩百餘裏的地方,逼得他秦國差點就要遷都,多凶險!
    至於蒙仲會不會背信棄義,魏冉反而是不擔心,一來蒙仲本身信守承諾,二來此人乃名師聖賢之徒——即使蒙仲不為自己的名聲考慮,也得為莊子、惠子、孟子三位老師的名聲考慮吧?
    想要這裏,他咬咬牙說道:“隻要郾城君能答應,在下可以說服我國大王,將大荔、臨晉、元裏、合陽、少梁、籍姑等城皆割讓於魏國,從此與魏國以洛水、渭水為界……”
    這一番話,聽得蒙仲大感驚訝,連他都沒有想到,魏冉為了‘栓’住他,居然這麽下本。
    但仔細想想,蒙仲還是決定拒絕,畢竟一旦答應之後,他就太被動了——於他個人倒是沒什麽大礙,問題是日後魏國沒辦法拿他嚇唬秦國了。
    就像魏冉所猜測的,隻要一旦答應下來,蒙仲自然會守約,縱使他不為自己的名聲考慮,也絕不能有損他三位老師的名譽。
    想到這裏,他搖頭說道:“穰侯給出的條件,著實令在下……驚訝,但在下認為,我蒙仲的價錢,應該不僅僅隻是那幾座城池……”
    “再加上陰晉!”魏冉沉聲說道。
    “……”
    蒙仲微微一愣。
    他很驚訝於魏冉居然舍得放棄陰晉,要知道陰晉對秦國是非常關鍵的。
    首先,沒有陰晉,秦國就別想奪回華崤之地以及函穀關;其次,魏國得到陰晉之後,進攻秦國的路線就更加寬裕了,倘若說在沒有得到陰晉的情況下,魏國充其量隻能進攻西河郡,比如櫟陽等地,可一旦得到陰晉,魏國就能分兵攻打鄭縣,繼而突入驪邑、威脅鹹陽。
    但就像之前所說的,代價太大。
    想到這裏,蒙仲搖頭說道:“有人用狠狠一巴掌甩在我臉上,我卻不能甩回去,這不符合我的性格,在下很感激穰侯如此看得起在下,但……這個條件恕在下無法接受,在下最多隻能承諾,日後絕不主動進犯貴國,哪怕接到王令。”
    聽聞此言,縱使魏冉早已猜到蒙仲並不會答應,亦為之惋惜。
    他想了想說道:“這樣的話……陰晉、元裏、少梁幾座城我要收回……”
    聽到這話,蒙仲皺了皺眉,立刻打斷道:“穰侯,您知道在下出身宋國,現如今宋國正遭齊國進攻,在下心急如焚,但卻仍然留在此地,其中原因為何,我想穰侯應該會明白!”說著,他目視著魏冉,一字一頓說道:“這一切都是為了……對得起我此刻所坐的這個位置!”
    “……”
    魏冉深深地看了幾眼蒙仲,與後者對視了半響。
    半晌後,他緩緩地點了頭,沉聲說道:“歸還陰晉,日後秦魏兩國以洛、渭二水為界,十年內魏國不得侵犯我大秦,且郾城君終生不得為河東守,不得在大秦並未得罪魏國的情況下,率先攻打我大秦……”
    言下之意,即使默許了割讓大荔、臨晉、元裏、合陽、少梁、籍姑等幾座城池。
    總算是借機扳回來了……
    臉上不露半點端倪,蒙仲暗自長吐一口氣。
    大荔、臨晉、元裏、合陽、少梁、籍姑這幾座城池的土地合計有百餘裏,魏國拿下這片土地,就有機會北上奪回曾經被秦國占領的雕陰一帶,得到一大片適合放牧戰馬的土地,蒙仲自認為也算對得起魏國、對得起魏王,對得起一直暗中資助他的段幹氏一族了。
    至於歸還陰晉,這是必須的,畢竟陰晉對於秦國實在太重要了,如果他不歸還陰晉,秦國是絕對不肯與他魏國議和的。
    總的來說,這樣的談判結果還是讓蒙仲頗為滿意的。
    而魏冉,此刻亦是暗自鬆了口氣。
    不可否認,他秦國這次確實是付出了很大代價,可這也沒辦法啊,畢竟眼前這頭猛虎近段時間的反常實在太嚇人了,魏冉生怕對方把對齊國的恨意撒在他秦國身上,還是趕緊想辦法讓這家夥回方城郡才是當務之急。
    至於割讓的土地,他秦國日後遲早會拿回來的——魏冉就不信魏國還能冒出來第二個郾城君蒙仲來!
    “……韓國那邊,我希望郾城君助我拿回華崤之地與函穀關。”
    與蒙仲談妥之後,魏冉又提到了與韓國的交涉。
    從他在暴鳶並不在場的情況下與蒙仲協商華崤之地與函穀關,就可以看出他根本沒把韓國放在眼裏——當然,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
    蒙仲想了想,說道:“華崤之地可以歸還,但函穀關……韓國希望得到一個保障,這是在下曾經答應過暴帥的。”
    關於這件事,蒙仲早就跟暴鳶商量過,歸還華崤之地並不是不可以。
    畢竟在歸還陰晉的前提下,韓國縱使得到了華崤之地也守不住,既然如此,還不如賣秦國一個人情,退而求其次將函穀關捏在手裏。
    至於韓國能否守住函穀關,蒙仲表示我隻能幫到這一步了。
    聽到蒙仲的話,魏冉考慮了片刻。
    平心而論,韓國占據函穀關,其實魏冉一點都不懼——韓國敢打出函穀關麽?在沒有魏國幫襯的情況下,諒韓國也沒有這個膽量!
    至於作為秦國最大敵人的魏國,未來幾年乃至十幾年內應該會忙著攻略齊國、消化齊國的土地,自然沒閑工夫再進犯他秦國。
    在這種情況下,暫時讓韓國占據函穀關,其實沒什麽關係。
    唯一的問題是,天下人都知道函穀關是屬於他秦國的,函穀關相當於秦國的顏麵,如今這顏麵被韓國奪去了,這總歸不太好。
    想到這裏,他對蒙仲說道:“函穀關乃我大秦的顏麵,倘若任其落在外人手中,舉國上下的秦人都不能認可。倘若韓國需要保障,我大秦可以在函穀關以東十到二十裏處再修建一座關隘,將其交予韓國,並約定數年內不再進犯韓國……同時,承認關東三川郡皆為韓國所有。”
    “隻要貴國並非通過武力迫使暴帥屈服,在下並無異議。”蒙仲表態道。
    終於,秦魏兩國長達半年多的交涉,終究在這一日達成了初步的協議,接下來隻要兩國君主認可這份和議,秦魏兩國的戰爭便到此為止。
    對此,魏冉亦是如釋重負,與蒙仲閑聊了幾句後,便告辭離去,趕著回鹹陽向秦王稷稟告。
    他前腳剛走,久候在帳外的公仲侈後腳便走了進來,看著坐在位上同樣如釋重負的蒙仲問道:“如何?”
    蒙仲聞言,臉上露出了一個疲倦的笑容:“所幸……並不是那最惡劣的結果。”
    公仲侈顯然聽懂了,點點頭說道:“那就好、那就好。”
    而與此同時,魏冉正帶著隨從走向營門。
    忽然,他停下了腳步,若有所思地回頭看了一眼,對隨從說道:“你說那蒙仲……”
    見魏冉說話隻說半截,隨從困惑問道:“怎麽?穰侯?”
    仔細想想……嗬,可真有膽魄啊,那種時候,還敢耍這種詭計,他就不怕事與願違?也對,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假戲真做,倒是我魏冉,居然被一個子侄輩的後輩被唬住了,這可真是……罷了罷了,能將這頭猛虎趕回方城郡,賠上那幾座城池也是值得的。……這個蒙仲,值那個價錢!
    目視著蒙仲所在的帥帳半響,魏冉忽然搖了搖頭。
    “不,沒什麽……回陰晉準備一下,立刻啟程返回鹹陽。”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