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人心
字數:1762 加入書籤
s新書求推薦票啊~
————以下正文————
待當日攻城戰結束回到宋軍營寨,蒙仲便找了一塊布,在布上繪出了「井闌」的大致造型。
所謂井闌,簡單地說就是“移動箭樓”,但也能像「雲梯」那樣起到“步卒通道”的效果,其外形就好像一幢小型的複合屋樓,最頂上有平台,可以站立弓弩手,借高度優勢射擊敵城上的士卒。
而井闌的內部,一般可分為數層——按照敵城的高度而決定井闌的層數,每層之間設回字階梯,除“頂上平台”以外的最高“閣樓”,有一塊懸吊的木板,板上有倒鉤,可以在垂放下來時勾住敵城的城牆,使“閣樓”與敵城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似的通道,幫助步卒快速攻上敵城。
因此,完美的井闌設計,兼具“移動箭樓”與“步卒通道”兩種功能,前者用於弓弩手用遠距離兵器壓製城上的敵卒,而後者則省略了步卒攀爬城牆的步驟,是故,是一種非常便利而優秀的攻城器械。
蒙仲之所以認為井闌能夠克製滕城的“乙壁”,那是因為井闌的“懸吊木板”,可以直接覆蓋“乙壁”,讓後者失去作用。
當然,盡管作為優秀的攻城器械,但井闌也有它的缺點,比如移動能力差、容易被破壞、打造不易等等。
移動能力差,這很好理解,畢竟井闌的高度一般取自敵方城牆的高度,倘若敵方城牆高三丈,那麽井闌就必須比三丈還要高,否則打造這種攻城器械就失去了意義。而在“增高”的情況下,底座勢必也得增大,這就大大增加了井闌的自身重量,所以移動能力非常差。
由於井闌一般是木質結構,並且內部像房屋閣樓一般,因此它容易被針對,也容易被摧毀,尤其是敵方士卒使用火矢來進攻的時候。
至於打造不易,則涉及到當世的匠造水準。
作為木匠活最重要的工具「釘子」,尤其是「鐵釘」,當代遠遠沒有普及,因此當代的匠造建築、或者家具之類,一般都采用「榫(sun)卯(ǎo)結構」,即在兩個構成部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契合,借自加固整個物體的一種技術。
其中,凸出部分叫「榫(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榫眼、榫槽)」,若榫卯技術運用得當,兩塊木結構就能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是故當代的匠造之物,大到宮殿,小到家具,都用不著釘子。s馬車的車輪會用到釘類物,一方麵增固,一方麵防止榫卯結構因為震蕩而脫離導致散架。其他以此類推。
而問題就在於,榫卯結構造物,這是隻有經驗豐富的工匠才能掌握的技術,倘若蒙仲畫了一副井闌的草圖,找來一幫幾乎沒有相關木匠活經驗的步卒,就能打造出井闌車,那就太小看井闌這種攻城器械的技術含量了。
是的,哪怕蒙仲已畫出了井闌車的草圖,但如何將其打造出來,這是一個問題,畢竟就算是王師那邊,也沒有優秀的工匠隨軍行動——這也是攻城方一般隻能打造粗糙、簡易的攻城器械的原因。
而除此以外,蒙仲心中亦有一個心結。
他在考慮要不要將井闌造出來。
因為據他的判斷,井闌這種優秀的攻城器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