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緩兵之計【上架求訂閱】

字數:1774   加入書籤

A+A-




    s新書上架,懇請訂閱支持~首訂若高,能讓作者有初上架暴更的動力喲~

    ————以下正文————

    千乘郡,確切地說是千乘邑,它得名於齊景公時期,因齊景公當時聚攏一千乘戰車狩獵於青田之地,故而得名「千乘」。

    當然,趙主父看重的,並非是千乘邑的悠久曆史,而是它的位置。

    千乘邑位於濟水北側的青田,有漯(o)水穿過,地勢平坦、宜耕宜牧,是故齊國常在這片土地上駐紮軍隊,即能庇護南邊的臨淄,又能在此訓練戰車部隊,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今日據公孫閈所言,齊國竟願意割讓千乘郡,這讓本來無心與齊國和談的趙主父,亦不禁稍稍有些怦然心動。

    要知道千乘郡就在濟水的北側,倘若趙國得到了這片土地,就意味著齊國國都臨淄將徹底暴露在趙國的控製下——齊國稍有不順趙國心意,趙國的軍隊即能邁過濟水,揮軍向南直插臨淄。

    不誇張地說,齊國願意割讓千乘郡,這跟齊國願意向趙國俯首陳臣其實並沒有什麽兩樣,如此也難怪趙主父亦流露出遲疑之色。

    但是仔細想想,趙主父又覺得此事破綻百出齊國還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何以會授柄於人,自願臣服於趙國呢?

    想到這裏,趙主父問田瞀、公孫閈二人道“齊王……竟願意割讓千乘郡?”

    “千真萬確。”公孫閈點頭說道。

    捋了捋髯須,趙主父輕笑著問道“為何?貴國尚有田文那樣的賢士,又有當世名將匡章……如此輕易就獻出千乘郡,著實讓人……有些驚奇啊。”

    “非也。”

    公孫閈搖搖頭說道“或在世人眼中,我齊國仍然強盛,可事實上……”

    他微微歎了口氣,又說道“曾經輝煌的稷下學宮,為齊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可現如今呢,稷下的先生、學子,大多是不問政事,隻熱衷於追尋自己的‘道’。章子(匡章)雖乃當世名將,但齊國也就隻有一個章子……如今的齊國,已非是曾經人才濟濟的齊國了。”

    頓了頓,他又說道“反觀趙國,自趙主父胡服改製後,先後收服代地、榆中、中山,坐擁兵甲幾十萬,戰車數千乘……今趙主父攜宋燕兩隊討伐齊國,使我齊國首尾難顧。今我國君主自認不敵,願獻出千乘郡,向趙國稱臣,助趙主父成就霸業。”

    說到這裏,他壓低聲音又說道“今日的趙國,誠然有統合三晉,效仿昔日晉國霸業的潛力。”

    聽聞此言,趙主父捋著髯須,眼眸中閃過幾絲異色。

    要知道曾幾何時的晉國,稱霸中原上百年,雖然趙主父明知道公孫閈的話中必定有詐,但亦忍不住遐想連篇。

    似乎是見趙主父有所意動,公孫閈便開始隱晦地挑唆秦趙兩國的關係“如今中原格局,唯秦、趙、齊三足鼎立,若趙主父攜燕、宋兩國覆亡齊國,則天下便隻剩下秦趙兩國爭雄……若趙國在攻伐齊國期間損失過重,這豈不是讓秦國漁翁得利?當年秦國使張儀赴魏國擔任國相,逼迫三晉臣服於秦,其欲染指中原的野心昭然若揭。……趙主父覆亡齊國而暗助秦國,無異於殺死了一頭狼而姑息了一頭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