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蒙仲與趙王何(三)

字數:1790   加入書籤

A+A-




    s求訂閱~推薦票~月票~

    ————以下正文————

    “你等都退下吧。”

    約數息後,趙王何忽然對伺立於這座偏殿內的宦官、宮女以及衛士吩咐道。

    聞言,或有一名中年宦官猶豫說道“君上,這……”

    還沒等此人把話說完,就聽趙王何微笑著說道“蒙司馬,乃是肥相推薦給寡人的……無妨,都退下吧。”

    “……喏。”

    在趙王何兩度示意後,殿內的宦官、宮女、衛士等這才陸續退下,離開了這座偏殿。

    見到這一幕,蒙仲亦有所察覺,忍不住低聲問道“這些在君上身邊的人,莫非也不可信嗎?”

    趙王何沒有隱瞞的意思,低聲說道“信期也好,「繆(iào)賢」也罷,大抵都是可信的,否則肥相也不會讓他二人輔佐寡人,不過他們手底下的人……就未必了。”

    他口中的信期,即蒙仲見過的「宮伯」信期,而「繆賢」,則是宮內的「宦者令」,即宮中官宦內侍的頭目,這兩人,皆是肥義為趙王何精挑細選的,至於目的,就是為了使王宮能牢牢掌握在“新君派”手中,免得連王宮這一塊都被某些勢力所滲透。

    在簡單解釋完後,趙王何的目光從偏殿的殿門轉移到蒙仲身上,神色有些複雜地又說道“卿果然是氣魄過人,你就不怕方才那番話,使你得罪某些人嗎?”

    蒙仲聞言微微一笑,索性將話給挑明了,他玩笑般說道“君上指的是安平君趙成,還是奉陽君李兌?亦或是以此二人為首的勢力?”

    趙王何在深深看了一眼蒙仲後,略有些感慨地說道“卿的膽魄當真過人,怪不得卿帶著五百名兵卒,就敢夜襲數萬齊軍的營寨……”

    他倆為何會提到以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為首的“舊貴族派”呢?

    原因就在於蒙仲故意引導話題時提及的“變法”——無論是魏國的李悝變法也好,秦國的商君變法也罷,甚至於囊括齊國、楚國、韓國,這些中原國家陸續變法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不同程度打擊了“世卿世襲世祿”的現象,非但使王權能進一步集中,也使國家有了較為寬裕的土地與經濟收入,能用於賞賜軍隊,或者用於國家建設。

    而如今趙國如果也要效仿諸國變法,那麽,就要想辦法鏟除國內的“舊貴族派”。

    當然,這裏要鏟除的“舊貴族派”,其實也可以不包括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這些人,畢竟這些臣子還是有功於國家的,關鍵在於依附二人的那些舊貴族勢力,在這其中有很大一批人,於國家毫無貢獻,但因為其祖先的功勞,而能世代享受封邑、爵位帶來的利益——各國變法要鏟除的,就是這批人。

    但由於鏟除掉這批人,會使“舊貴族派”實力大損,因此,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等人又不允許出現那樣的情況,否則,舊貴族派就難以與安陽君趙章抗衡。

    更要緊的是,一旦趙國開了“廢除貴族世襲”的先例,趙成、李兌難以保證他們留給後人的土地與財富,日後是否也會被王室所收回。

    結合這兩點,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是絕對不會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