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屈原【二合一】

字數:1722   加入書籤

A+A-




    屈原,出身楚國羋姓屈氏公族,名平、字原。

    其祖先,乃「楚武王熊通」的次子「熊暇」——當時熊暇的兄長繼承王位,即「楚文王熊貲」,而熊暇則官拜「莫敖(相當於大司馬)」,且被封至「屈邑」,是故其後人便以屈氏作為家族的氏稱。

    屈氏一族乃是楚國的大族,與同樣作為熊氏分支的昭氏、景氏兩支,並稱楚國三大家族。s後來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中的“三戶”,即指昭、屈、景這三家。

    屈氏一族迄今為止出現過許多楚國重臣,比如「屈瑕(熊瑕)」、屈完、屈蕩、屈建、屈蓋(屈匄),這些皆是在楚國出任要職。

    在這些當中,相信「屈蓋」並不陌生,此人正是「秦楚丹水、藍田之戰」的楚國將領,曾受楚懷王之命進攻漢中上庸,然最終被秦國的名將嬴疾所擊敗,八萬士卒被秦軍斬殺殆盡,屈蓋因而羞憤自殺。

    而屈原,即是屈蓋的同族,隻不過屈蓋出生於楚郢,而屈原出生在「樂平裏(秭歸)」。

    曾幾何時,屈原曾是楚國的「左徒」,受楚懷王重托變法改革,他本該接替當時年老的「昭陽」出任楚國的令尹——即國相,卻不曾想,變法改革遭到了楚國舊貴族的強烈抵製,以至於最終楚懷王不得不放棄變法改革,由左徒被下放為「三閭大夫」。

    昭、景、屈三家貴族在都有自己的居住區,稱為“昭閭”、“景閭”、“屈閭”,而三閭大夫,顧名思義即是管理管理這三支家族事務的官員,確切地說,這並非是能參與國事的官員。

    但即便如此,屈原還是遭到了一名上官大夫的進讒,以至於被楚懷王流放——其幕後黑手,正是他的政敵,楚懷王的兒子,楚公子「子蘭」,楚國舊貴族勢力的其中之一。

    原因很簡單,因為屈原迎娶了昭氏的女子為妻,縱使一度遭到貶官,但楚公子子蘭還有楚國的舊貴族們,仍覺得楚懷王或對放棄變法改革一事心存不甘,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再次啟用屈原施行變法改革,因此,舊貴族勢力無法坐視屈原留在楚郢。

    後來,楚國在「丹陽、藍田之役」中被秦國擊敗,楚懷王這才召回被流放的屈原,派後者前往齊國,希望與齊國恢複曾經的盟交。

    然而齊國並沒有接受,甚至於,為了報複楚國對曾經對齊國的背叛,齊國還派了名將田章聯合魏韓兩國對楚國落井下石,即「垂沙之戰」。s好像齊國盡幹這種落井下石的事,好幾次變相幫助秦國、給中原諸國拖後腿,之前對趙國也是。

    西邊有秦軍入侵,北麵有齊魏韓三國聯軍進攻,楚懷王被逼無奈,派太子熊橫到齊國作為質子,向齊國求和,而他則親自到鹹陽向秦王賠罪求和。

    當時屈原以及他妻族的好友「昭雎」力勸楚懷王,但由於楚公子子蘭等人的慫恿,楚懷王最終還是趕赴了秦國。

    沒想到,秦國見楚國腹背受敵,亦趁機向秦國索要土地,楚懷王誓死不從,最終客死秦國。

    而楚國這邊,為了使秦國放棄趁機索要土地,楚國迎回了在齊國作為質子的太子熊橫,擁護其作為新君,即如今的楚王橫。

    而楚王橫上位之後,便提拔了弟弟公子子蘭出任令尹,楚國的舊貴族勢力,卷土重來,再不是屈原所能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