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巧說屈原【二合一】
字數:1846 加入書籤
s粽子節沒有了?哦,反正網文作者從來沒有節日,無所謂了。
————以下正文————
「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這是《孟子》上的一則典故,說的是法家前驅、鄭國國相子產。
曾經,有人贈送子產一條大魚,子產命管理池沼的小吏將其放歸水中,沒想到這名小吏卻偷偷將這條魚燒熟吃掉了,回來後騙子產說“我將魚放回水中,起初它有些疲弱,但很快就遊走了。”
子產深信不疑,笑道“(它)找到了應該去的地方。”
事後這名小吏很得意,私底下對人說“誰說子產有智慧?他根本不知我騙了他。”
針對這件事,孟子表示,對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來欺騙他,但很難用不合情理的事情來欺騙他。
而這,正是蒙仲準備用來說服屈原的招數。
當晚,當蒙仲與向繚二人在葉邑官府的偏堂款待屈原時,蒙仲故意問屈原道“聽我兄弟言,屈大夫現如今再次遭楚王流放?”
說實話,縱使是屈原這等正直的人,在提到自己遭流放時亦滿腔怒火,但他很好地克製了下來,淡淡說道“隻是國中有奸臣,不欲見在下留在楚郢而已。”
蒙仲一聽就知道屈原是遭到楚國的同僚攻殲、陷害,便又問道“流放至何處?”
“江南。”
說著,屈原見蒙仲、向繚二人露出不解之色,便又解釋道“即曾經吳越兩國的所在。”
“原來如此。”
蒙仲恍然之餘,便直接了當地對屈原說道“似屈大夫這等賢良,楚王竟棄而不用,可見其昏昧,雙目不能識明珠。……今在下初任方城令,又得葉邑、舞陽兩邑,我輩不善治理邑民,不知屈大夫可願意在此屈就,在下定將屈大夫奉為上賓。”
聽了這話,向繚不禁有些著急,頻頻向蒙仲使著眼色。
他心說,這話我早就向屈原試探過了,對方根本不答應,我讓你想辦法,你怎麽就直接問出口的呢?
似乎是注意到了向繚臉上的著急之色,蒙仲微微搖搖頭,示意他莫要心急。
果然如向繚所猜測的那樣,屈原毫不猶豫地就婉言推辭道“在下愚昧之人,實承擔不起方城令的讚譽。……方城令的好意在下心領,但此事,恕在下不能答應。”
直接了當地被拒絕,蒙仲卻絲毫也不在意,聞言笑著稱讚道“屈大夫果真是對楚國忠心耿耿……”
忽然,他轉變口風,問屈原道“但在下不知,屈大夫忠的是楚國,還是楚王?”
“這……”屈原聞言微微一愣,不解問道“兩者有何區別麽?”
“當然。”蒙仲正色說道“楚國乃是‘名(概念)’,楚王乃是‘實’,若屈大夫忠的是楚國,即為國之臣;屈大夫忠的是楚王,即為王之臣。不知屈大夫是國之臣,亦或是王之臣?”
“唔……”
屈原捋著長須沉思著,片刻後點頭說道“如此剖析在下此前聞所聞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