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秦之名將司馬錯

字數:1778   加入書籤

A+A-




    繼白起收到鹹陽的消息後僅三日,身在江關、巫郡一帶的秦將司馬錯,亦收到了來自穰侯魏冉的書信。

    從魏冉的書信中,司馬錯得知楚國已向鹹陽送達了表示願意臣服的書信,於是他立刻下令停止對巫郡的進攻,且將大軍交給副將,自己則帶著僅三千名秦卒,按照信上的指示,前往楚郢會見楚王熊橫。

    巫郡距離楚郢並不遠,僅兩日工夫,司馬錯便帶著三千名秦卒抵達了楚郢。

    而此時,楚王熊橫已召回了先前駐守鄢邑的大將昭雎,命其與令尹子蘭一同迎接司馬錯。

    四月二十三日,即白起對方城展開試探性攻城的當日,司馬錯在楚郢城外與楚國的令尹子蘭與大將昭雎麵會。

    見本國的目的已經達到,楚國已經臣服,司馬錯自然也不會節外生枝,因此當令尹子蘭與大將昭雎帶著楚國的臣子出城迎接時,司馬錯表現得頗為謙遜得體,倒也不至於引起這些楚人的反感。

    他當時對令尹子蘭與昭雎說道“在下此番奉王命討伐貴國,實乃情非得已,事實上太後對楚國始終是念有舊情,在下臨行前還得到了太後的叮囑,不可濫殺楚人,在下這一路前來,絲毫不敢違背太後的意思……”

    這一番話,縱使是讓昭雎這等對秦國滿懷不滿的臣子聽了亦感覺順耳許多。

    不得不說,秦王嬴稷的母親宣太後,楚國的臣子對她還是有不少好感的。

    尤其是當初宣太後說服秦王,將張儀欺騙楚懷王時許諾的六百餘商於之地交割給楚國,這的確是讓楚國的君臣們大感意外。

    而這,也是令尹子蘭等人一直堅持秦國對楚國並無惡意的一大依據,認為宣太後縱使嫁到了秦國,仍對故國念念不忘,絕不會坐視秦國覆亡楚國。

    但屈原、昭雎、莊辛等臣子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宣太後隻有隻能在有選擇的情況下照拂楚國一二,但倘若涉及秦國的利益,宣太後絕對還是會站在秦國那邊,畢竟她已是秦國的國母,她的兒子是秦國的君王。

    就像這次,秦國在因為試圖攻占韓國而爆發的伊闕之戰中慘敗,隻能改變策略轉攻楚國,難道宣太後就不知情麽?

    怎麽可能!

    沒有宣太後的默許,縱使是穰侯魏冉,也不敢擅做主張。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昭雎對司馬錯所說的那番話,純粹就抱持著“隨便聽聽”的態度,並沒有太過於當真,隻有令尹子蘭,才在司馬錯說完後連連稱是,不斷地稱頌著宣太後。

    在子蘭與昭雎的帶領下,司馬錯進入楚郢,見到了楚王熊橫。

    起初,楚王熊橫對司馬錯頗顯畏懼,言行舉止比較往日拘束許多,但司馬錯倒也恪守作為秦臣的禮儀,對待楚王熊橫頗為恭順,這讓熊橫逐漸消除了心中的擔憂。

    幾句寒暄之後,司馬錯道明了來意“楚王在上,外臣司馬錯這次奉太後之命前來許婚,希望楚王能迎娶嬴氏宗女為婦,使秦楚兩國日後再結秦晉之好。”

    是的,與白起收到的書信不同,司馬錯接到了兩項來自鹹陽的任務,其一,即使楚王熊橫迎娶嬴氏宗女為妻,達成聯姻;其二,才是組織秦楚聯軍,為日後討伐魏韓兩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