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七月
字數:1820 加入書籤
截止於七月初,楚王熊橫迎娶秦國嬴氏宗女這件事已基本落實,熊橫冊立嬴氏為後,宣告秦楚兩國重新恢複了舊日的邦交。
至此,涇陽君嬴芾的任務完成,而司馬錯的第二項任務,則剛剛開始。
七月初二,司馬錯覲見楚王熊橫,言及秦楚兩國聯合討伐魏韓兩國這件事。
期間司馬錯表示,倘若楚國願意協助秦國討伐魏韓兩國,則秦國願意歸還「丹陽、藍田之戰」後侵奪的楚國全部土地,並將潁水以南的魏韓兩國國土許給楚國。
不得不說,這對於楚國來說,的確是一個非常誘人的條件,以至於楚王熊橫亦忍不住心動,更別說令尹子蘭,仿佛化身秦國的說客,時不時地勸說自己的兄長。
唯獨士大夫昭雎、莊辛堅決反對。
與莊辛相比,昭雎的想法還算是比較純粹的,即認為秦國不可信。
昭雎很清楚“唇亡齒寒”這個道理,雖說魏韓兩國與他楚國的關係並不融洽,但再怎麽說,好歹也是魏韓楚三國共同抵擋著秦國的威脅,一旦魏韓兩國被秦國吞沒,你說秦國保證不會順勢吞並楚國?昭雎是不信的。
而莊辛的想法,則在昭雎的基礎上更甚一籌,他還考慮到了身在方城的屈原。
可能昭雎認為楚國最大的威脅是秦國,而莊辛則認為,楚國最大的威脅是令尹子蘭這批賣國求榮的奸臣,隻有設法驅逐這些奸臣,將屈原迎回國內重新主持變法改革,他楚國才能得以涅槃。
而要讓屈原回到楚國得到重用,就必須借助魏韓兩國的影響力,也就是借屈原當日所說的“三國合縱”、“相互遣臣為相”這件事。
怎能背道而馳,與秦國組建聯軍去討伐魏韓兩國?
但遺憾的是,眼下楚王熊橫剛剛迎娶秦女為妻,秦楚兩國的關係急劇轉好,國內的“親秦派”勢力大增,似昭雎、莊辛等人,根本無法影響到楚王熊橫。
果然,楚王熊橫雖然經過了一些猶豫,但最終還是同意了司馬錯提出的建議,命令尹子蘭配合司馬錯組建秦楚聯軍。
而子蘭,則將這件事交給了昭雎。
這也沒辦法,畢竟楚國如今將領凋零,值得信賴的,也就隻有昭雎了。
昭雎雖然反對組建秦楚聯軍討伐魏韓兩國,但王命難違,在楚王熊橫的命令下,他也隻能違背自己的初衷,配合司馬錯組建聯軍。
此時,司馬錯也已經將捍關交還給了楚國,並將麾下的軍隊從巫郡帶到了漢水一帶,總共六萬軍隊。
加上白起駐紮在漢水一帶的軍隊,秦軍總共一十三萬。
而楚國這邊,昭雎亦勉強湊了六七萬,且在繼續征募兵卒,希望能夠湊到十萬之數——這也是楚王熊橫與令尹子蘭的意思。
至於糧草問題,別看楚國地廣,縱使被近些年被秦國打地節節敗退,國土麵積仍不下於秦國,但說到底,楚國依舊並非是盛產糧食的國家。
因此,司馬錯寫信告知國內,希望從巴蜀征調一批糧食,走水路運往楚國。
而這,就意味著這次針對魏韓兩國的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