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破綻【二合一】
字數:1773 加入書籤
方城的騎兵,人數竟有兩三千之眾?這可不好辦……
在得知了斥候前來稟報的消息後,白起麾下秦將胡鬱閉著眼睛思考著對策。
或許世人都覺得,秦國對待前來投奔的人不分貴賤,皆能重用,比如曾對秦國做出重大貢獻且影響秦國極深的衛鞅、張儀等等,皆出身其他國家。
但事實上並不然。
秦國重用衛鞅、張儀等人,那是因為衛鞅與張儀皆出身中原諸國,來自秦國曾經需要仰望的國家——在秦國崛起之前,這天下其實隱隱有一條鄙視鏈,即中原各國的人看不起秦楚兩國的人,而秦人又看不起義渠人等徹徹底底的異族。
直到後來秦國逐漸強盛,才逐漸改變成秦人看不起中原各國的人。
但有所區別的是,秦人對中原各國的看不起,是那種“昔日你對我愛答不理、今日我叫你高攀不起”的那種帶著報複性的看不起,跟看不起義渠、匈奴、林胡等異族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事實上,對異族最具包容的,其實並非秦國而是趙國,且趙國也是迄今為止容納、同化異族最多的國家,曾經趙國的國相肥義便是白狄出身。
但在秦國,異族人想要得到一定地位還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對秦國一時臣服、一時反叛,反反複複幾十年的義渠人。
鑒於此事,胡鬱很珍惜如今在秦國得到的軍職。
與大多數好戰無謀的義渠人不同,胡鬱早已經預測到了他義渠國的覆亡,別看他義渠的王如今還在秦國的王宮,甚至於傳聞中還讓秦王的母親宣太後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可義渠國的土地,卻在近十幾年中逐漸被秦國所吞並。
他義渠那位愚蠢的王,眼中隻有地位與美貌並存的那位宣太後,不顧國家、不顧子民,因此預測到自己國家日後命運的胡鬱,便早早地帶著一幹同族弟兄投奔了秦國。
像他們這種沒有文化的異族人,在秦國就隻有投軍一條出路,就算是看過一些中原兵法的胡鬱,在秦國也是從小卒坐起,憑軍功一步一步升上爵位——軍功爵製是秦國的鐵律,秦國在這方麵還是很公平的,哪怕檢驗軍功的官員也看不起他,但至少不會克扣他的軍功。
但問題是,秦人作戰也很勇猛,就算他們出身義渠,亦跟尋常的秦人相差不了多久,以至於在秦國參軍多年,胡鬱也隻是獲得了一個官大夫的爵位,換算成其他國家的軍職,大概也就是旅帥的程度,統率五百名兵卒。
可沒想到的是,去年穰侯魏冉親自在各軍選拔,且挑中了他,命他訓練騎兵,且一開始就給了他三千人的編製。
這簡直就是上天賜予的機會,胡鬱自然不會錯過,打起十二分精神挑選士卒,訓練騎兵,正因為他篩選嚴格,因此在這支騎兵組建半年之久後,他麾下的騎兵仍維持在兩千人,很難有所提高。
但胡鬱也可以拍著胸口自豪地表示,他訓練出來的秦國騎兵,每一人都不遜色他義渠的戰士多少,無論是悍勇、還是殺敵的技術,唯一有所欠缺的,即隻有這些秦國騎兵的箭術。
這也難怪,他義渠有中原人口中西羌的血統,義渠的孩童六七歲大時就懂得使用弱弓,再大一點甚至還可以結伴狩獵,這自然不是尋常秦人可比。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