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赴約(二)【二合一】

字數:1786   加入書籤

A+A-




    “請莊蹻出麵攪亂局勢……”

    昭雎沉吟著,稍稍轉頭瞥了一眼莊辛,隨口問道“莊蹻會同意麽?”

    他與莊蹻,其實算是同輩的楚臣了。

    想當年垂沙之戰時,楚國憑一己之力同時麵對秦隊與齊、魏、韓三國聯軍,當時楚懷王便派出兩路大軍抵擋進犯國境的敵人,當時昭雎就負責抵擋秦隊,由唐昧負責抵擋齊、魏、韓三國聯軍。

    莊蹻,當時便是唐昧的副將。

    “應該……會。”

    在聽了昭雎的話後,莊辛想了想,給了昭雎一個並不確定的回答。

    作為莊蹻的同族人,他對莊蹻的了解,自然要比尋常楚人知道的多。

    在一部分楚人眼裏,莊蹻是背叛楚國、背叛楚懷王的叛將,他在垂沙之戰中,在主將唐昧戰死之後,率領敗軍反攻了楚郢,但這些人卻沒有細想一個問題,即莊蹻的部下,為何會跟隨莊蹻反攻楚郢?

    一支在與齊、魏、韓三隊對峙後戰敗的楚軍,居然協助莊蹻攻破了自己國家的王都,顯然這其中必然有什麽原因。

    或許有人會說,肯定莊蹻欺騙了自己部下的兵將。

    那麽問題又來了,既然莊蹻欺騙了自己的部下,何以他在楚國的聲譽反而比當今的楚王熊橫更高,有大量的楚國平民願意追隨他?

    其實說到底很簡單,無非就是莊蹻與他麾下的兵將,對當時還在楚郢的楚懷王已經忍無可忍了而已。

    要知道,楚國會從曾經足以與秦齊兩國鼎足而立的舊日強國,淪落到今日這種地步,就不能不說是楚懷王的愚蠢,倘若當年這位君王不是被張儀的六百裏商於之地所欺騙,主動與齊國斷絕了邦交,秦國又豈敢同時挑戰楚國與齊國兩個不下於自己的國家?

    毫不誇張地說,楚懷王在這件事上的愚蠢,簡直不下於當年宋國那位拒絕對侵入境內的楚軍半渡而擊的宋襄公,區別僅在於,宋襄公是因為迂腐的仁義,而楚懷王則是因為盲目的貪婪,說白了就是貪利忘義。

    別看如今楚人對楚懷王好似頗為懷念,但那隻是因為憐憫於楚懷王不肯屈服於秦國,最終客死秦國異鄉而已,再加上出現了一個更不堪的楚王熊橫作為對比,這才使得楚人對楚懷王的看法有所改變,而放在垂沙之戰時,楚懷王就是楚人眼中不折不扣的昏君。

    當然,楚懷王固然是一部分原因,而另外一部分原因,則在於莊蹻。

    關於當年那場仗,莊辛事後也詢問過莊蹻,這才得知真相

    當時,唐昧率領的數萬楚軍,與田章率領的齊魏韓三國聯軍在垂沙隔河列陣,縱使是田章這等名將,亦被唐昧、莊蹻二人堵了整整六個月卻無法攻至河對岸——由此可見唐昧、莊蹻二人雖名聲不大,但率軍打仗的本領卻不俗,麵對田章、公孫喜、暴鳶三位名將,絲毫不弱下風。

    而在此期間,不止是齊國派臣子周最頻繁催促田章盡快擊敗楚軍,楚軍這邊,楚懷王亦多次派出使者,迫使唐昧、莊蹻二人盡快擊退進犯的齊魏韓三國聯軍,用莊蹻的話說,楚懷王當時甚至還在信中逼迫過他們。

    因此當垂沙之戰戰敗,唐昧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