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秦魏聯合【二合一】
字數:1764 加入書籤
同四月上旬,在穰侯魏冉前往宛城之地會晤魏國大司馬翟章的同時,秦國亦派羋戎出使魏國。
魏王遫與魏相田文自然不敢怠慢,以上賓之禮接待羋戎。
要知道,羋戎亦是秦王嬴稷之母宣太後的弟弟,隻不過與宣太後同父異母的弟弟魏冉不同,羋戎是宣太後同母異父的弟弟,但不管怎樣,魏冉與羋戎這兩位在宣太後嫁到秦國之初便一同跟隨來到秦國的兄弟,一直以來都是宣太後最信賴的秦人,兼在朝中的左膀右臂。
或許有人會以為,魏冉與羋戎能在秦國獲得極高的地位與極大的權利,全賴他二人的姐姐乃是宣太後,但事實上,魏冉也好、羋戎也罷,這兩位與宣太後的兒子涇陽君嬴芾、高陵君嬴悝一同被稱為“四貴”,著實是有些委屈。
嬴芾、嬴悝,純粹的紈絝子弟,隻仗著母親宣太後的寵愛才得到了封君的殊榮,但魏冉與羋戎卻不同,在宣太後還未大權在握時,魏冉、羋戎二人就已經是秦國手握兵權的將軍。
魏冉的能力無需贅敘,秦國近些年的國策,基本上都是魏冉在請示過宣太後的情況下製定的,而羋戎作為魏冉的弟弟(出現了,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他受封於華陽邑,與魏國的河東郡隔河相望,主要負責攻略魏國的河東郡。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魏國河東守公孫喜主要防備的,就是秦國的羋戎。
鑒於公孫喜並非庸才,羋戎這些年也沒討到什麽便宜,但倘若因為他屢屢不能戰勝公孫喜而輕視此人,那就大錯特錯,要知道楚國的名將景缺,就是被羋戎擊敗的,且當時景缺把守的“新城”——襄城,亦被羋戎所攻陷。
正因為這次的戰功,秦王嬴稷將襄城也賞賜給羋戎作為封邑,但就跟魏冉被封至穰縣的情況差不多,對於他們來說封邑隻是一種榮譽,代表了他們的功績,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還是住在鹹陽,而不是穰縣或者襄城。
就跟魏冉對翟章所表達的那般,羋戎向魏王遫與魏相田文所表述的來意,也是非常簡潔鑒於齊趙兩國聯合攻打宋國,秦國希望停止秦魏兩國之間的交戰,聯合阻止齊趙兩國。
事後,魏王遫與田文私下商議對策。
不得不說,相比較田文,魏王遫對宋國的態度更為複雜。
田文對宋國的仇恨,無非就是當年宋國討伐齊國時,侵占了他在齊國的封邑薛邑,但後來,隨著宋王偃重新將薛邑贈予田文作為封邑,且承諾不允許任何人侵占薛邑,田文對宋國的敵意也就化解了,是故答應了宋國的請求,說服魏王遫與宋國締結了盟約。
而魏王遫,其實至今仍在垂涎著宋國的富饒,但他也明白,他魏國吞不下宋國——沒瞧見連齊國也無法單獨擊敗宋國?不誇張地說,在宋王偃治下的宋國,其實力比起韓國隻強不弱。
既然自己得不到,那也不能讓別人得到,抱持著這樣的想法,魏王遫與宋王偃締結了盟約。
這份盟約主要針對的,就是齊國。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齊魏兩國不是盟友麽?為何魏王遫要暗中針對齊國?
原因很簡單,因為局勢變了。
說來也諷刺,被稱為三晉的魏、趙、韓三國,除了各自建國初期的那段時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