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返回魏國【二合一】

字數:1792   加入書籤

A+A-




    時間回溯到七月中旬,即樂毅率領燕軍掩護著齊軍撤退至莒縣的期間,秦國的國相穰侯魏冉向太子戴武、宋相惠盎等人提出了辭行,踏上了出使齊國的旅途。

    關於出使齊國這件事,穰侯魏冉也並沒有瞞著惠盎等人,當惠盎等人問起他出使齊國的原因時,魏冉笑稱既是為了結好秦國、也是為了勸阻齊國再次攻打宋國。

    說實話,蒙仲、惠盎等人並不是很相信。

    但考慮到這是人家秦國的事務,宋國也無權幹涉,因此蒙仲也好,太子戴武與惠盎也罷,都沒有阻止魏冉。

    不過在私底下,太子戴武、惠盎等人已經對秦國心生了幾分警惕,畢竟秦國有可能犧牲宋國結好齊國,這是他宋國聖賢莊周做出的推斷,太子戴武與惠盎又豈會掉以輕心?

    但遺憾的是,宋國不具備為此質問秦國的資格,哪怕知曉穰侯魏冉出使齊國很有可能會對他宋國帶來什麽負麵影響,也隻能默許這件事發生。

    鑒於穰侯魏冉出使齊國的用意不明,太子戴武、惠盎等人亦不敢再使秦國的軍隊繼續留在國內,在一番商議後,眾人決定在犒賞秦軍之後,就把秦國打發回國。

    於是乎,太子戴武將郯城交給戴不勝把守,親自與惠盎一同帶著秦魏聯軍返回彭城,請宋王偃出麵犒賞秦魏聯軍。

    約四五日後,秦魏聯軍返回彭城,得到太子戴武、國相惠盎書信的宋王偃,已命臣子準備了大批的酒菜,用於犒賞秦魏兩軍的士卒。

    同時,又在宮殿內擺設酒宴,以招待司馬錯與蒙仲麾下的諸將。

    足足犒軍三日後,才由惠盎出麵將司馬錯等人打發回秦國。

    至於蒙仲以及他麾下的方城軍,則又稍留了幾日,畢竟宋王偃、太子戴武、惠盎等人對蒙仲的信任,可要遠遠在秦國之上。

    而此時,惠盎亦將秦國國相穰侯魏冉出使齊國的舉動稟報了宋王偃,宋王偃得知後,便與惠盎、蒙仲在宮殿的偏殿內小議,商議對策。

    期間,宋王偃亦詢問了蒙仲對此的看法。

    對此蒙仲坦言說道“秦齊結盟,這隻是我老師的猜斷,但如今種種跡象表明,秦國在受阻於魏韓兩國的情況下,未嚐不會與齊國結盟,達到其擊敗魏韓、踏足中原的目的。……為達到與齊國結盟的目的,秦國確實有很大可能放棄宋國。倘若此事屬實,那麽下次待齊國再進攻宋國時,秦國非但不會再出兵相助,甚至於很有可能暗中幫助齊國,比如攻打魏國,叫魏國無法出兵增援宋國。因此,宋國必須結納新的盟友……”

    宋王偃沉思了片刻,問道“新的盟友,你指的是趙國麽?”

    如今有可能成為宋國新盟友的,無非就是趙、楚兩國,不得不說,拉攏這兩國的難度都很大。

    楚國那邊的難度在於,楚國目前乃是秦國的盟友,且其國土與秦國接壤,縱使宋國與楚國達成了約定,秦國也能用對付魏國的辦法來對付楚國,使楚國無力增援宋國。

    從這一點來說,趙國的情況要好過秦國。

    但問題是,趙國如今被奉陽君李兌把持著,李兌與齊國親善,怎麽可能暗中幫助宋國呢?

    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