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出兵函穀【二合一】
字數:1786 加入書籤
魏王遫六年五月中旬,以奉陽君李兌為統帥的趙、魏、韓、齊、燕五隊,在集結於宜陽之後,徐徐朝著秦國的函穀關進發。
而蒙仲作為聯軍的前軍大將,由他率領約五萬魏軍先行,目的即為其餘四國聯軍掃平障礙,使聯軍能一口氣將戰線推進至函穀關外。
記得伊闕之戰後,蒙仲也曾跟著暴鳶一路攻打至函穀關外,當然,當時魏韓聯軍根本不具備進攻函穀關的能力,兩隊跑到函穀關外,純粹就是向秦國示威,正因為如此,當時被調任函穀關的秦國老將司馬錯幹脆就沒有搭理聯軍,放任魏韓聯軍在關外耀武揚威了一陣,繼而又看著他們撤離,並未再發生任何衝突。
跟上回前往函穀關的路線一樣,這次蒙仲從宜陽出發後,也是朝著澠池而行,繼而繞過崤山,向西行軍至
三門峽一帶。
關於三門峽,此地有上古時期留下的傳說,相傳是大禹治水的時候,曾揮動神斧將此地的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穀,引大河之水滔滔向東,因此稱之為三門峽。
從三門峽以南的陸路上,蒙仲率領魏軍進入崤函之地,說白了,即進入了函穀關的守備區域。
此時魏軍的行軍路線,右邊是滾滾的大河,左邊是高聳的崤山,唯獨中間一條要道,有進無退,正因為如此,軍中的將領們紛紛提高了戒備,以免遭到秦軍的伏擊。
說起來,自河東軍暫時歸入蒙仲麾下後,蒙仲對麾下軍隊的位置部署也做出了一些改動。
他任命晉鄙為先鋒將,竇興、魏青分別為左右兩翼的翼將,樂進坐鎮中軍,剩下的蒙虎、華虎二人,則率領四千騎兵遊走於軍隊之外。
但有些出乎眾人意料的是,自大軍繞過三門峽進入崤函之地後過了整整一日,也不見有遭到秦軍的伏擊。
當晚,待全軍士卒於道中駐紮歇息時,蒙仲將眾將聚集至一堆篝火旁討論秦軍的詭異舉動,當時魏青便笑著說道“怕不是聽到了郾城君的大名,秦人都嚇破了膽。”
聽到這話,眾將皆忍不住笑了出聲,哪怕是蒙仲才逐漸改善關係的晉鄙,此時臉上亦帶著幾許笑意。
不得不說,蒙仲通過他那誠懇的解釋,倒還真是打消了晉鄙心中的懷疑——其實確切地說,是蒙仲他那對公孫喜公正的評價,這才使晉鄙打消了對蒙仲的懷疑。
“不可大意。”
蒙仲笑著壓了壓手,旋即叮囑眾將道“此次魏、趙、韓、齊、燕五國討伐秦國,前前後後商拓、籌備了將近三個月,我不信秦國至今毫無所知,在我看來,秦國必定已做到了應對的準備。……我對秦國並無太多的了解,但憑我對秦國的認知,此次秦國必定會將驍勇的將領通通調至函穀關一帶,以抵擋我聯軍的攻勢。”
聽到這話,本來還在大笑的竇興忽然收斂了笑容,以一種壓抑的口吻沉聲說道“也就是說……白起也會在此地。”
晉鄙轉頭看了一眼竇興與魏青,卻見這兩位軍司馬皆沉下了臉。
白起,殺害犀武的真正凶手……
晉鄙暗暗攥了攥拳頭。
前幾日通過與蒙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