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夜襲【二合一】

字數:1713   加入書籤

A+A-




    就當白起在函穀關上考驗王齕時,蒙仲也已率領著魏、趙、韓三軍撤回了道中大營。

    此刻魏、趙、韓三軍的情緒怎麽說呢,完全沒有戰鬥失利的沮喪與懊惱,幾乎普遍都是感覺莫名其妙。

    畢竟就當時的戰場而言,非但趙軍與韓軍重新殺回戰場,且河東軍與方城軍也並未出現嚴重的失利,在一般人看來,這場仗完全還有的打,誰也明白作為主將的郾城君蒙仲為何下令撤兵。

    不得不說,倘若換個一人作為主將,相信這會兒魏、趙、韓三軍的士卒們恐怕就會開始質疑主將的能力,但對於蒙仲,魏、趙、韓三軍還是頗為信賴的。

    河東軍與韓軍就不必多說了,蒙仲在伊闕之戰時率領殘兵絕地翻盤,且助韓國奪回了宜陽與新城兩座城池,在魏韓兩軍士卒心目中早已坐實了驍將的位置,而趙國的軍隊——說實話,蒙仲在趙國的名聲可能不會太好,因為他曾是公子趙章的部下,屬於叛軍的一員,但這位“叛將”的能力,相信趙國的兵將們也不會去質疑,畢竟在當年的趙國內戰,在王師被叛軍壓著打的期間,蒙仲與龐煖便是叛軍的兩員大將,前後擊敗陽文君趙豹、奉陽君李兌、安平君趙成,殺得王師節節敗退,縮回邯鄲,險些連王都邯鄲都被叛軍攻破,若非最後叛軍方的大將牛翦倒戈,那場內戰最終無疑將會由叛軍的勝出而告終。

    既然主將的能力無可挑剔,三軍士卒們自然便開始琢磨這位郾城君之所以撤兵的原因,在撤軍途中議論紛紛,有的說是蒙仲意識到了函穀關的守軍兵力超乎預期,有的說是當時河東軍與方城軍已出現了潰勢,總之爭論了半天也沒有得出什麽經得起推敲的結論。

    撤回道中魏營後,廉頗、晉鄙、韓足三人解散軍隊,旋即不約而同地朝著主將的帳篷而去,顯然他們也想從蒙仲口中詢問出撤兵的真正原因。

    不得不說,看廉頗、晉鄙、韓足三人此刻的模樣,就能清楚看出他們三人不同的作戰方式。

    先說韓足,雖說不能說他此刻身上的甲胄依舊光鮮亮麗,但確實並沒有太多的血跡,顯然韓足並不是一位統率士卒廝殺在最前線的將領;反觀廉頗與晉鄙二人,確實遍體殷紅,尤其是晉鄙,當時下戰場的時候,仿佛是從血池中撈出來似的,渾身上下都在滴著鮮血,別說敵卒了,就是己方的士卒看到這麽位猛士,心底怕也是有一絲涼意。

    巧合的是,因為目的地相同,廉頗、晉鄙、韓足三人在距離主將帳篷不遠的地方碰到了。

    當時下意識地,廉頗與晉鄙二人便相互盯著猛瞧,待看到廉頗身上鮮血凝固而成痂,明顯不如自己濃厚時,晉鄙的臉上便露出了得意而鄙夷的笑容“這不是趙國的猛將廉頗廉司馬嘛?聽說貴軍今日被對麵一個叫做孟軼的秦將率軍擊潰了?”

    廉頗可不是那種逆來順受的人,聽到嘲諷,立馬反唇譏笑道“晉司馬哪隻眼睛看到我軍被秦軍擊潰了?要不是那個叫做孟軼的秦將率軍偷襲,要不是郾城君命我後撤,重整軍勢,孟軼也好,王齕也罷,廉某通通把他宰了……話說回來,晉司馬在戰場上那麽許久,卻是連自己麵對的秦將名諱也不得而知吧?”

    “……”晉鄙聞言麵色微變,畢竟此刻的他,確實還不清楚他當時麵對的秦軍的軍將身份。

    在旁,韓足孤零零地站著,很是尷尬地看著廉頗與晉鄙在那相互嘲諷。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