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各有謀劃(二)

字數:1734   加入書籤

A+A-




    從公孫豎的口中,蒙仲大致也得知了目前魏國國內的態度。

    目前魏國國內,暫時還不知聯軍已攻破鄭縣、對秦國的鹹陽已造成了巨大威脅,他們對前線的戰況,還停留在“秦軍與聯軍對峙於陰晉”的階段,但盡管如此,從魏王遫到魏相天文,從大司馬翟章再到朝中的魏臣們,基本上都一致建議趁這次機會重創秦國。

    魏國的君臣可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他魏國是秦國踏足中原最大的阻礙,這意味著魏秦兩國之間幾乎不可能解除最根本的矛盾,倘若蒙仲這次能趁五國伐秦之際重創秦國,這等於變相地為魏國創造了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和平,但凡是有點腦子的,都不會在這個時候“見好就收”。

    當然了,前提是蒙仲始終能在秦國麵前保持強勢的進取,倘若秦國的反擊力度讓蒙仲逐漸承受不住了,那魏國國內恐怕也未必有勇氣冒著兩敗俱傷的危險繼續跟秦國交戰。

    對此,蒙仲多少還是有點擔心的。

    他私底下對公孫豎說道“秦國主動交付陰晉,意在分裂聯軍,我不妨大膽推測,秦國的主張無外乎先安撫與其利益衝突較少的趙、齊、燕三國,設法使這三軍撤兵,獨留下我魏韓兩國的軍隊……如此一來,縱使他與我魏韓兩國談判破裂,他也有把握抵抗我魏韓兩軍。”

    “那你怎麽看呢?”公孫豎反問道。

    蒙仲想了想,說道“當年秦楚大戰,楚懷王傾盡舉隊攻打秦國,險些就攻破鹹陽、覆亡秦國,但最終功虧一簣,前車之鑒、後車之師,秦國自衛鞅變法後,就已具備霸主的潛質,潛力巨大,如今他雖被逼到絕境,但倘若我等掉以輕心,難免不會步上楚國的後塵。”說著,他話鋒一轉,壓低聲音說道“倘若秦國這次執意不肯割讓西河,我將以河東郡為基,聯魏韓兩國之力,與秦國展開一場持久的交戰,這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

    公孫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明白蒙仲為何擔心蒙仲擔心的是到時候魏國國內撐不住,畢竟一場動輒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戰爭,這可不是說說那麽簡單,兵源、糧草,這些問題都足以拖垮一個國家。

    別說國內,就連公孫豎心底其實對此也有些擔心,生怕到時候秦國還未服軟,他魏國就先被這連年的征戰給拖垮了。

    好在蒙仲提出了有關於“持久戰”的設想與主張,這給予了公孫豎一些底氣。

    比如前線屯田,再比如軍功賞爵,但最最讓公孫豎感到在意的,還是蒙仲那句我魏國或有可能趁這場仗戰爭、完成軍功爵製的改革轉變,成為繼秦國之後第二個軍功賞爵的國家。

    不得不說,軍功賞爵,其實並不新鮮,關鍵在於這條政令的範圍。

    各國賞爵的對象,一般最起碼都是士人,說簡單點,最起碼是有文化、有點家世底蘊的人。

    就拿蒙仲來說,別看蒙仲仿佛是平民出身,但實際上,蒙仲這麽說也是宋國子姓蒙氏一族的族人,跟那些連姓氏都沒有平民,還是有根本區別的。

    再加上蒙仲那讓人目瞪口呆的師承,因此誰也不會去嘲諷蒙仲的出身。

    可秦國的軍功賞爵,它太徹底了,徹底到平民階層可以憑借軍功躋身貴族階層,說粗俗點,哪怕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都能憑著軍功躋身中流乃至上流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