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隱士,痞子,法醫,密探

字數:5746   加入書籤

A+A-


    次日中午,乾元返回青丘府。

    剛一回府,長史劉道寧就趕來匯報:“殿下,昨天有四位修士前來造訪,說什麽仰慕殿下賢名,自願入府為幕。”

    乾元立即反應過來,快遞到了。

    “人呢?”乾元問。

    “下官不敢擅自做主,把他們都安排在客房暫住。”

    “很好,去,把他們都請到書房來,不,先去會客室。”乾元實在好奇,這一次都召喚到哪四位文官。

    “是!”劉道寧轉身而去。

    …………

    會客室內。

    乾元剛一進門,還沒看清人呢,對方就先拜了下來。

    “陶淵明!”

    “李衛!”

    “宋慈!”

    “陸炳!”

    “拜見王爺!”

    果然是送快遞的,連主公都不叫了,這是要劃清界限嗎?!

    “諸位快快請起!”

    乾元有些方,好在有劉道寧在,忙著沏茶寒暄,稍稍化解了現場尷尬。雖然是學渣,但是乾元的曆史學的還不錯,對四人勉強都有印象。

    陶淵明就不用說了,著名的東晉田園詩人,歸隱之前到也當過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李衛!

    這乾元就更熟悉了,不是通過曆史課本,而是電視劇,無論是《李衛當官》,還是《雍正王朝》,都是耳熟能詳的人物。

    宋慈。

    嗯,又是電視劇,《大宋提刑官》,法醫鼻祖。

    最後就是陸炳。

    這是最陌生的,隱約記得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錦衣衛指揮使,一個讓官吏百姓聞風喪膽的機構,一個人談之色變的人物。

    這樣的四個人,怎麽說呢?

    一個隱士,一個痞子,一個法醫,一個密探。

    乾元頭有些大,這都什麽跟什麽啊。

    他要的是文官,是幹吏,是縣令啊,此番召喚到的四人當中,除了李衛,其他三個基本都跟縣令不沾邊。

    這就難辦了。

    直到現在,乾元都沒有搞清楚,係統到底是如何定義甲乙丙三檔的,且不說其他,就眼前這四位可都不是無名之輩。

    有的甚至在某個領域的造詣登峰造極,比如宋慈,陸炳。

    怎麽也是丙檔?

    乾元有些糊塗了。

    不管怎樣,人都來了,那也隻能量才而用,係統是不會解釋的,更不能退貨。而且以係統之前的尿性,或許這麽安排另有深意?

    乾元也隻能這麽自我安慰。

    正想著怎麽安排四人時,忠叔聞訊趕來,臉上難掩焦慮,想來,接二連三的壞消息,最難熬的就是暫時主持府衙的忠叔了。

    見到李衛等人,忠叔明顯一怔,“殿下,這是?”

    乾元道:“走吧,去書房談!”

    …………

    到了書房,自然又是一通互相介紹。

    乾元坐在寬大的書桌後麵,問道:“忠叔,現在府衙是個什麽情況,可有什麽異動?”他這麽問,到有一半是替李衛等人問的。

    沒有乾元授意,劉道寧是不會向李衛等人泄露半點消息的。

    忠叔道:“情況有些複雜。”

    世家豪族都是消息靈通之輩,看似無關的辭官風波以及糧商毀約風波,很快就被大家聯係到一起,繼而聯想到神都。

    無疑,這是神都大人物出手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雖然乾元樹立了一定的威信,但還不足以把這些世家捆綁到藩王府的戰車上,共同進退。

    最多就是兩不相幫。

    就連唐曹兩家都隻敢在暗中跟忠叔通了氣,不敢明著站出來。這便是世家的處世哲學,不會輕易押上家族命運。

    最起碼現在,乾元給出的籌碼還不夠。

    因此,這一次的麻煩隻能由藩王府獨立解決,至於解決不了的後果會是什麽,大家非常有默契地不去討論。

    隻是最近的青丘府,世家之間頻頻聚會倒是真的。

    暗潮湧動。

    乾元聽完,並未做任何表態,誰也不知道他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隻是問:“糧商毀約之後,可還有其他辦法買糧?”

    這才是乾元最關心的。

    忠叔回道:“糧食自然是有的,南境不賣,可以去西境、東境,尤其是東部沿海,有的是糧食。問題是,太遠了,光是路上的損耗就負擔不起。”

    “這樣嗎?!”

    乾元眉頭緊蹙,突然道:“我記得,淯水縣邊境有一座關卡,對吧?”

    楚冠傑之前率領的南方軍團第二師團第四旅,就一直駐紮在淯水縣,以防備南麵的流沙國。

    倒是新組建的青丘警備師團,並未在淯水縣駐軍。

    因為乾元很清楚,以警備師團的這點兵力,流沙國真想搞什麽動作,那是守也守不住的,幹脆不守。

    想來,隻要流沙國但凡有點腦子,就不會跟大乾的一位藩王過不去。

    忠叔道:“是,就叫淯水關。”

    “那,能不能通過淯水關,向流沙國的糧商買糧?”乾元目光灼灼。

    “理論上是可行的。”忠叔想了下,道:“據悉,最早的淯水關就是用來做邊境貿易的,隻是最近幾十年,才漸漸演變成軍事要塞。”

    乾元了然。

    如此轉變,自然是跟大乾的衰落以及流沙國的崛起相關。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麽問題了,明天就派人去接洽此事。”蕭氏商會再厲害,也威脅不大流沙國的糧食商人,有錢還怕買不到糧。

    “可是,殿下難道就不擔心?”忠叔欲言又止。

    春季戰役剛一結束,東大陸各國都不約而同地擴軍,大乾王朝跟流沙國的關係正處在曆史最緊張的時候。

    一個不好,就可能擦槍走火。

    這時候跑去流沙國買糧?忠叔實在不認為這是個好主意。

    太冒險了!

    乾元道:“有什麽好擔心的?眼下,帝國邊境雖然劍拔弩張,但是還遠沒到斷絕往來的地步,離撕破臉還早著呢。”

    這是乾元的判斷。

    東大陸雖然風起雲湧,但還缺一根導火索。

    戰爭可不是兒戲。

    尤其是堵上國運的國與國之間的大戰,它就像洪水猛獸,一旦開閘,未來如何,就不是某一方勢力所能控製的。

    戰火一旦燒起來,成燎原之勢,誰也無法肯定就一定是勝利的一方。

    因此,每一次大陸動亂,往往都有一段很長的前奏,需要數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時間來做戰爭準備,積蓄力量。

    不是說打就打。

    至少目前,乾元還看不到徹底撕破臉的跡象。

    “既然這樣,我下去就安排!”

    眼見殿下如此自信,忠叔也隻能選擇相信殿下的判斷,而且,以目前的情況而言,青丘府也沒有什麽太大的選擇。

    一旦糧食無法供給到位,青丘府必定大亂。

    別忘了,青丘國可還一直虎視眈眈呢,忠叔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最近才寢食難安,生怕一覺醒來,妖軍已經兵臨城下。

    好在殿下回來了。

    乾元囑咐道:“買糧的時候,記得要大大方方的,切記不要偷偷摸摸,明白嗎?”

    “嗯?”

    忠叔明顯一怔,“為什麽?殿下難道不擔心,朝廷追查此事?”

    乾元一笑,“這麽大的買賣,瞞是瞞不住的。朝廷要查,就查好了,我還正想問問,為何青丘府在帝國買不到糧食呢。”

    “殿下英明!”

    忠叔立即反應過來,五皇子此事本來就做的不地道,真要查下去,牽連最深的就是五皇子,青丘府反而是受害者。

    想來,五皇子沒這麽蠢。

    乾元笑了笑,沒再解釋什麽,他其實還有一點小心思,就是像通過這次買糧,做一次試探,看能否重新開啟邊境貿易。

    想必,會觸動很多人的神經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