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三章 世家集團在行動

字數:5875   加入書籤

A+A-


    七月初九,招搖城。

    戰爭陰霾散去,招搖城重新恢複往日的熱鬧與喧嘩。因為屬於戰勝方,民心大振,熱鬧甚至更甚從前。

    大家都對未來充滿信心。

    在李忠抵達流沙城之後,乾元當即駕馭靈焰徹地梭,帶著左慈一同趕回招搖城這一封地中樞。

    戰爭剛剛平息,南疆都護府急需乾元坐鎮。

    雖然乾元對流沙郡有著諸多規劃以及期待,但是在李忠穩住流沙郡局勢、梳理好治政脈絡之前,乾元什麽也做不了。

    事情總要一步步來。

    至於狄青部,預計還要留在流沙城休整一番之後,才能北上南禺郡,配合當地駐軍,收服天虞府跟令丘府。

    反正也不急於一時。

    持續月餘的鏖戰,無論是對戰備曹的物資調度,還是西南兵團參戰各部,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急需適當休整一番。

    不能涸澤而漁不是。

    剛一回到招搖城,乾元就宣布了一項官吏任免。

    李衛擢升為司幽郡守之後,他空下的箕尾府知府一職,因為戰爭的突然爆發,一直空著,急需補位。

    乾元決定,調猨翼府知府劉坤一赴任。

    在投效乾元之前,劉坤一就長期擔任猨翼府同知一職,劉家也是猨翼城的豪族之一。

    劉坤一晉升為知府之後,劉家在當地的勢力越發盤根錯節。

    據說,已經有部分劉家族人以猨翼府第一家族自居了。

    這不得不引起乾元的警惕。

    劉坤一空缺的猨翼府知府一職,則由猨翼府下麵的蝮縣縣令葛明輝升任。這也是一位乾元身邊的老人了,出身翼澤縣。

    乾元就藩翼澤縣時,葛明輝還隻是一位小小的工房典史,因為站隊的關係,幫著張懷仁對乾元使絆子。

    哪成想,會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啊。

    此時的葛家雖然仍舊紮根翼澤縣,但是因著出了葛明輝這麽一位“大官”,在當地之聲威,早就超過彼時的張家。

    隻能說張懷仁當時是“瞎了眼”,買錯了股票,傻的要跟乾元作對。

    否則,

    如果張懷仁能一直攀附乾元,以他的才幹,到了現在,最起碼也能混到一個知府當當,何至於落得個滅門的下場。

    此番將劉坤一調離猨翼府,也是乾元的一個警告。

    乾元甚至準備擬定一項新規,規定,知府、縣令等地方主官不能由本地人擔任,必須異地任職。

    也算是對世家侵染衙門的一種防範措施。

    當然,這項新規,還得等到新任吏部司大夫梅裏奇上任之後再實施。

    乾元將梅裏奇放到這個位置上,不是無的放矢的,他就是希望能借著梅裏奇這位“新人”之手,大肆整頓封地官場。

    監察、稅改以及土改,也都需要吏部司配合。

    忠叔畢竟太熟了,而且他這些年一直主持吏員選拔考核,門生故吏遍布各級衙門,難免有些施展不開。

    梅裏奇就不同了。

    作為亡國之臣,封地的老對手,梅裏奇隻能依靠乾元的支持。

    隻要有乾元授意,梅裏奇大可放手施為,也不用擔心得罪人,他就是乾元手裏的一把刀,一把整肅官場的刀。

    梅裏奇,注定要做一位孤臣了。

    除了補缺箕尾府,剛占領的司幽郡跟流沙郡,也還有一大堆的人事調整事項,尤其是關鍵的知府人選,都需要乾元拍板。

    加上戰後恢複重建等事項,把乾元忙的是團團轉。

    倒是最關鍵的軍隊整編問題,乾元暫時按下,準備在收服天虞府跟令丘府之後,再做統一的安排。

    乾元已經在籌劃,對西南兵團架構做一次大的調整了。

    當然,具體事項還得等郭嘉返回招搖城之後,再共同商定,涉及十幾萬大軍的調整,可不是一件簡單之事。

    方方麵麵都要考慮到。

    …………

    神都。

    就在乾元回到招搖城,忙的焦頭爛額之時,新帝乾慎跟楚王、魏王之間的溝通,正變得越來越頻繁。

    到了後麵,甚至連出雲王都參與了進來。

    就這樣,在有心人的牽線搭橋之下,一場旨在針對乾元,共同應對南疆都護府崛起與威脅的新的同盟,正在悄然形成之中。

    真是應了那句話:“隻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誰能想到,

    有一天,新帝乾慎會跟兩位亂王勾結在一起呢?

    對這一切,乾元卻一無所知。

    雖然有李白坐鎮神都,但是李白的身份新帝本就知曉,這等機密之事,哪裏是李白所能探查到的。

    包括長孫雲跟行布,都被新帝乾慎有意避開。

    倒是傾城公主獲悉了此事,作為魚龍衛指揮使,新帝想瞞過她,那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更何況,新帝也沒想過要瞞著傾城公主。

    兄妹兩人最近雖然鬧的有點僵,但新帝畢竟還是清醒的,知道傾城公主都是為他好,出發點是好的。

    …………

    七月十二日,傾城公主府。

    後花園內,傾城公主一襲白色紗紡長裙,赤著一對白嫩的雙腳,獨自一人在花園內來回徘徊,臉上掛滿愁緒。

    她現在很猶豫。

    得知皇兄準備赦免魏王跟楚王,借此組成一個利益共同體,以應對乾元的崛起時,傾城公主簡直不敢置信。

    這還是她那位皇兄嗎?

    為了保住皇位,真是什麽也不顧了。

    真要這麽做了,帝國百姓會怎麽想?周邊王國又會怎麽想?

    帝國威嚴何在?!

    傾城公主意識到,皇兄正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而且看情況,他似乎一點都沒有回頭的意思。

    估計也回不了頭。

    照此勢頭發展下去,皇兄的皇位是保住了,可也會讓帝國陷入長期的“藩王割據”局麵之中。

    這對帝國而言,絕非什麽好事。

    對整個東大陸而言,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已經緩緩拉開序幕,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看似統一、實則四分五裂的帝國,如何應對此等危險?!

    “要是當初父皇選擇十五弟就好了。”傾城公主心中一歎。

    到了今天,帝國上下,明眼人都看出來了,諸位封王之中,原本最不被看好的秦王,文治武功皆是上乘,才最具有帝王之相。

    也是統治帝國的最佳人選。

    奈何造化弄人,事情一步步竟演變到這個地步。

    為帝國開疆拓土的功臣,獨自遭受亂王的攻擊,戰勝之後,不僅得不到朝廷的褒獎,還要承受來自朝廷的猜忌與打擊,變成一個孤膽英雄。

    何等悲壯。

    何等悲哀!

    傾城公主不知道的是,此番新帝乾慎能跟兩位亂王談妥,這背後,有著一股神秘而強大的力量在推動。

    這力量不是別的,

    正是長期以來,紮根於帝國血肉深處,不斷汲取帝國營養壯大己身,自成一體,有著獨自利益考量的強大世家集團。

    一股足可以左右帝國走向的龐大勢力。

    眼見乾元的崛起已經不可逆轉,聯想到乾元對世家的強硬態度跟淩厲手段,世家集團終於感受到了某種危機。

    萬一哪天乾元竊取帝位,

    那對他們這些大世家而言,絕對是個壞消息。

    因此,這一次無論是站在新帝背後的徐家,還是支持魏王的獨孤家,支持楚王的蕭家,乃至燕王乾佑背後的燕家,都出奇地觀點一致。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乾元打壓下去!”

    可以想象,這樣一股力量聚合在一起,是何等的恐怖。

    否則,僅憑新帝乾慎的一紙密函,又如何能解開魏王、楚王的心結,讓他們放棄不必要的奪嫡幻想,轉而跟新帝合作呢?

    說到底,

    背後都是世家在做工作啊。

    無論是新帝乾慎,還是魏王、楚王,他們走到現在,都離不開世家集團的支持,成了某一個集團的代言人。

    得了好處,自然就要履行責任。

    到了現在,這一場驚天交易已經接近尾聲了,等到該消息被公之於眾,不知道又要在帝國引起怎樣的波瀾。

    “不行,我絕不能坐視不理。”

    傾城公主終於下定決心,漂然離開花園,背影很是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