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字數:984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閨中記 !

    趙黼因關心情切,見這般“曖昧”情形,又驚又惱,便忙跳進房中,皺眉喝道:“崔雲鬟!”

    雲鬟恍若未聞,也不答腔。

    白樘轉頭看向他,神情卻依舊沉靜清肅,隻雙眸之中有些極淡的憂急疑惑之色,淡聲道:“世子回來了?”毫無任何心虛不安之意,人也依舊未動。

    趙黼對上他寧靜無波的目光,不知為何心頭那股火氣也隨之冰了一冰,便沒有先前那樣高熾了。

    喉嚨裏那句話轉來轉去,出口之時,卻變成了:“是怎麽了?”忙三兩步上前,便扶著雲鬟肩頭,細看究竟,卻見她雙眸泛紅蘊淚。

    白樘見他護住了雲鬟,才將按在雲鬟肩頭的手撤開,順勢後退。

    此刻清輝來至門邊兒,向內行禮道:“父親。”

    白樘一點頭,回頭看看兩人,便邁步走了出來。

    清輝見他來到身前,便把方才在行驗所裏同嚴大淼趙黼三個所推的話說了一遍。

    白樘定睛看了清輝半晌,眸色中透出幾分軟和之意:“這都是你想出來的?”

    清輝道:“是世子跟嚴先生一塊兒所想,不知如何。”

    白樘微笑:“甚好,你能想到這許多,很難得了。”

    清輝得了讚揚,卻並不覺格外喜歡,因又看了一眼屋內,見趙黼正俯身打量雲鬟,一邊兒低低在說些什麽,清輝便問道:“此處又是怎麽了?”

    白樘眼皮一垂,因道:“我方才同她說了……這兩件案子的具體。”

    清輝道:“崔姑娘因此不適了?”

    白樘先是搖頭,旋即又點了點頭:“大概如此。”

    此刻雲鬟已經起身,趙黼正道:“咱們走可好?”神色裏竟滿是關切,絲毫沒有先前的惱意。

    清輝是知道他性情的,本以為他要如爆竹似的炸上一番,不想竟能在瞬間壓住怒火,化作一江春水,不覺有些驚奇。

    這會兒雲鬟抬頭,卻見眼前,兩側木格子窗透著微光,朱紅掉漆的門扇開著,白氏父子兩人就站在門檻之外,背後是靠院牆的幾棵梧桐樹,翠葉玲瓏,隨風微微搖曳,而那人跟桐樹都是一樣的端直清正。

    ——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刹那間,心底竟無意識地泛出這一句。

    那邊兒,白樘遙遙地看了雲鬟一會兒,便問:“你好些了麽?”

    雲鬟道:“是。”

    白樘道:“你不必懼怕,且再仔細想一想,若有所得,便來告知我。既然有世子相護,必然是無礙的。”

    趙黼有些疑惑地望著他,雲鬟卻隻是低眉垂眸:“是。”

    不知為何,趙黼心裏複又不自在起來,便握住雲鬟的手道:“好了,走了。”對白樘一點頭:“白侍郎,告辭了。”

    白樘拱手:“世子慢走。”清輝亦行禮相送。

    眼見兩人身形漸漸消失廊下,趙黼的手始終並未放開雲鬟。

    清輝雖七竅玲瓏,對男女之事卻一竅不通,便問道:“父親,為何世子對崔姑娘如此不同?”

    白樘道:“大概是少年心性,貪玩愛鬧。”

    清輝道:“父親當真這樣想?”

    白樘道:“怎麽?”

    清輝沉默片刻,終於道:“崔姑娘心慈,隻望世子別害了她。”

    白樘意外:“為何竟這樣說?”

    清輝搖頭:“孩兒不知。”

    白樘輕笑了笑,並不探究此事,才欲進門,清輝忽然又問:“方才父親隻跟崔姑娘說了案情?”

    白樘道:“不然呢?”

    清輝道:“隻是……”方才臨窗一瞥,那一幕雖讓趙黼火冒三丈,可在清輝看來,卻隻覺心驚。

    也不知為什麽,那一刹那,在他心底想起的,竟是三年前蔣府血案之後,白樘借他之手把蔣勳請來府中……詢問蔣勳時候的那情形。

    雖不知如何會想這許多,但他有天生之感,自是隨感而發的罷了。

    話說趙黼領著雲鬟出了刑部,仍上了馬車。趙黼打量著她,便問道:“你方才在裏頭,是怎麽了?”

    雲鬟道:“沒什麽,我一時有些頭疼。”

    趙黼想了想,道:“白侍郎真個兒把所有都跟你說了?你、都知道了?”

    雲鬟道:“是,都知道了。……不過我不知的是,既然此事跟我相幹,世子為何竟瞞著我呢?”

    趙黼道:“這案子詭異的很,我自然是怕你受驚,倒不如讓他們悄悄地解決了好,誰知仍然不免。”

    雲鬟問道:“世子如何就知道他們會解決呢?”

    趙黼想著白樘為人,笑說:“那可是刑部的白閻王,還有什麽是他無法的不成?”

    雲鬟見他提起坊間對白樘的諢號,搖頭低聲道:“這個號不好。”

    趙黼道:“好不好的,都是別人叫的罷了,又不是我給他起的……既然他跟你說了,那你又跟他說了些什麽?你可是答應過,要跟我說實話的。”

    雲鬟無法作答,索性閉了雙眸,將身子往車壁上倚靠過去。

    此刻,雖人再車中,耳畔卻有輕輕地翻開書頁的聲響,一如那個午後,她在王府的藏書閣內,心慌意亂地找一本書。

    不知亂翻了多久,終於才找到想要的,可是一時卻又不敢打開,通身戰栗,手指都有些發軟顫抖。

    雲鬟自知道在她身上會有事會發生,自重生之後,偶爾思量前情,她越發明白:仿佛正是因為此事,才害她入了江夏王府,害她此後種種。

    是以在還未回京之前,她就已經在為此事暗做準備。

    她之所以不願回京,一來是因崔侯府並沒有令她掛念的,二來,是為了避開昔日的那眾人,欠人的,人欠的,一筆勾銷最好。

    而提也不能提的,就是這件事,這個“劫”。

    隻是想不到,趙黼從中作梗,竟讓她的計劃打亂,仍是無法避免地回了京城。

    自崔印忽然提出要送她去家廟時候,她已經心中微微有些波動,隻是並未就能往這上頭來想。

    而趙黼突如其來的“橫插一腳”把她帶來世子府,更是讓她摸不著頭腦。

    直到那日,白清輝跟季陶然前往世子府,季陶然口中無意吐出一個“西城”,趙黼刻意支開她……

    後,當白季兩人因“又出事了”匆匆離去之後,他竟不自覺地握緊她的手。

    冥冥之中一線念動,終於讓她認真想起前生這一大劫關來。

    那年她才交十四歲,隱約聽聞京城發生了幾件兒連環殺人案,因傳的不甚厲害,故而日子照常。

    不料忽然,崔侯府發付她去家廟居住,借口卻並非今世這個,而是因崔老夫人病了,故而送她去給老太太祈福。

    誰知,才在家廟住了半月,便出事了。

    雲鬟因深信自個兒的記憶,所以知道前世這一劫發生的詳細時間,——距離如今還有一年多的時候呢,因此她起初並未聯想到此事。

    可一旦想通之後,便打心底發起寒來。

    後知後覺才發現:差點兒竟鑄成大錯。

    她怎麽竟忽略了——比如由儀書院的案件,豈不是也提前了一年發生?既然如此,她的劫難自也可能提前!

    因想通了此事,竟汗毛倒豎,心神不屬,是夜,在世子府才又不禁夢入前世之事,幾乎無法自噩夢中蘇醒。

    可是細想,林稟正之所以提前一年犯案,是因為她插手白清輝跟蔣勳之事,但是“鴛鴦殺”……她自問從來不曾沾手過任何。

    既然如此,又是什麽促使了這凶殘的殺手也提前行動了?

    雲鬟思來想去,無法明白,可她卻也知道,躲避並不是辦法,因此才求了趙黼,相見白樘。

    隻因她知道:能解決此事的,隻有白樘。

    回憶停在藏書閣裏的那一刻,玉指微顫著翻開書頁,卻見跟先前寫得密密麻麻的字跡不同的是,這一頁上,隻寥寥數行字。

    某年某月某日,西城血案,北門橋血案,長安坊血案。

    ——以上刑部結案,內情封禁,不祥。

    當時她看著這幾行字,心中又是悵然,又是微驚。

    雲鬟仿佛知道是誰一手將此案壓下,也隻有他有此能耐,把這般驚天大案蒙在刑部之中,甚至連這江夏王府的密冊之中,都無法記錄詳細。

    她不敢信是為了她,但是卻隱隱覺著,那人之所以如此做,是跟她脫不了幹係。

    話說回來,雖然時間都已經起了變更,可前兩處案發地點,卻是沒有變化。

    雲鬟所能做的,僅此而已。

    當她按捺心頭恐懼,竭力回思往事,說出第三個可能的案發地之後,她看見白樘的雙眸仍若深海,隻是依稀有一道光,如月色隱沒。

    雲鬟隱約知道白樘的心意,可是她不能說的是:其實白樘很不必這樣讚賞似的看著她,因為就算沒有她崔雲鬟說這一個線索,以他之能,也遲早會破案。

    畢竟前世,在危難之間,將她從那凶徒手中救出的人,——正是他,刑部侍郎白樘。

    雲鬟閉眸沉思,麵上雖看似平靜,心底卻有滔天波瀾。

    不防趙黼在她對麵兒,卻趁機看了個飽。

    她竟還是不肯跟他說明白,他心裏當然仍有些餘惱,不過看著這張臉兒,目光描摹過這般眉眼口鼻,卻反而把那餘下的惱怒翻做了心花微開。

    他挑著唇,含笑觀望,手探出去,便輕輕握住雲鬟的手腕。

    她的腕子還很細弱,卻如上好的羊脂白玉雕成,他正翻來覆去打量,便聽雲鬟道:“世子在看什麽?”睜開雙眸,把袖子一扯。

    趙黼隻得若無其事般歎道:“你忒瘦了,崔侯府一定少給你東西吃。不過不用怕,跟著我多住幾日,包管就養好了。”

    雲鬟輕聲道:“我好的很,相信白侍郎會很快破案,我自回侯府去,不必勞煩世子了。”

    趙黼聽話頭不對,又抓住她的手問道:“你如何這樣肯定?你跟白樘到底說了什麽呢?”

    正在此刻,卻偏聽見馬車外有人聒噪道:“敢問車內是晏王世子殿下麽?”聲音竟帶著些哭腔。

    那車邊侍衛道:“什麽人攔路?還不滾開呢?”

    那人因哭道:“若真是世子爺在裏頭,還求世子爺救命!”

    趙黼心裏不耐煩,喝道:“滾!”

    雲鬟看著他,欲言又止。外頭那人又哭叫道:“求世子救命,救救我家公子,他給恒王世子擄去了,恒王世子說要弄死他呢!”

    雲鬟心中震動,微微撩開車簾。

    趙黼也聽出異樣,因探頭過來,往外一看,卻見路邊上跌跪著一個小幺兒,頭臉上帶著傷,鼻青臉腫的,向著馬車哀哀求告。

    許是見了趙黼露麵,那小幺兒跪著撲上來:“世子救命!”又拚命磕頭。

    雲鬟看的心裏不忍,咬了咬唇,看向趙黼。

    趙黼正冷哼道:“老子又不是觀世音菩薩,難道還對你有求必應麽……”話未說完,對上雲鬟的眼神,那目光清澈之中,泛著幾許依依柔軟之意。

    趙黼咽了口唾沫,道:“做什麽看著我?你心軟你去,前兒因你那薛哥哥,才得罪了我二叔,我可不想跟他們一家子杠的太死了。”

    雲鬟還未說話,那小幺兒因聽見了,便叫道:“正是因為世子救了我們公子,恒王世子才不忿的……”

    趙黼聽了這句,因道:“停車。”

    馬車這才停了下來,趙黼道:“你哭了半天,你們家公子是誰?”

    那小幺兒連滾帶爬上來:“我們公子是暢音閣裏唱花旦的薛小生,因為前日恒王來請,給世子殿下留下了,不料今兒恒王世子到了樓裏,說我們公子忤逆恒王,不由分說把人拖走了。”說話間,淚水漣漣。

    雲鬟這才知道原來是薛君生!受驚不小,忍不住道:“世子……”

    趙黼掃她一眼,懶懶道:“做什麽?用到六爺的時候,就好聲好氣的,等用完了,就一腳踹到不知哪裏,擺出一張從不認得六爺的臉?這回我可不上當了。”

    雲鬟因見那小幺兒已經受了傷,可見薛君生處境危險,當下道:“我並沒有那樣。”

    趙黼微睜雙眸,哼道:“沒有?那你方才是怎麽樣?我問你跟白樘說了什麽,你可理過我?”

    雲鬟知道他是故意發難為難,便低頭道:“你想怎麽樣?我向世子賠禮可好?”

    趙黼道:“賠禮是個什麽,我可不稀罕。”

    雲鬟呼了口氣,探手握著他的手腕:“世子……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趙黼瞄了一眼她的手,卻又鼻孔朝天道:“老子又不想成仙成佛,不稀罕不稀罕!”

    雲鬟見他始終不為所動,便撒手要出去。

    趙黼眼疾手快,一把將她拉住:“你做什麽?”

    雲鬟道:“我救人去。”

    趙黼道:“你怎麽救?”將她打量了一回,道:“先前說我二叔葷腥不忌,可知我這位哥哥,也是個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你這樣過去,簡直就是羊入虎口,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雲鬟紅了臉,卻淡淡道:“我求別人幫忙就是了。”

    趙黼眼神一變:“你求誰去?”

    雲鬟本有幾分賭氣,忽地見他有些色變,心中一動,就說:“小白公子麵冷心熱,多半肯援手。”

    趙黼嗤之以鼻,冷笑道:“他雖然肯,隻怕也白忙一場。不中用。”

    雲鬟飛快一想,鄭重道:“還有一人,必然會幫。”

    趙黼斜睨她,疑心她要說的是白樘。

    不料雲鬟道:“靜王爺必然使得。”

    趙黼大吃一驚:“你說什麽?”

    雲鬟道:“我可以求靜王爺出麵兒,想恒王世子雖不怕六爺,可麵對靜王爺,應該還是不敢造次的。”

    趙黼擰眉細看:“你幾時跟我四叔認得了?”忽地想起上回王妃身邊兒雙喜的話“好多人誇讚她呢,比如恒王妃……還有靜王爺”,一時狐疑不定。

    雲鬟淡淡道:“這個就恕我不能告知了,還要去求靜王爺呢。”

    趙黼見她又要走,咬牙發狠將她拽了回來,喝道:“你敢去求別人?”

    雲鬟不防,竟撲倒在他身上,便嗅到他身上淡淡的味道,如此激烈而熟悉,簡直像是前世裏穿過來一隻手,狠狠打在她心頭一樣,手忙腳亂要爬起來。

    趙黼偏又把她拉住,盯了看了半晌,忽地笑:“知道了,你是使壞故意激我呢?”

    車廂本就不大,他偏靠得這樣近,呼出的氣息微微濕暖,身上那凜冽之氣也越發濃了幾分似的。

    雲鬟按捺有些慌亂的心意,垂眸道:“並不是,救人如救火,哪裏敢玩笑。”

    趙黼眼神變幻:“縱然你有手段說服我四叔,那也得需要時候,再說這會子他也未必就在王府,再三耽擱,隻怕有十個薛君生也不夠殺。”

    雲鬟擔心的正也在此,趙黼眸中含笑,挑唇道:“求我啊,方才不是說要去求靜王麽?”

    雲鬟禁不得他如此眼神,這般口吻,轉頭道:“方才已經求過了,是世子不肯答應。”

    近距離瞧著,可以看清外頭陽光透進來,照在她半邊臉頰上,那肌膚晶瑩如玉,近乎透明,鬢邊細細柔柔地絨發,浸潤光芒中,很引人眼。

    趙黼目光晃亂,呼吸不由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