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字數:1165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閨中記 !
    趙莊眼睜睜地看著趙黼離開,睜大雙眼,身不由己地往前跟出一步。
    忽聽身後趙世道:“太子。”
    這刹那,趙黼已經一拂袍擺,出殿而去了。
    趙莊眼睜睜看著,回身跪在地上:“父皇!”
    皇帝咳嗽了聲,垂眸道:“朕這把年紀,熬不過你們,也管不了你們了。對麽?”
    趙莊垂頭,淚落如雨。
    且說趙黼出門,往外而去之時,轉念想到雲鬟,本想去告訴她一聲兒,又怕見了便走不了。
    狠心不見,疾步而行中,卻見迎麵一人來到,竟正是睿親王蕭利天。
    趙黼見了他,便想到阿澤曾說起的話,又想到昨夜所見的情形,便上前道:“這般早,殿下好興致。”
    蕭利天道:“六爺行色匆匆,是要往哪裏去?”
    趙黼道:“你倒是格外眼尖,不如你猜猜看,我是去做什麽?”
    蕭利天眉睫一動,遂靠前一步,低語了聲。
    趙黼又是詫異,又且驚心,皺眉冷看。
    蕭利天道:“我說的可對?”
    趙黼不答,滿目疑惑警惕。
    蕭利天卻抱起雙臂,道:“不過照我看來,這趟渾水,你別去為好。”
    趙黼道:“哦?何出此言?”
    蕭利天道:“自古以來,不管是刀還是劍,都是凶器,被人握在手中,任意操控,一旦不需要了,便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個道理,自然不必我多說。”
    趙黼道:“親王說的是什麽?是在說我麽?”
    蕭利天轉頭,雙眸微涼,因在霧氣之中,又有些許模糊:“殿下,我是好意。”
    趙黼笑道:“你不過是挑撥惑亂罷了,自沒有誰願意當凶器,然而時事如此,又能如何?若不是你們遼人先行越界,肆意踐踏我大舜國土,殺我子民,怎會兩國交戰這幾十年?我若不為凶器,難道要當那砧板上的肉,任由你們屠戮?”
    蕭利天的眼越發沁涼,嘴唇微動,最後卻隻是一笑道:“你說的對。”
    趙黼冷看他一眼,卻覺著此人今日甚是古怪,便哼道:“我尚且有事,不同你多言了。”
    趙黼說罷,絲毫不再耽擱,昂首闊步仍去。
    蕭利天轉身,默默地看著他挺秀如劍的背影,忽地叫道:“殿下。”
    趙黼止步,回頭看他。
    蕭利天目光閃爍,最後道:“殿下……且留神保重。”
    趙黼“嗤”了聲,回身仍去,心道:“這遼人今日是瘋發了?中邪了?還是說反話呢?哼,總之黃鼠狼給老子拜年,不安好心。”
    京內。
    早上還是一切如常,及至過了晌午,九門的侍衛忽然多了起來。
    不知從哪裏傳來了一個消息,說是蘭劍行宮出了事,皇帝趙世遇刺,凶多吉少。
    這消息迅速地傳播開去,整個京內沸沸揚揚,百姓臣民均不知真假,人心惶惶。
    街頭也逐漸開始戒嚴起來,許多鎧甲鮮明的士兵一隊隊來來往往,百姓們察覺不對,皆都不敢在外頭停留,紛紛地回到家中,關門閉戶躲避。
    就在城門將關閉之前,有一名將官,帶了幾個隨從,看著風塵仆仆的模樣。
    這五六個人才進了城,就見迎麵一隊士兵衝了過來,將原先守門的侍衛推推搡搡,似是個要替換的架勢。
    原先那些侍衛見狀,便喝罵不依,兩方竟爭執起來,各自按著刀柄,仿佛一觸即發似的。
    這將官人在馬上,回頭看如此罕見情形,皺眉道:“這是在做什麽?”
    又見前方街頭人跡稀少,越發詫異:“莫非京內出了事麽?”
    跟隨他的一名隨官道:“將軍,好似真個兒出了事,咱們要去何處?”
    才問了一句,就見又有一隊士兵衝了出來,領頭一個見了他們在此,便喝道:“是什麽人?”一揮手,底下人衝過來,便把此人圍在中間兒。
    隨官忙道:“不得無禮,我們大人是曾駐守雲州的,接兵部的調令回京述職。”
    那小頭領念了聲:“雲州?”忽然色變,喝道:“抓起來!”
    馬上的青年將官聽了,皺緊眉頭:“你們想幹什麽?”
    原來這人,卻正是才進京的蔣勳。見勢不妙,喝道:“無緣無故,如何要拿人,你們可有兵部的令?”
    小頭領冷笑道:“什麽兵部的令,就憑你是從‘雲州’進京的,就該抓起來!”
    蔣勳聽這聲氣兒不對,怒道:“雲州又怎麽了,沒什麽正經罪名,更無兵部命令,你們是造反了不成?”
    小頭領道:“隻怕雲州來的,才是造反呢!聖上在蘭劍行宮遇刺,難保是誰下的手。”
    蔣勳一路緊趕,因此竟沒聽說這些傳言,當即臉色一變:“你說什麽?聖上遇刺?”
    正在相持之際,又見一隊人馬來到,喝道:“是在做什麽?”
    眾人回頭,卻見來者正是兵部的張振,那小頭領不敢放肆,忙見禮。
    張振不理會,隻對蔣勳道:“我遠遠地看著像是你,沒想到果然是,你今兒是才回來?”
    蔣勳見是張振,便馬上行了個禮,道:“正是才進城。”
    張振笑道:“我估摸著你也快了,正想著你回來後,咱們好生喝一場呢。今兒趕巧了,你若無事,就去我們府裏可好?”
    蔣勳皺眉,正躊躇,便見張振向著自己使了個眼色。
    蔣勳便道:“隻是要叨擾哥哥了。”
    張振便才對那小頭領道:“這是我蔣兄弟,隻怕有些誤會?”
    小頭領見他說的熱絡,又知道他的身份,便強笑道:“正是有眼不識泰山,既然是大人的舊友,我們如何敢造次,請自便就是了。”
    張振這才一笑,便陪著蔣勳離開。
    兩人行了半晌,蔣勳才道:“張哥哥,這是怎麽了?”
    張振道:“回府裏再說。”
    一路上又遇見好幾撥士兵,蔣勳卻也看了出來,經過的士兵們,手臂上都纏著一條白色的布帶,有兩撥看見他們,便衝了過來,隻因見是張振才複退了。
    如此總算回到了驃騎將軍府,蔣勳心中暗驚,卻見將軍府外,竟聚著比平日多三四倍的“侍衛”,張振翻身下馬,那些人虎視眈眈,卻由得他領著蔣勳入內了。
    一直到了內堂,張振將門關了,說道:“你回來的真不湊巧,怎麽單趕在這個生死關頭?”
    蔣勳道:“我又聽說聖上在行宮遇刺,到底是真是假?京內這又是在做什麽?如何他們聽說我是雲州來的,便要拿下?”
    張振歎了聲,道:“聖上前日去蘭劍山行獵,帶了幾位重臣跟靜王殿下,太子殿下。昨兒忽然風聞有些不好,今日恒王府便散出消息,說是聖上遇刺,有人圖謀作亂,故而要封鎖城門,商議對策。如今街頭各處都戒嚴了。他們雖未明說,但這自然是針對太子殿下跟皇太孫的,你偏又是雲州來的。”
    蔣勳又驚又疑,道:“我雖然才回京,卻也知道,太子殿下跟六爺是絕不會有二心的。”
    張振哼道:“你也太心實了。這叫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偏偏是恒王爺有令,我們心裏雖然猜測,卻也不敢輕舉妄動。方才你沒看見門口那許多人麽?便是恒王殿下不放心,故而叫人圍著。”
    蔣勳皺眉一想,道:“不知太子跟六爺如何了……若、若真的有什麽異變,倒也罷了,倘若隻是恒王殿下想借機……”
    張振道:“便是這些事糟心,皇族之間的內鬥,我們這些當臣子的,就算心裏再明白,又能怎麽樣?幫誰都不成,亂動也不成,生死都在他們一句話。”
    蔣勳道:“張將軍呢?”
    張振道:“這一次本要隨聖上去行獵的,隻是恰前幾日感了風寒,因此在家裏養著呢,得虧是病了……”又低低道:“你如今就放心在這兒住罷了,這府裏的人,現在是隻許進不許出,就是怕我父親有什麽命令散了出去。”
    正說著,忽然聽得敲門聲響起,有人道:“二爺,二爺,小姐叫您呢。”
    張振開了門,卻見是個張可繁身邊兒的小丫頭,眼珠骨碌碌亂轉,卻是往裏頭打量。
    張振道:“叫我何事,我會客呢。”
    小丫頭道:“小姐說是有急事,婢子不敢多嘴,二爺還是趕緊去看看的好。”
    張振回頭看看蔣勳,道:“我叫人給你安排住處,橫豎如今京內別的地方也不安全,你便住在這裏倒好。”
    張振說罷,叫了個小廝來,讓帶了蔣勳去。
    那小丫頭回頭死盯了蔣勳幾眼,陪著張振回去見可繁。
    且說蔣勳隨著張振的侍從去了居處,兀自不放心,原來他很是惦記清輝跟季陶然,卻不知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風雨之中,他們兩個會是如何。
    然而偏偏張振說著府裏“許進不許出”,便又歎了聲,早知如此,還是不來的好。
    底下的幾位跟隨他一塊兒回京的隨從們,因畢竟趕路辛苦,伺候著洗漱了一番,略用了點飯菜,便各自去歇息。
    蔣勳出門,本要去門口碰碰運氣,想到張振所說,又怕給張府惹上嫌疑,思忖反複,隻得作罷。
    正要回屋裏去,一轉身的功夫,忽地見前方廊下,站著個人。正也定定地看著他。
    蔣勳驚震,整個人便如被施了定身法兒一樣,再也無法動彈,隻身不由己地睜大雙眸也看著對方。
    兩個人目光相對的刹那,就仿佛這一刻,不是在京內風暴中心的驃騎將軍府,而是在風沙蒼涼的雲州晏王府內,——初初相見。
    與此同時,大理寺。
    白清輝在聽說行宮出事的傳言後,心知有異,正衛鐵騎衝回來,道:“果然給你說中了!”
    原來他安排了心腹在恒王府跟保寧侯府遠遠地盯著,卻親見兩府人馬出入頻繁,其中還有幾個眼熟的臉孔,除了一名禁軍統領外,還有一位是兵部一名主事。
    且街頭上兵馬齊備,城門都鎖住了,衛鐵騎見這般架勢,心驚膽戰,忙回來報信。
    衛鐵騎道:“這可如何是好?”
    清輝道:“不必驚慌。”
    衛鐵騎見他淡淡然然,便道:“都說聖上遇刺,生死不知,若是真的給恒王殿下……這不是謀反麽!難道我們就如此坐視?”
    清輝道:“除此之外,也並無別的法子,就隻靜觀其變罷了。”
    衛鐵騎驚慌太甚,失笑道:“是怎麽靜觀其變,坐等恒王殿下登基麽?”
    清輝尚未回答,就聽得外間躁動聲響,兩人走到門口看了眼,卻見幾個書吏匆匆經過。
    衛鐵騎攔住一人,問發生何事,那書吏道:“外間有幾個巡城兵馬來到,守在門口,說是不許人隨意出入,大家夥兒不知怎地,都慌張呢。”
    衛鐵騎看一眼清輝:“他們好像都是去找寺卿,不如我們也去,看看大人是個什麽主意。”
    這一下午,風聲鶴唳,警備森嚴。
    直到黃昏,衙門內的人仍是被攔著不許外出。
    衛鐵騎是個急脾氣,原先被大理寺卿等攔著,還且罷了,如今見天已黑了,衙門仍被封鎖如此,他哪裏按捺得住,便推開眾人,帶了幾個公差衝了出去。
    門口的士兵見狀,齊齊亮了兵器,道:“退回去!”
    衛鐵騎道:“你們是誰的人,為何攔著衙門!”
    為首一人道:“我們奉恒王殿下命令,實行宵禁,非常時期,還請大人配合。”
    衛鐵騎道:“那恒王殿下可派人出城去蘭劍行宮查看端倪了?”
    那人道:“這個就不必衛大人操心了。”
    衛鐵騎從來性子直,當下罵道:“恒王殿下不去救駕,卻反而封鎖全城,這卻又是什麽居心?”
    那人道:“你有膽就問殿下去!”
    衛鐵騎見他氣焰囂張,越發忍不得,喝道:“那我就去問,又如何!”
    縱身便衝了上來。
    雙方交手,這人自然不敵衛鐵騎之能,即刻揮手讓部屬齊上。
    守在大理寺外的士兵足有百餘人,衛鐵騎再能耐,也是寡不敵眾,不多時,自個兒連兩名下屬都受了傷。
    這許多人圍過來,生生地將他堵在大理寺門口,無法脫身。
    衛鐵騎臂上掛彩,被兩個差官護著,咬牙道:“好囚攮的們,是要造反麽?”
    原先那人道:“恒王殿下是聖上的第二位皇子,若是聖上出了意外,殿下繼位,順理成章,怎敢說是造反?再胡言亂語蠱惑人心,立刻先將你殺了!”
    衛鐵騎目眥俱裂,怒發衝冠,正要上去拚命,忽地被人拉住手臂,道:“衛少卿。”
    衛鐵騎回頭,卻見出來的竟是白清輝,附在他耳畔低低說了一聲。
    衛鐵騎原本怒不可遏,聽了這句,盯了白清輝半晌,便咽了口唾沫。
    清輝拉著他重又退了回衙門,門口那人冷笑道:“不知死活,等恒王殿下登基,先拿你祭刀。”
    入夜,恒王府。
    保寧侯道:“如今城門已經關閉,其他六部,監察院,大理寺,以及東宮,靜王府,相府,大將軍府等各處也都派兵看守住了。萬事俱備。”
    恒王道:“好!本王沒想到,事情竟這般順利。”
    保寧侯笑道:“這便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助,聖上竟然自出了事,卻是免了咱們一場辛苦,越發名正言順了。”
    恒王道:“如今剩下的,便是宮中了。隻有幾位娘娘,也不在話下。”
    保寧侯道:“如今怕隻怕聖上忽然回京,倒要如何交代?”
    恒王目光森森,道:“既然做了,那自然便是一不做二不休,橫豎如今人人都知道遇刺,不如就派人……”
    保寧侯會意,道:“其中還有睿親王,可如何處置?”
    恒王道:“蕭利天就暫且放他一馬,若本王登基,不宜跟遼人即刻起幹戈,不過,我聽聞他們朝中,也有人盯著要他死呢,他死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多再跟遼人和談就是了。多賜他們些錦緞等物,自會平息。”
    恒王道:“至於其他人,朕一個也不想再看見!父皇年老糊塗,太子沒了,自然是輪到我,卻竟扶了個老三,老四也是個不消停的,沈正引盼著做國丈呢,正好兒這些討人厭的都在一處了!哈哈哈!”他猛地一揮衣袖,雙眼熾亮。
    保寧侯也頗為得意。
    在恒王看來,萬事妥當,整個京城就如他囊中之物般,是以當務之急要做的,自然便是進宮,他極想在那渴望已久的地方發號施令,畢竟這逼仄的恒王府他已經呆的夠久了。
    夜已深沉,恒王帶兵前往皇宮。
    夜色中的皇城顯得格外靜謐,恒王打量著目光所及的每一寸,從今往後,盡都是他的。
    眼見那巍峨的宮門在望,恒王忍不住笑出了聲。
    柳縱厚跟心腹同黨之人早就裏應外合,恒王來至東門,見宮門虛掩,當即揮手命人頭前開路,馬蹄得得,不緊不慢地往內而行。
    夜幕之中,那挑著燈籠的一隊人馬不疾不徐地進了宮門,遠遠看來,皇宮就如同聳臥地上的獰獸,正默然無聲地張大了嘴,吞噬著那妄想成為它的主人的所有……不管是血肉之軀,還是熾熱的野望,它來者不拒,永不饜足。
    恒王一行人進了宮後,宮門在後,發出沉重地一聲響動,然後結結實實地關了起來。
    最後的一隊人回頭看了眼,卻並不以為意。
    不多時,陪行的世子趙濤道:“咦,那是什麽?”
    恒王意氣洋洋抬頭,卻見前方挑著一盞燈籠。
    明光之下,有一個人。
    恒王起初以為是哪個經過的宮侍,瞥了一眼,卻覺著隱隱刺眼,複又看去,頓時身子僵顫,幾乎從馬背上跌了下來。
    那人正滿不在乎地坐在一頂宮內的轎輦上,一條長腿閑散自在地垂落,右腿屈起踏在轎輦上,雙眸幽深,透著玩味之色。
    他仿佛等了許久。
    恒王握緊馬韁繩,在看見此人的瞬間,身心悚然,但他明明不該出現在這裏……恒王以為是自己的錯覺:“趙黼?”
    此刻身旁眾人也都發現不妥,竟不敢再上前一步。
    趙黼笑道:“王爺,等了你許久了,如何才來。”
    恒王緊張的無法言語,目光四散,似在尋找什麽。
    趙黼道:“在找這個麽?”右手一揮,輕描淡寫打了個響指。
    旁邊的暗影中,有人踉蹌被推出,跌在地上,雙手被綁在身後,口中塞著東西,徒勞掙紮著,正是柳縱厚。
    其實恒王在看見趙黼出現的那刹那,便仿佛嗅到了一種“窮途末路”的氣息,在看到柳縱厚如此,便明白了。
    隻是他苦心孤詣,終於決定孤注一擲,如何竟能敗在他深恨的這人手中?
    恒王咬牙:“給我上!誰殺了趙黼!本王便給他賞金封侯!”
    跟隨恒王身畔的這些,自是他最心腹之人,卻也明白事情敗露的話,唯死無生,此刻隻有拚死一戰,因此雖然畏懼趙黼的名頭,卻也顧不得了,當即將兵器紛紛拔了出來,向前衝去。
    眼見敵人如群狼似的奔至,趙黼兀自不動,隻勾起唇角,微微一笑。
    這場戰事幾乎毫無懸念。
    不過一刻鍾的功夫,恒王所帶的隨身兵馬,便死了百餘人,剩下的那些早沒了鬥誌,紛紛後退。
    恒王一則心驚膽戰,一則後退無路,幾乎崩潰。
    正不知所措,卻見世子趙濤從地上拿了一把刀,叫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竟向著趙黼衝去。
    趙黼哪裏會將他放在眼裏:“自取其辱。”
    趙濤從來跟他是死敵一般,這會兒又幾近瘋狂,揮刀直劈。
    趙黼見他衝到跟前兒,輕舒猿臂,間不容發之時將他手腕夾住,隻聽“哢嚓”一聲,趙濤慘叫,手腕已斷。
    那刀陡然落地。
    趙黼冷道:“這般膿包,也來現世。”
    正要將趙濤扔開,忽地聽到一聲破空,趙黼知道是有人暗算,把趙濤鬆開,抬手一揮,隻聽得“叮”地一聲,已經將暗器擊飛。
    偏是此刻,耳畔聽到一聲慘叫!
    趙黼回頭,驚見是近在咫尺的趙濤,正睜大雙眼,不信似的低頭。
    趙黼卻也看見趙濤的胸口,赫然一點血漬湧出。
    他盯著那致命傷,心頭一股似曾相識的冷意,雖然震驚,卻顧不上,忙扭頭四看,想找到那發射暗器的人藏身方向。
    可就在世子趙濤撲地的瞬間,那邊兒的恒王終於反應過來,厲聲叫道:“濤兒!”
    他不顧一切,飛奔到跟前兒,把趙濤勉強抱住,卻見他雙眸圓睜,傷的正是胸口要害,顯然神仙難救。
    恒王呆若木雞,叫道:“你還我濤兒命來!”
    順勢將趙濤跌在地上的刀撿起,紅著雙眼揮刀砍來。
    趙黼正往後掠出,見恒王發瘋攪擾,便道:“停下,否則我不客氣了!”
    誰知語聲未落,就聽見嗖嗖地數聲暗器破空,趙黼因察覺那人藏身之處,迎麵而上,百忙中縱身躍起,堪堪避開。
    可在他身前的恒王卻是避無可避。
    “噗噗”響聲,暗器盡數沒入恒王身上。
    恒王萬萬想不到如此,勉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