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章 財不外露的麻煩!

字數:3849   加入書籤

A+A-


    深城,改革開放的傑作,締造財富神話的搖籃,熟悉的名字,讓陳望中比任何人都明白那是個什麽樣的地方。

    不得不說,杜文海的談吐真有點像模像樣,幹脆利落的發言,不拖泥帶水,簡短的鋪墊之後,便是他今天的真正目的:“像陳先生這樣的年輕人,我見過很多。像你這樣年紀輕輕,赤手空拳,憑借著敏銳眼光,短時間內賺取了幾十萬的人很少。你比我強,也比大多數人強。”

    “這樣年輕人都有同樣的特質,銳意進取,不甘於現狀。有魄力不留後路殺出一條血路,也有能力力挽狂瀾,絕境處逆轉逢生,化腐朽為神奇。不管是柳傳誌聯想帝國,王石的一路高歌,還是魯冠球,宗慶後的順勢而為。一個又一個的財富神話,就這麽誕生了。靠的是什麽,眼光,智慧。”

    “人和人之間的區別,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麽大。有本事的才會想,別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甘於現狀的蠢貨,才會聽天由命的接受現實,簡單的歸結為命和祖墳上沒有冒青煙。錯,大錯特錯。有一個支點,照樣撬起地球。隻要你敢想敢做,敢為人先,敢為天下先,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杜文海慷慨激昂的一席話,說的陳望中有那麽一瞬間,激動的想要舉起雙手喊一句“說的真TMD的對”。

    可兩世為人的陳望中忽然間冷卻下來,迷迷糊糊的腦袋逐漸清晰。

    差點被人忽悠了。

    難怪剛才這番話這麽熟悉,這是傳銷式洗腦的經典套路。

    一上來迷魂湯式的拉近關係,繼續講故事營造氣氛,進而精心準備的雞湯要多少來多少,最後猛打雞血完美收尾。

    一整套完整的流程下來,聰明人變成傻子,傻子變羔羊,宰羊的刀隨時架上來了。

    九十年代這樣的講座,各種學習班也曾風行一時。

    更不用說之後的十幾年,洗腦式的銷售,屢禁不絕的傳銷。

    陳望中十幾次創業,屢敗屢戰,一個失敗者最不缺的就是經驗。

    他也曾靠著多年積累的東西,開過幾百人講座洗腦式的賣東西。

    斷然想不到回到曾經的年代,這些已經上不了台麵的把戲,在青出於藍各種洗腦的方式更新換代了二十年的人麵前耍大刀,有意思。

    明晰了此人目的的陳望中,還是之前那副折服於他一番慷慨陳詞的陶醉表情,激動的外在表現更是在臉上淋漓盡致的展現。

    不同於對陳望中預料中的判斷,俞鴻亮這個有點見識的家夥,最讓杜文海帶著幾分猶豫。

    “杜先生。”沒有喝茶,隻是端著杯子放在手中搖了搖的俞鴻亮輕聲道:“你真是口吐蓮花,不得不佩服。不過,說了這些似乎有點什麽都沒說,我也沒聽出什麽有用的東西。”

    杜文海先是遲疑了幾秒鍾,而後哈哈一笑:“俞老板你也是奮鬥多年的老江湖了,難道就想窩在這小小東陽縣了此殘生?更不用說,正處於黃金歲月的陳先生,你願意碌碌無為,坐在東陽縣這井底,目睹著外邊世界的風起雲湧,無動於衷嗎?”

    兩個反問,讓俞鴻亮收斂了最後一絲不經意的淡然:“我有點明白了,杜先生你最近在整個三秦大地招商,準備大項目。你想帶著我們賺錢,借著你的東風,一飛衝天。”

    “哈哈,我就喜歡俞老板這樣的人,心有靈犀,英雄所見略同。不需要太多的話,你便明白什麽該幹,什麽不該幹。”杜文海很自然的端起杯子喝了一口。

    財不外露這千古不變的道理,讓陳望中無奈的付之一笑。

    賣了磁卡手上幾十萬的錢,已經在聚香樓傳開了,這麽快就被人盯上了。

    “你這麽大的老板,還需要四處籌集資金,找錢嗎?”俞鴻亮示意陳望中先別說話。

    “俞老板,這還用我說嗎?幾個大項目需要的錢很多,尋找合作者,一來降低風險,二者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有錢大家賺。”說完的杜文海轉向陳望中:“陳先生,手中有錢了,錢不生錢,放在那裏,隻能發黴。你也知道相比於沿海,地處西北的三秦大地,投資機會很少,機不可失啊。我也是看你年紀輕輕,一腔熱血,拉你上船。當然,決定權在你手上,怎麽做決定,你說了算。”

    杜文海從椅子上站起來:“我還有事,你們聊,明天我就去洛州了,等你們答複。”

    看著離開的杜文海,陳望中自顧自的喝茶,什麽反應的都沒有。

    一旁的俞鴻亮看在眼中,皺了皺眉:“望中,你怎麽看?”

    “亮哥,此人什麽來頭?”

    俞鴻亮知道的也不多,最近的報紙上都是這個人的消息,說是深城來的大老板,準備投資上億的項目,四處考察,尋找最合適的投資地。

    這幾個星期陸續跑遍了三秦大地,東陽縣也是他行程中的一站。

    短時間內大規模的宣傳,整個洛州甚至長安,很多人已經聞風而動,期待著跟深城來的大老板合作。

    俞鴻亮遞給陳望中幾份最近的報紙,他粗略的掃了一遍,臉上的笑容越發明顯。

    陳望中帶著點玩味的微笑,讓不明所以的俞鴻亮更多了點“這小子真奇怪”的複雜想法。

    “笑什麽?”

    陳望中沒有正麵回答,反問俞鴻亮:“亮哥,你覺得杜文海此人如何?”

    “我這個人隻相信實實在在的事情,此人目前的資料太少,一無所知,無從評價。”

    “那就是說,你不會投錢了。”

    經驗是成長的饋贈,自詡為一個失敗者的俞鴻亮隨著年紀的增大,沒有了年輕時的豪氣幹雲,魄力也在歲月消沉中變的以穩為主。“對,你準備幹一票?”

    “我寧願把錢扔河裏,也不會送給一個騙子。”

    饒是年長陳望中十幾歲,經曆過人生大起大落,閱曆無數的俞鴻亮,也在陳望中幾乎不容置疑的口氣之下,露出一個不太相信的表情:“怎麽說?”

    “所有報道,沒有一張照片,這不正常。”

    “報紙上寫了,杜文海曾經告訴過采訪他的記者,低調為主。更有人猜測,這是宣傳的時候故意的,這年頭西北各省都在爭奪東南沿海以及海外的投資,大張旗鼓,如果被別的省撬走了,損失不是一般的大。”

    九十年代,那個暗流洶湧,在極度混亂中狂飆的年代,一大批騙子堂而皇之靠著彌天大謊登上曆史舞台,東南沿海規則的漏洞越來越小的情況下,內陸西北未開發的處女地便是這些蒼蠅一般的騙子的理想國。

    上一世的陳望中,在報紙上不止一次的看過那些靠著廉價的騙術,大獲成功,最終被揭穿的事件。

    杜文海不過是這些人中一員罷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