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章 突破口

字數:3299   加入書籤

A+A-


    有人半開玩笑的總結,《西遊記》證明了一件事:跟對了團隊,一頭豬也能成佛。

    這話有戲謔的成份,但有誰能否認一點道理都沒有?

    吳貴銀早已經過了人生最好年華,東山再起,老驥伏櫪這種隻在少數人身上出現的特例,他自認沒那個魄力,也沒那個心氣,更沒那麽強大的信念前一晚還在規劃著人生,第二天早上就付諸實施,花甲白頭坐享成功人生。

    沒有了和未來叫板的資本,人生經驗相當豐富的吳貴銀,不僅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對人生也有充分的規劃。無意中發現了陳望中這艘大船,不坐上去乘風破浪,那真有點天誅地滅的味道了。

    吳貴銀甚至更極端的想,人生的港灣最後一條能走向彼岸的大船,恐怕就是陳望中這艘了,不死死抓著,還矯情的玩什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的口號式把戲,他沒那麽強大的精神力,也沒時間去證明這話是正確的。

    沒有固執的吳貴銀讓陳望中臉色舒展開來,給了他一個大大方方的笑臉:“你說對了,一家明豐乳業當然不是我的終點,但現在有些事情我還不便透露,在想法沒有成熟之前,說出來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不過,吳總你見識過我的能力,還用擔心未來的事情嗎?”

    “陳總,沒說的,隔壁幾個省和東南沿海的市場,我繼續開拓,等我好消息。”既然上船了,談條件也變的沒那麽緊要了。

    陳望中在洛州的大酒店犒勞一下這位業績突出的功臣,如今他要錢給錢,要糧給糧,盡可能的盡快打開其他省的市場。

    安排好了洛州的事情,陳望中拿著已經被打印出來的老爸的手稿去了一趟長安。

    出版社那邊終於盼星星盼月亮將陳望中盼來了,《獨戰天下》的自傳已經成功賣出一百五十萬冊,這本老子親自出馬從另一個角度講述陳望中崛起之路的書籍,沒幾個家長不願意從中汲取營養。

    拿著老爸授權書全權處理此事的陳望中在律師的陪同下簽了合同,書的名字這次沒有劍走偏鋒,選了個相對簡單的名字《十九歲的商業巨子陳望中》,副標題,一個父親的育兒之道,看他如何教育出一個十九歲的商業天才。

    婉拒了出版社請吃飯的提議,陳望中去了一趟曹美鳳的家裏。

    這幾天曹美鳳挺忙,親自往南方跑了幾次,算是初步打通了那邊的關節,將新公司的地點直接選在深城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

    和陳望中聊了半個小時南方的準備情況,聽說陳望中想買房,要在長安常住,曹美鳳早就覺得他應該來長安,洛州那地方終究還是太小了,支撐不了陳望中那龐大的野心。

    喊來自己的秘書,帶著陳望中去了熟悉的開發商那裏挑房子。

    九八年的長安剛剛結束了福利分房的時代,一夜之間房子貨幣化,房子短時間內成了香餑餑,在工資五六百塊錢的年代,房價已經開始往一兩千塊的區間迅速接近了。

    就算是這樣,長安二十年後的房價也不過是普通的一萬多,貴點兩萬多,重生炒房這個看起來美好的想法,其實在這種二三線城市沒多少操作的空間。

    就算房價漲了十倍,已經二十年的老房子,還能賣出新房的價格嗎?

    隻是剛需的陳望中首要考慮的是位置好,環境好,未來有發展潛力的區域。

    選了半天跑了很多地方,陳望中選了一套一百十平左右的大房子,周圍的環境挺不錯,也是未來長安發展的重點區域。交通便利臨近商業區,更是能讓陳望中有購買的欲望。

    簽了合同,辦房產證一係列的事情,不需要陳望中額外操心,自然有別人辦理。

    曹美鳳的秘書李建斌這小夥子勤勤懇懇,向來是少說話,多做事,難怪能得到曹美鳳的賞識。

    麵對陳望中這個在一般人眼中已經近乎神話的人物,李建斌也沒有過多的熱情,馬屁那一套也看不到,有事說事,按照陳望中的吩咐辦理好每一件交給他的事情。

    長安的路況陳望中並不熟,李建斌開車去了陳望中交代的地方。

    那裏如今還是一片低矮的居民區,現代化的摩天大樓鮮少見到。

    陳望中清楚的記得幾年之後西北最大的批發市場在這裏拔地而起,輻射整個三秦大地的客運站也會在這裏開工建設。一兩公裏之外那裏是一直在使用的火車站,依然承擔著可靠的運力。十年之後也會有地鐵站從這裏經過,毫無疑問這裏是未來整個長安的交通樞紐。這也是為什麽最大的批發市場選擇在這裏的原因。

    李建斌挺迷糊,跟了很久的曹總縱然脾氣也怪,可時間久了也能大概了解她的脾性,心中所想。

    眼前這個比他小幾歲,短時間內上演了一段財富神話的傳奇年輕人,則是處處透露著捉摸不透的玄乎,不按常理出牌,也不知道他那個充滿著奇思妙想的腦袋忽然蹦出個什麽奇怪的想法。

    這裏稱得上鳥不拉屎,更是和曹總常常掛在嘴上的商機八竿子打不著,看了又看,摘了眼鏡繼續看的李建斌硬是沒有在這片荒涼的地帶瞧出個子卯寅醜來。

    實在忍不住了,才會很謹慎的開口詢問:“陳總,這是鬧哪出啊?這地方怎麽看都是沒什麽價值的東西。”

    還不宜開口明說的陳望中,轉身給了李建斌一個從容的表情:“以後你會知道的。”

    跟久了曹美鳳,李建斌清楚大人物深沉的背後自然有自己的考量,他沒有追根問底,也更不可能幻想著從這個牛人口中聽到一點發財的奇思妙想。

    李建斌有自知之明,也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身份。

    回去的路上陳望中沒怎麽說話,一直在想著長安還有什麽可以幹的事情。批發市場是長線布局,沒有個三五年看不到任何回報,況且還要等附近的汽車站建成,交通便利了之後才具備輻射能力。

    經濟發展,居民消費能力跟著上一個台階,才是這批發市場存在的基礎,目前來看長遠的規劃繼續幹著,那眼前的生意自然也要找一個更好的突破口在長安站穩腳跟。(m.101novel.com)